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执行和解法律效力

执行和解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1-09 02:47:38

法院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呢

首先,法律有规定 ,允许执行中当事人和解,即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就法院裁判义务达成协议,被执行人全部或部分履行义务 ,或分期分段履行义务,经法院同意后执行程序完毕,法院作执行完华结案处理。

② 法院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呢

《民事诉讼法》来第自211条明确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其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6条、267条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87条又就执行和解制度作了细化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③ 执行和解协议没有法院盖章能有法律效力吗

执行和解协议没有法院盖章,只要由案件执行法官记入笔录,就具有法律效力。
当然内,这种法律效容力是有限的,当事人可以不履行。
如果被执行人履行了和解协议,执行案件就执结了;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人和法院不能采取什么措施,只能按照原来的判决书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④ 民事纠纷执行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文书的“名义”和具备可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力,其不具版有强制执行依权据的效力。只有在当事人已将和解协议全部履行完毕的情况下,法院才能认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从而终结案件的执行。当事人一方反悔,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该和解协议,则协议不再具有约束力,对方当事人只能在合理的期限内向法院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不能依据执行和解协议强制执行。

⑤ 强制执行,双方和解后是否可以撤销,法院必须执行吗

强制执行双来方达成和解之后源不可以撤销执行但是可以中止执行,如果你们公司没有按照和解协议履行约定,对方可以就调解协议内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四百六十七条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执行和解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⑥ 执行和解协议书 不经法院 私下签订 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私下签订执行和解协议是有效的,如果对方按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的,该案件视为执行完毕,如果对方未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则向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强制执行的申请期限内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⑦ 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有两个其中一方没有签字还有法律效力吗

这要看被执行的两个人是否处在同一个案件中,如果各有各的执行标的,那么其中一个不签字不影响另一个的执行。如果两人是同一标的的被执行人,那么这个协议意义就不大了。

⑧ 和解协议有无法律效力,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对吗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的一部或全部,自愿协商达成如何执行的协议。
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执行和解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自行和解的结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书执行,只有原法律文书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

签订协议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和解,至于和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签订协议书的时候也要看清和写明协议书的基本内容,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

《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不同。调解协议系案件各当事人自行判断各方利益后,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协议,提交给法院,法院据《调解协议》制作《民事调解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法院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一是诉讼请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诉的,调解书中也应当列明。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还应当写明第三人的主张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实。即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双方争执的问题。

三是调解结果。即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其中包括诉讼费用的负担。

拓展资料:

和解协议,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之间就债务清偿、避免破产清算所达成的书面契约。和解程序开始后,为达成和解协议,债务人须向债权人会议提交和解协议草案,供其审査讨论。

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和解协议,交法院裁定是否认可。法院裁定认可后,发布公告,中止破产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协议包括对债务人减免清偿债务的数额,债务清偿期限,清偿方式,债务清偿的担保等内容。

由债务人提出草案、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法院认可的关于清偿债务的协议。债务人提交的和解协议草案的内容应当包括:清偿债务的财产来源;清偿债务的办法;清偿债务的期限等。

1.双方债务纠纷的情况、金额。

2.债务人承认的债务事实。

3.债务人偿付债务的期限与金额。

4.债务支付的优惠。

5.延迟付款的后果。

6.双方签字、生效。

⑨ 和解的法律效力来自哪里

执行和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并达成合意的结果,除双方当事人外,任何第三人都无权对法律文书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行使处分权。执行和解协议中约定变更、增加履行义务主体的(主要指涉及第三人执行中担保的问题),也必须有原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人的参与。
2、主观要件执行和解协议的签订应当具备主观要件,即要求和解主体在处分实体权利义务时,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这种真实意思表示还应当是双方面的,而不得是单方面的。任何受制于对方或第三方的压力、胁迫、不当干预而表达出的执行和解的愿望,任何在发生重大误解、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等情形下所为的执行和解的意思表示,都是不真实的,都破坏了执行和解的主观基础,因而也是不合法的,即为无效的。
3、内容要件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和解主体在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基础上所为的执行和解行为,其内容必须正当合法。虽意思表示一致,却系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都足以导致执行和解协议的无效。
4、时限要件执行和解协议的签订只能发生在执行程序启动之后至终结之前这个特定的时段,执行程序尚未启动或者业已结束时,均无执行和解的可能和必要。
5、形式要件当事人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所具备或应当具备的形式规范特征,执行和解的形式与效力的关系因国而异。在大陆法系国家,诉讼中和解包括执行和解的具体形式一般不影响和解的法律效力,只要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将和解协议记入法院的有关手续中,和解即可发生终局的法律效力。但在英美法系国家,诉讼中和解的形式,则对和解的法律效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英美法系国家,诉讼中的和解主要有和解契约和和解裁判两种,英国的和解契约许多是由组织和解的律师负责进行的,律师代表当事人将和解的有关条款记载在律师所写的案情大纲上,就意味着和解作为契约的成立,这种和解契约是纯粹私法意义上的,相当于成立一个取代原先诉讼原因的新合同,不具有诉讼法上的强制执行力,当事人若有违反,对方只能以违约为由请求新的救济,在美国的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不当然终结诉讼,要想终结正在系属的诉讼程序,根据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民事诉讼规则》第41条第1款1项的规定,当事人须向法院书记室提交双方当事人签署的终结诉讼的书面协议,以此来终结诉讼程序。[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执行员应将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执行

⑩ 执行庭执行和解有法律效力吗

执行和解是案件执行过程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的妥协,不具有必然的法律效力,可以反悔和拒绝,重新恢复执行。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