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不属实举报的追究法律责任

不属实举报的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1-04 00:00:58

① 纪委网站匿名举报,查处结果不属实,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举报需知:

一、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受理范围:

1.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2.对监察对象(监察法规定的六类公职人员,下同)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

3.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

4.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

5.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

6.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

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关规定,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三、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请您按照被举报人属地和级别,选择相应的举报网站进行举报。

四、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请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准确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请您参照举报材料参考样式反映问题。

(1)不属实举报的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信访举报渠道

来信,就是通过信件将信访举报材料邮寄到纪检监察机关。

来访,就是到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当面反映问题。

电话,就是拨打纪检监察系统的12388统一举报电话反映问题。

网络,就是登录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举报。

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来信的消毒、分拣、拆封、装订、分送;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受理登记: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办理处理: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② 检举别人贪污但情况不属实要负法律责任吗

只要不是故意诬告陷害,在检举中,只是因为不掌握真相,造成相关事实举报有误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③ 如果向有关部门举报某件事情经调查不属实,举报人要承担责任吗

如果署名举报的应当不不承担什么责任。觅名举报的,一旦查到就要处理,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④ 如果 去检举他人而情况不属实的,要不要负法律责任的

举报人如果不是恶意举报,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4)不属实举报的追究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

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至于诬陷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或者没有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司法机关查明真相后不会对这些人科处刑罚,但将他们作为侦查的对象,使他们卷入刑事诉讼,就侵犯了其人身权利。

⑤ 投诉经查实不属实 对投诉人有什么处理

实名举报内容与查实结果有误一般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但前提是检举人不存在恶意或蓄意的诬告动机,并且意在让对方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为目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第三款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热点内容
日语涉外律师 发布:2025-07-08 14:46:39 浏览:836
审计实施条例 发布:2025-07-08 14:46:28 浏览:633
最新婚姻法颁布日期 发布:2025-07-08 14:44:49 浏览:260
在线学条例 发布:2025-07-08 14:31:27 浏览:97
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 发布:2025-07-08 14:31:20 浏览:253
我国现行的六部行政法 发布:2025-07-08 14:30:21 浏览:754
重庆永川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8 14:29:41 浏览:380
劳动法2017浙江 发布:2025-07-08 14:29:40 浏览:798
道德经全文诵读在线视频 发布:2025-07-08 14:24:55 浏览:302
商法最难的部分 发布:2025-07-08 14:23:26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