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企业涉及商业机密法律责任

企业涉及商业机密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1-06 12:46:17

❶ 有没有那一条法律规定泄露公司机密是犯法的

侵犯商业秘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参考:1、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入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 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❷ 泄露公司机密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离职后有泄密的说法如何处理

泄密将会被判处罚金和有期徒刑。离职后泄密,定性与在职相同。

因为刑法第219条规定: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三)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如有以上行为者都将被定性为侵犯商业机密,受到刑法的制裁。

而且在入职公司前职员通常都会签订保密协议,这类保密条款通常不论在职还是离职都会生效。所以如果泄露了公司内的商业机密,有可能将会面对入职所签的保密协议和刑法的双重处罚。

(2)企业涉及商业机密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泄露商业机密的案件——老干妈泄密事件:

2016年11月8日,老干妈公司到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疑似公司重大商业机密遭到窃取。

接到报案后,南明经侦大队高度重视。侦查人员从市场上购买了疑似窃取老干妈商业机密的另一品牌同类产品,将其送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含有“老干妈牌”同类产品制造技术中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

鉴于案情紧急重大,南明经侦大队逐将案情向分局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分局领导闻讯,当即责成经侦大队成立专案组,组织精干力量,多策并举,慎密侦查,尽快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落脚之处。

经多方了解和仔细排查,侦查人员将注意力最终锁定到老干妈公司离职人员贾某身上。2003年至2015年4月,贾某历任老干妈公司质量部技术员,工程师等职,掌握老干妈公司专有技术、生产工艺等核心机密信息。2015年11月,贾某以假名做掩护在本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任职,从事质量技术管理相关的工作。

涉嫌商业秘密泄露的案件中,大量的证据均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的,其证据一般都是随身携带。围绕这一线索,办案侦查员展开调查,依法搜查扣押了贾某随身携带的移动硬盘及内含的电子证据资料,并在其台式电脑中发现大量涉及老干妈公司商业秘密的内部资料,这也印证了办案人员的判断。

贾某在其任职期间,与老干妈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约定贾某在工作期间及离职后需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且不能从事业务类似及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活动。

自2015年11月,贾某将在老干妈公司掌握和知悉的商业机密用在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并进行生产,企图逃避法律的约束和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目前,嫌疑人贾某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已被刑事拘留。

❸ 员工窃取公司内部资料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窃取的内部资料的具体情况,涉及商业机密,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3)企业涉及商业机密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❹ 有谁知道,关于员工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后相关的法律条文或是处罚条例

按现时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现时的法律法规有对员工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后相关的法律条文。另外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就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以协议形式进行约定相关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❺ 员工无意中泄露了公司秘密 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哪些跪求高人!!

违反约定将商业机密外泄,给原告造成经济损失,应按合同约定向原内告支付违约金。鉴于双容方约定的违约金若高于原告实际损失,法院酌定违约金。

从古至今,违约金在我国市场交易合同实务中,应用极为广泛。为此,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做了专门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就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无论是赔偿性违约金还是惩罚性违约金,都应严格遵守,这是合同严守原则的当然要求。《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❻ 这是泄露公司机密吗是否会有法律责任

  1. 这个得慎重来,公司机密也就是公司商业自秘密,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工资单是不是商业秘密,要看是不是符合以上定义的要件,不过一般负有保密义务的职工,都会和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且都是公司高管等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所以如果你不是以上人员没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的话,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是没有的!

  2. 律师的承诺,又没有书面协议,如果承诺违法也是没用的,他只是为了取证的需要,假如真是这么回事,还不是照样收取律师费?

