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认为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是

认为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是

发布时间: 2022-01-06 16:15:44

『壹』 规范责任论的本质

规范责任论,是指西方现代刑法学中关于刑事责任的一种学说。认为法律规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准则,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引导和评价人们行为的规范,它对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予以否定和谴责。认为刑事责任的本质,在于行为人不顾法律规范的适法期待,而竟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刑法责任的内容除了刑事责任能力和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之外,还应当包括更为重要的要素,这就是期待可能性,即只有法律能够期待行为人服从其命令要求时,才可以对其加以非难与谴责,倘若根据具体情况行为人没有这样的期待可能性,则法律不能对行为人有规范作用。
规范责任论的特色在于,在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上把握责任。法律规范终究是以对个人的命令、禁止表现出来的;就行为人一方而言,只有在能够遵从这种命令、禁止即能够实施犯罪行为以外的行为时,才是适当的。换言之,为了给予责任非难,仅仅具有故意、过失的心理要素并不够,还必须能够期待行为人在具体情况下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具有期待可能性),只有在这种场合,才能考虑责任非难。换言之,行为人原本可以不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行为,却实施了这种行为时,才是值得谴责的。所以,责任的重要内容是,“不应当实施不法行为”的规范性评价(非难)。根据规范责任论的观点,在具体情况下,即使认定行为人具有故意、过失的心理事实,也存在不能给予非难的情形。规范责任论在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上把握责任,行为人“不应当实施不法行为”的规范性评价,才是责任非难的真正内容。期待可能性是规范责任论的中心理论。

『贰』 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回成部分,是答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叁』 张文显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基石范畴,并从以下哪些方面做了充分论证

权利和义务贯穿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过程.
首先,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最后,统治阶级确认的某项行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意志,不是随意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直接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确认:
权利和义务在法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而是人们有意识,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是人们的行为和责任。法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总是决定于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个问题.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职责,既要看到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制监督就是法律监督机关对人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实行监督、守法、司法和法制监督为主要环节,是法反映统治阶级的统一的、整体的意志和根本利益。
综上所述,正确有理解法律的本质。任何法律规范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关于人们权利义务的规范。发展定人们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使命和内容,作出这种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人们的直接社会权利和义务是人的社会属性: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阶级地规定了的行为自由和责任的反映.
法的本质分为三个层次:

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法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同时又要看到归根到底法的根本性质.权利和义务贯穿法的一切部门1关于第一个问题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形态,即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有关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行政法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管理职能时的权利和义务,又有非经济因素包括政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需要,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为法。

法的第二级本质,忠实积极的履行法定义务.权利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通过权利义务的宣告落实,统治阶级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为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实现,根据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确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执法就是行政机关依靠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的意志,权利和义务全面的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是这种被历史地,以执法;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三.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落实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过程.守法就是人们正确行使法定权利。法的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规定法的阶级属性的内在必然联系,它不是自发地形成和实施的。

法的第三级本质.所有的法律部门都是有关某种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关系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而法律责任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义务,即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其次.立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必然要受到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归根结底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
再次,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法的运作以立法为起点,又要看到法中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总要承认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实际的权利义务,而具体历史条件中既有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有目的采取的一种行为措施,是反映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①法体现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意志:",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来实现的。②法的各种规定都直接或间接地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③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权利和义务反映了法的价值

『肆』 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

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

(4)认为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是扩展阅读:

法律的作用:

1、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

2、矫正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矫正。

3、预防作用

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伍』 论法律责任的本质

从法律的制定到法律的实施,都是由统治阶级掌握和参与的,当然法律就反映他们的意志,维护他们的利益。

法本质的特征:
1、正式性.即官方性、国家性;
2、阶级性:法律是一国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具备统一性和权威性;有时法也反映出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因此也具有中立性和公共性;
3、社会性:也叫法的物质制约性:这个是法本质最根本的特性,法是由一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是在表述法律,应为立法者不可能决定法律怎样产生,法律是由客观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并非人主观所能决定的。

『陆』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要正确答案

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律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它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

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法律的基本特征:

1、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

4、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认为行为的规范评价是法律责任的本质是扩展阅读:

法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2、法只能属于统治阶级的。法只能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即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不是统治阶级中个人意志的体现,也不应是统治阶级个别或部分(阶级、阶层)意志的体现。


4、法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志的体现。不是全部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要靠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体现、去贯彻。法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只规定和调整有关统治阶级基本利益的和社会基本制度和主要的社会关系。


5、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的决定,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统治阶级所代表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柒』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概念是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掌握其含义以及关于法的本质、特征,在事业单位中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题目问“下列属于法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哪些?”也常会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考察,如给一个案例判断属于法概念中哪一个特征。因此,正确且清晰地记忆法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主要是通过对法的概念分类以及法的本质、特征来进行认识从而正确掌握该知识点。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