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离婚
1. 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婚姻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第19条规定夫妻可版以对双权方婚内财产或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进行约定,第46条规定因重婚、与他人同居等情形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主张损害赔偿。因此,婚姻保证书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但这不等于其一概有效。
判断婚姻保证书的效力,应针对签署背景、设定条件及处分的权利,结合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综合判断。以下三种情形写的婚姻保证书,一般认为其不具拘束力:一是保证书系出具人在被胁迫下(如在酒店被亲友团捉奸)签署,且出具人及时向法院提出了撤销请求,此时保证书会因被撤销而失效。二是保证书有关抚养权归属的内容无效,法院仍将以有利孩子成长为原则处理。三是保证书剥夺人身权利的内容无效,比如以一方“提出离婚”、与异性通话或交往为成就条件,或保证离婚后不再婚等均属无效。除上述情形外,以重婚、出轨、家暴等为条件,以财产权利为处置对象的保证书,在判决离婚时一般应认定有效。
2. 离婚保证书的法律效力具体有哪些
婚姻中的保证书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无效事由在离婚中是有效的。法定无效事由有:行为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人是虚假的意思表示;保证书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 离婚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离婚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只要合同满足合同的生效要件,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意思表示真实,那么双方在平等条件下签订的离婚保证书便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 保证书在离婚时有效吗
保证书在离婚时不一定有效。如果签署保证书的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保证书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双方协商签订的保证书就是有效的。但是在夫妻忠诚义务所签的保证书方面,却需要按具体内容来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并没有对保证书的效力作出明确的规定。法院会按具体情况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5. 是否起诉离婚了的保证书也有法律效力
婚内的保证书在离婚时有法律效力。但还需符合相应要求。例如,婚内的保证书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保证书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保证书不违反法律规定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6. 离婚后写的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两人离婚,保证书如果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后自愿达成的;内容合法,不侵犯其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就有法律效应。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该协议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