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也具有法律效力
㈠ 公司内部规定有没有法律效力
你所说的公司内部规定,应该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吗?
企业的规章制度,如果是依照法律内规定所容制订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可见,公司(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立法”行为,这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重大权利。但是,企业规章制度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制定并公示,很多地方还规定企业在规章制度制定后要送交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备案。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及其全体人员就具有约束力。
㈡ 对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认识
1、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我国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2、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交易的手断。
3、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国家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规定。
4、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企业生产和销售必备的技术文件。
5、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企业向社会对产品质量做出的保证和承诺。
6、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产品消费者选择产品和维护权益的依据。
7、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仲裁、判决的证据。
㈢ 企业标准有哪些种类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企业标准的种类可用下表表示。
企业标准种类
类
别
对
外
公
开
的(贸易型标准)
内
控
标
准(生产型标准)
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提供商品)
产品内控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提供劳务)
内部的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提供劳务)
内部的工作标准
公开性
公开,不保密
不公开,保密
企业内控标准(生产型标准)与对外提供标准(贸易型标准)的区别
(1)贸易型标准是企业对用户的质量承诺。
(2)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达到贸易型标准的要求,企业必须要有严于贸易型标准的生产型标准。
企业实际上是按生产型标准组织生产的。
(3)贸易型标准经备案具有法律效力,生产型标准不公开,不需备案,也没有法律效力。
(4)如果没有生产型标准,则很难保证产品、服务都能达到贸易型标准。
如果一个企业在无标(指没有贸易型标准)生产,很可能在这个企业内部根本没有标准体系,没有生产型标准。因为贸易型标准的指标一般都要低于生产型标准。如果有了生产型标准,就没有理由不制订一个贸易型标准,因为这很容易办到。因此,这样的产品是没有质量保证的。
㈣ 企业标准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
企业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中最低层次的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只在企业内部适用。一个企业标准与其他冲突时以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准
㈤ 什么是企业标准备案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企业标准备案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需要编制企业标准,这样的企业标准必须需要申报备案才具备法律效力。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结构性能、规格、质量特性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它可以规定一个产品或同一系列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定其对用途的适应性。产品可以是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
说通俗一点就是产品标准备案(企业标准备案)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只有你在相关部门办理了,登记了才有身份证号码,我们才能合法的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在这个社会无阻碍的活动,否者就像黑户。那么产品也是一样的,产品只有在相关部门备案登记后,把执行标准号打印在外包装上,质量监督局或者消费者知道你产品备案了,那么你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自由销售流通,否者你的产品将被举报面临下架。
㈥ 行业标准有强制性吗有法律效力吗
行业标准有强制性而且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 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第三十三条 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并没收产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处以该批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商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该批商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的,应当封存并没收该产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处以进口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本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生产、行政处分,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权决定。
第三十四条 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㈦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需要分情况来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2、第十五条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1)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认证标志。
(2)已经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以及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
(7)企业标准也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1、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1)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对于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网络—国家标准、网络—行业标准
㈧ 企业标准有哪些用处
企业标准分为:企业产品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标准
企业产品标准是产品生产、检验、仲裁依据。
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是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工艺流程管理等的标准。
企业产品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才制定企业产品标准,经技术监督局备案后的企业产品标准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企业产品标准对内是产品生产、检验依据,对外是检验、仲裁的依据。
㈨ 企业标准在产品出问题后再公示,还具有法律效力吗
企业标准应在公示后才具备法定效力,产品出问题后再公示的企业标准只对公示后按此标准生产的产品有效,对公示之前的产品不具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