  3. 那一般是可以的,只要不涉密

❼ 劳动者违反企业保守商业秘密协议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劳动者违反企业保守商业秘密协议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案情简介:李某、于某于1990年毕业于某省医学院制药专业,并被分配至某市光明中药厂。1993年7月,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李某、于某应聘,于1993年8月2日被录用,然后与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到原单位办理了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手续。1993年9月份开始,生物药业公司对招聘的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后将李某、于某分配到活性剂分离室工作。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凡甲方(药业有限公司)出资培训进修超过1年的,乙方(员工)必须工作满5年后方能提出调动、辞职等要求”,“凡关键技术岗位员工,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向任何人或单位透露本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数据,不得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任何可能对本公司效益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资料。违者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1994年1月5日,公司将李某、于某等人送往日本学习生物制药关键技术,1995年4月3日学习结束回国后,李某、于某被分配至公司关键性岗位生物活性分离剂化学处置室工作。这一岗位掌握着公司制造抗乙肝药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资料。1995年6月,李某、于某认为公司给的待遇太低,在公司不同意调出的情况下,受聘于另一生物制药厂,并将关键技术数据告诉该药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与李某、于某及聘用其二人的药厂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以李某、于某违反双方劳动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擅自受聘其他单位,泄露商业秘密为由,向当地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李某、于某返还出国培训费6万元,要求被诉人李某、于某、某市生物制药厂连带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王律师:本案中李某、于某违反了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约定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条款,在劳动合同未依法解除的情形下去另一家生物制药厂工作,也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本案中李某、于某在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中均知悉且同意,“未经甲方(公司)同意不得向任何人或单位透露本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数据等”,可以说公司已经告知李某、于某,哪些技术数据属于商业秘密,在这里对保密措施应作广义的理解,公司讲明了某项信息对公司很有价值,劳动者不能泄露出去,这也属于保密措施的一种。其次,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为保护和解决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人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制定详细、完善的劳动合同,并将劳动者应当遵守的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条款明列在劳动合同中,同时,用人单位应就公司内部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告知劳动者并采取了保密措施,比如劳动者签名确认接触了哪些商业秘密等,这样,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及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定期限内,均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第三,本案中李某、于某单方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违约行为。依据“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二、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三、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第四,本案中另一生物制药厂招用未与原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劳动者也违反劳动法,即“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一、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二、 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有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综上,本案中用人单位要想获得赔偿,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签订完善的劳动合同、商业保密条款及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等显得尤为重要。转载 请注明来自广东劳动争议网( www.gdldzy.com) 王维律师

❽ 〔急求〕关于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的定罪原则

1、《刑法》第219条规定: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第220条规定:“ 单位犯本节第213条至第219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拉责任人员,依照本节中该条的规定处罚。”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第20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企业采用上述办法,因为太复杂、成本太大。一般是直接依据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采取民事诉讼的办

在外偷偷兼职公司知晓解聘

■疑难问题

陈先生问:我前年大学毕业后,到某计算机公司软件开发部做高层技术人员,月薪5000元左右。去年10月起,我又偷偷到一家游戏软件公司做兼职技术人员,两边的薪水加起来,月收入接近万元。可好景不长,我在外兼职的风声很快传到计算机公司领导那里,上月30日,我被计算机公司解聘,理由是“违反公司规定擅自在外兼职,涉嫌泄露公司技术”。

我兼职并没有影响工作,而且也没有将公司技术泄露,公司这样做对吗?

■律师答疑

新疆四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圣杰:根据你的问题分析,企业是有权解除与你的合同关系的。虽然,劳动法没有禁止劳动者不能兼职,但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法律还规定,本职工作与兼职单位存在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办事的情形,都应当尽量回避兼职。

因此,如果企业在和你签订的聘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禁止员工在外兼职,那么你有责任遵守这一规定;而你本职和兼职从事的都是软件开发,因此存在泄露商业机密的可能,所以企业有权对你这种触犯企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企业也有权解除与你的合同。

问法提示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劳动者不能从事兼职,特别是与用人单位已签订“保密合同”或“竞业限制协议”者。

❾ 泄露公司秘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泄露复公司秘密承制担的法律责任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1、是否存在保守公司秘密的合同约定,有的话就去承担违约责任;
2、是否存在侵权,如果泄露的商业秘密重大,持有秘密一方可以考虑针对侵权一方提起不正当竞争的诉讼;
3、如果受损的公司一方认为对自己利益构成重大影响的,可以考虑通过向经侦报案的方式解决,但这一操作起来从实践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具体应和当地有经验的律师做充分沟通。
被动的泄漏,不构成犯罪;比如,存放机密的电脑或硬盘被盗或遗失、或电脑中木马泄漏、或者保管人员因保管时不当,导致被其他人故意盗取等;在认定是否具有主动性时,现行的判例中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看嫌疑人是否从机密泄漏中获利;
侵犯商业秘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