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通则法律责任
❶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分为哪两种责任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回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答两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❷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民事责任的承担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承担两种类型。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民事责任形式有以下10种: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更换、重作;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❸ 违反了民法通则一定承担责任嘛急。。
违反民法通则,就是民事侵权行为,就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法律回依据:《民法通答则》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❹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包括( )。
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两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❺ 民法通则包括什么法律
《民法来通则》本身自就是一部法律,不包括其他的法律。详情参见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633
❻ 民法维护什么的法律责任
1、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比较多,比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回、《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就是有保护生命健康权内容的法律。《民法通则》的第五章第四节“人身权”,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几乎全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六章“争议的解决”,都规定了保护生命健康权的内容。
❼ 新民法通则全文喝酒伤亡怎样规定
关于喝酒的法律责任,无论是过去的〈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还是现在的〈民法总则〉都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规定,但上述法律都确立了一条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即有过错的,有责任;无过错的,则无责任。
无酒不成席,在中国请客、聚餐时喝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但有六种行为人要对酒后发生的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种是强迫性劝酒的人,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这种人要对被劝饮酒者发生的任何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种是明知饮酒者不能喝酒或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的人,这种人要对对方因饮酒诱发的疾病以及酒后驾车肇事等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种是共同饮酒后任酒友驾车离开的人,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量相应的责任。
第四种是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人,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饮酒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种是明知驾车人饮酒而唆使其酒后驾车的人,这种人不但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明知驾车人醉酒仍唆使其驾车的还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种是酒局的组织者要承担饮酒适度和酒后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出事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酒是好酒,宴是好宴,但喝酒有风险,劝酒须谨慎。
❽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和法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民事责任被称为
84、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责任被称为(B)
A、赔偿责任B、违规责任C、侵权责任D、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