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笔窃听的法律责任
❶ 如果有人偷偷的把录音笔装置我办公室窃听算犯法吗
这个可以算犯法,但是难在如何立案,比如需要掌握作案动机以及相关证据。例:1、如何证明是ta放录音笔在你办公室;2、如何确定录音笔是ta的。
很多时候没有眼见为实的证据很难作为决定性的材料。
建议在自己办公室安装摄像头,既然是录音笔,那肯定是有录完后来取走的时刻,这时候拍到的视频,可作为证据使用。
❷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院的证据吗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院的证据。
录音证据法庭是否采纳,可以看证据的三性,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如果录音证据与所要证明的事实有关,录音内容未被改变,无疑点,并且通过合法手段取得,可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录音作为一种电子形式的证据易于伪造,所以录音在诉讼中证明力较差,要结合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条才可以证明案件事实。
(2)录音笔窃听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下面首先对"手机的通话录音"、"现场谈话录音"、"窃听"这三种行为给大家做一下说明
(一)手机的通话录音,行为合法,录音行为具备了合法性的前提。
(二)现场谈话录音,行为合法,录音行为具备了合法性的前提。在司法实践中,即使是私下录音,通常也会认可。
(三)窃听,行为不合法。录音行为不具备合法性的前提。
❸ 起诉离婚期间女方使用录音笔窃听可以追究法律责任吗
他那是在取证据,如果没有伤害到你,你没有权利追究,把你的诡计破坏了不算伤害,
❹ 录音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违法
录音笔采用窃听的方式使用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考试作弊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录音笔窃听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
第八十七条 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一)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三)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❺ 用录音笔算犯法吗
用录音笔是否违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录音目的。如录音过程未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录音目的不违法的,使用录音笔不违法。如录音过程违背他人意愿,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录音目的违法的,使用录音笔录音即是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保护范围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5)录音笔窃听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三十三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丧失意识后的侵权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❻ 法律专家您好! 请问录音笔录音内容可以作为庭审证据吗录音者是否违法
采取窃听手段所取得的录音证据是违法的。但是电话录音、谈话录音等录音证据是合法的,在证据上被界定为视听资料。
❼ 用录音笔算犯法吗
1、用录音笔是否违法,需要看使用的情境及录音目的。
2、如录音过程未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录音目的不违法的,使用录音笔不违法。
3、如录音过程违背他人意愿,侵犯他人合法公益或者录音目的违法的,使用录音笔录音即是违法行为。
❽ 录音笔在法律上生效吗
有效的
录音是可以作为证据的
有时在认定中是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的
但是要注意 录音一定要无修改 直接录的
不好后期处理
❾ 录音笔录音法律上可以起到作用吗
这个可能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录音中需要有清楚的对话人身份信息
2:录音应该是正常交谈或者承诺,而非引导或诱导、恐吓等录音文件
3:录音文件需要司法公证后才能算得上证据哦
❿ 男友在家里放录音笔监听违法吗
刑法284条,规定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 国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谍器材,因此在我国,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别授权,持有、使用即为非法。对于有关机关确有需要的,其具体使用程序应做严格的限制,如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