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电子借条是否有法律效力

电子借条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1-08 00:37:46

❶ 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力吗APP出借资金,借款人却人间蒸发怎么办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会因为借款问题而产生一些矛盾,从而引发了一些比较痛心的事情发生,其实这种现象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还是非常的多。在最新的网络平台上就爆料出这样一则惋惜的事件。在2016年9月19日,有一位男子想在网络上进行赚钱,所以说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了借款,但是到了还款日期的时候,几经催讨却没有任何结果。这个时候,这位男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所以他也是选择了报警。

其实对于这种电子借条,很多法院的工作人员也是表明这种电子数据也是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不提倡人们进行这种电子数据的保存,因为现在的网络技术非常的发达,有些时候也可以选择在网上进行这些数据的伪造。对于借款这种事情,如果是比较大的金额和数据,那么也还是建议人们进行纸质数据的保存。这样也能够方便自己在丢失钱财的时候,法律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❷ 电子版借条有法律效力吗

电子版借条有法律效力。用电子数据形式形成的,表明了特定民事法律关系,有确定的载体,和可以清晰再现的电子数据,与书面的数据形式,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❸ 电子借据具备法律效力吗

随着网络支付软件的普及,朋友之间通过支付软件借款、还款,或者在微信、短信专、电子邮件中(没属有白纸黑字的字据),只要具有借款人必须写明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和借款用途,并且签署电文版借款协议,这将便于双方保留出借、还款的相关证据,较之普通的民间借贷关系更具有法律保障和法律效力。

❹ 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力吗

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力吗 没听说还有电子借条 是什么样的 要是就是一个 文档 肯定会不行

❺ 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应吗

《民法典》明确了电子合同是书面合同的一种形式;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电子合同成立的标志是确认书签订之时,满足下列条件且共同使用电子签名时生效。

二、电子合同有效情形
合同成立是合同有效的前提,但是成立的合同未必有效。合同具备法律效力的要件如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八条??
本编对合同的效力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第一编第六章有关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总的来说,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六周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是双方虚假的意思表示的电子合同一般都是有效的。当然,即便满足上述条件,不同类型的电子合同有效情形也可能不同,本文将着重介绍电子借款合同的有效情形。

三、电子借款合同特殊成立情形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那么怎么保证它的真实合法有效性呢?同事推荐的“签个条”小程序/应用/软件/app就有效地做到了这点。用户必须采取实名制,区块链技术“时间戳”保证合同数据无法篡改,杭州国立公证处公证合同数据。合同范本样式由专业律师提供,合法有效。还可以获得法律咨询,通过在线仲裁我也把别人欠我的钱要了回来。

❻ 电子版的借条是否有法律效力

电子版借条有法律效力。用电子数据形式形成的,表明了特定民事法律关系,有确定的载体,和可以清晰再现的电子数据,与书面的数据形式,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❼ 借条电子版有法律效力吗

电子版借条是有法律效力的。我国电子签名法中明确肯定了符合条件的电子签名是附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效力的,那么,对于电子版的借款合同只要是符合相关条件的就具备和纸质版相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