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售法律责任

私售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1-15 15:30:15

Ⅰ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会承担法律责任

貌似有的。你签名了,你从中得到了利益。只是你不是最大的责任人吧

Ⅱ 卖假货会判刑吗,卖假货的法律责任

销售假冒商品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私售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Ⅲ 问个法律问题:关于接私单的法律责任

这属于岗位员工以权谋私行为,客观上侵害了公司利益。因此追究你的民事内责任是正当的。不管容该公司是什么来路,只要正式登记注册它就是合法经营单位,其利益受法律保护。其经济损失按原价值计算,100份就是2万元左右并影响了公司形象可以追究并赔偿。按这个尺度看,你已经触犯了刑律: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解释: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但一般而言,如果能够协商解决就不会走刑事起诉的路子。

Ⅳ 违法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

内容提要: 《侵权责任法》第2条采用了概括式加开放式列举的矛盾模式,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者无法界定侵权。义务是法律规定的行为强制资格。债务是特定人的义务,是因特定行为发生的行为强制资格。过错是对行为人意志的间接否定,即导致欠缺必要注意的心理状态,可分为加害人过错和非加害人过错。必要注意是法律对变动稀缺资源归属关系的行为的要求,只能由法律直接规定,或法官依法认定;或为义务,或非义务。行为人过错发生法律上的约束,包括发生义务,义务不消灭,丧失权利,不取得权利等。不履行意定发生之义务不存在过错问题。责任是违法之法律后果,即因欠缺必要注意而发生之债务。侵权是违法和责任之唯一根据。违约发生债务,不发生责任。
一、《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模式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2条规定了《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第1款实际上是全称判断:侵害任何民事权益,均须承担侵权责任,没有例外。众所周知,违约行为侵害合同债权,当然侵害民事权益,但通常情况下,违约并不侵权。因此,立法必须限制第1款的适用范围,即必须加上“但书”。第2条的通常模式应是:“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但侵害某类权利除外。”如分立两款,就是:第1款是全称条款,第2款是除外条款。
第2条第2款列举了侵权适用的权利,多达18类。立法者显然希望第2款发生“但书”的作用。然而,采用列举模式限制第1款,必须穷尽侵权的适用范围。第2 款采用列举加“等”的模式,成为开放条款,无法限制第1款的适用范围,实属多余。当然,一旦穷尽了侵权的适用范围,第1款又多余了。
那么,为什么不采用“但书”模式呢?只

Ⅳ 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两者概念的区别

法律责任的一般涵义相当于义务。但在多数场合,法律责任的涵义指的是行为人做某种事或回不做答某种事所应承担的后果。
法律责任是法律关系主体对所另外的法律关系主题应承担的法律上规定的义务!而法律后果比法律责任的外延要广,它不仅包括责任,还包括法律责任带来的影响!

Ⅵ 如果不经他人同意卖了别人的物品,要不要负责法律责任是不是犯法了

根据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这种情形属于无权处分,如果事后所有权人对出卖行为不予追认,对于买受人属于“善意取得”即支付相应价款的,则买卖行为仍然有效,出卖的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对物也不予追还,但无权处分的当事人得向所有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不符合善意取得条件的,或买受人明知或应当明知无权处分事实的,则该买卖无效,标的物予以追还,但无权处分的当事人得向买受人承担赔偿责任。

Ⅶ 不知情买到赃物又卖出去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如果你复是在"应当知道制而没有知道"的情况下购买了赃物,即该商品有明显的赃物的特征,即使没有明确告诉你,你也需要承担返还赃物,以及对该物品所有权人的损失做出一定的赔偿,这需要针对具体案件进行裁量。

2、如果你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即是以"不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入赃物,则你作为善意第三人对该赃物享有所有权,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具体解析:


看来你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赃物,属于是善意第三人,那么你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失主追回赃物之后,你可以就所受损失向出卖人追偿,追回你支付的货款。


法条依据:


第七条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热点内容
如何理解劳动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 发布:2025-09-24 06:46:26 浏览:249
郑州市司法局局长 发布:2025-09-24 06:39:09 浏览:369
社区普法法律知识讲座计划 发布:2025-09-24 06:28:58 浏览:745
德国民法典名言 发布:2025-09-24 06:28:57 浏览:875
不属于规章制度的文书有哪些 发布:2025-09-24 06:26:47 浏览:284
法官公诉人回避 发布:2025-09-24 06:18:55 浏览:560
法治进行时22号 发布:2025-09-24 06:11:31 浏览:967
沈阳铁西司法局 发布:2025-09-24 06:01:57 浏览:479
如何加入昆明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24 05:59:48 浏览:401
前海法院受理 发布:2025-09-24 05:58:13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