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自愿承诺书放弃劳动权利法律效力

自愿承诺书放弃劳动权利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11-15 17:29:36

⑴ 自愿放弃工资承诺书在法律上有效吗

如真的是自愿,有效。若有难言之隐,无效。

⑵ 自愿放弃工资承诺书在法律上有效吗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看承诺书的具体内容:
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才是有效的: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满足了以上条件的承诺书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
至于,员工放弃了工资,需要看公司提供了什么作为补偿?或者说,公司拿什么替代工资?放弃工资的期限等

⑶ 未婚生子女方签承诺书放弃抚养权有法律效力

“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的承诺条款,与法律规定相悖,对孩子的抚养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被剥夺,但也不能放弃,因此承诺书中关于自愿放弃孩子抚养权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⑷ 单位办理入职手续必须签一份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不然不给办理入职手续,关键本地法院还承认承诺书有效!

入职时签自愿放弃社保承诺书,这种操作本身就违反了劳动法,是无效承诺书。
按照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要给劳动者办理五险(一金未作规定),否则,就违反了劳动法,会受到停业整顿,处罚罚款的。
本地法院承认有效是错误的。可申请劳动仲裁,必须要给员工补办五险及赔偿损失。

⑸ 该承诺书是否有法律效应、一旦出现劳动纠纷,该公司是否承担责任请哪位大师指点,谢谢!

公司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58-63条。

⑹ 《放弃产权承诺书》法律效力如何

建议在公证处公证,这样《放弃产权承诺书》就有了法律效力了。在该协议有法律效力情况下,你老公和他前妻所生子女一样有继承权。

凡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均可公证证明。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两类: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公证证明法律事实主要是证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实的发生与人们意志无关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件,如死亡。

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调查证据时涉及某项文书,而这项文书也经公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6)自愿承诺书放弃劳动权利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国公证机关办理下列公证行为:

①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

②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均可公证证明,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也是法律文书。

③证明法律事实:凡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均可公证证明。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两类: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公证证明法律事实主要是证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实的发生与人们意志无关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件,如死亡。

④证明非争议性事实:某些事实并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亦得公证证明。如证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证明亲属关系。

⑤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的,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⑥证据保全: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出现了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当事人为准备将来进行诉讼的需要,可以申请公证处采取措施,保全证据。

⑦保管遗嘱、保管文件。

⑧办理与公证行为有关的辅助性工作,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

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国际惯例办理其他公证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证

⑺ 本人自愿承诺书放弃财产遗产合法继承权可以吗

我想,既然在搜索这些关键字的人应该都在了解这样的做法
我各人是比较顶内你的做法的,我自己也准备这容么做,我是生父+继母,很多事情做得让人心寒,小学完了就把我送到外面寄读,高中就把我送回到身在外省的亲妈哪里3年,一个电话都没有,后来回来工作亲妈癌症,我爸威胁阻拦我回去陪生母走完人生最后几个月,然后谈恋爱时候,女友父亲脑出血导致偏瘫,我爸居然对我女朋友说:这种情况回去看什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寄点钱回去就好了,然后结婚我老婆希望双方父母能见一面,我爸居然对我媳妇说,我们欢迎你家老人过来,我们是不会过去的,让我丈母娘带着一个偏瘫的老丈人跑1500多公里来见他们,现在退休了,我爸整天都觉得我要贪他财产,也总是用这些东西来试图威胁我,自己房子在省会,由于工作调动在他们身边,暂住在家里空置房屋里,后来居然让我们搬出去自己租房子,感觉就是怕我霸占他财产了,我二话不说就搬了,现在我也准备写下放弃父母遗产继承权的承诺书,但依旧承担我应该承担的赡养义务。做人还是必须要有骨气,我可以为了生活在外人面前装孙子,但是即便是父母,也绝对不能蔑视我做人的尊严!

⑻ 本人自愿承诺书放弃财产遗产合法继承权是否可以

本人自愿写下放弃财产、遗产的合法继承权的承诺书是合法有效的。但不能因此而拒绝对被继承人的赡养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个方面。
一是,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二是,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三是,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变化而消除。
四是,子女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给予扶助。当年老、体弱、病残时,更应妥善加以照顾,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⑼ 用人单位让劳动者写一份自愿放弃交纳社保的承诺书,这有效吗有法律效率吗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约定或承诺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即使履行了其约定或协议也是无效的。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补足。上述规定说明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会保险系双方必须履行的义务,任何一方均无权拒绝履行,而且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从劳动者工资中代扣代缴,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得免除。

热点内容
如何提高法治工作能力 发布:2025-09-24 07:01:25 浏览:746
如何理解劳动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 发布:2025-09-24 06:46:26 浏览:249
郑州市司法局局长 发布:2025-09-24 06:39:09 浏览:369
社区普法法律知识讲座计划 发布:2025-09-24 06:28:58 浏览:745
德国民法典名言 发布:2025-09-24 06:28:57 浏览:875
不属于规章制度的文书有哪些 发布:2025-09-24 06:26:47 浏览:284
法官公诉人回避 发布:2025-09-24 06:18:55 浏览:560
法治进行时22号 发布:2025-09-24 06:11:31 浏览:967
沈阳铁西司法局 发布:2025-09-24 06:01:57 浏览:479
如何加入昆明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24 05:59:48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