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没强险追究法律责任
① 对方车辆没有任何保险,造成我方车辆一死一伤,请问对方因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先要看警方的责任认定书,如果对方负全责,则要赔偿你方的损失,包括车辆的维修费,死者的殉葬费、死者亲人的抚养费、伤者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你方的其他经济损失等等。
② 我车被撞了我负次要责任,我没有交强险如何赔偿
您好,无交强险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是多少?
无交强险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标准是不确定的,但负次要责任的,赔偿比例也比较少。交通事故责任者按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负全部责任的,承担损失的100%
(二)负主要责任的,承担损失的70%~90%
(三)负同等责任的,承担损失的50%
(四)负次要责任的,承担损失的10%~30%
二、不买交强险的处罚
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没有购买交强险的,交警部门可以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扣留其机动车辆,通知相关投保人进行投保,并且按照投保的最低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用的2倍进行罚款。
没有依照国家规定购买交强险的机动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必须由交强险的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
如果投保的义务人和实际侵权人不是同一人,两者都需要在交强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义务。超出交强险部分,事故双方再按事故责任划分赔偿比例。
三、交通事故需要赔偿的情形
(一)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二)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三)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
(四)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动移动车辆的;
(六)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中的赔偿标准都跟驾驶员有没有购买交强险,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不过,就算驾驶员负次要责任,但是在没有购买交强险的这件事情上,还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其他主要的赔偿标责任,还是由主要责任人承担的。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③ 未买交强险 怎么承担赔偿责任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执行,必须要购买的保险。是为不特定的第三人利益而设立的保障性保险,旨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交通事故受到损害时,能够从保险人处获得救济。本案例对于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了审判探索。
基本案情
2010年11月3日,被告陆某驾驶登记车主为被告崔某、实际为崔某和陆某夫妻共有的轿车,沿102线由东向西行驶至62公里时,与在路南侧由东向西向北骑电动自行车斜穿公路的沈某某相撞,造成沈某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经某交警队认定,陆某与沈某某均负此事故的同等责任。事发时,被告陆某驾驶的车辆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因双方协商未果,沈某某的继承人作为原告于2010年12月15日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赔偿因沈某某死亡而造成的各项损失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存尸费、处理事故人员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电动自行车损失等共计230717元。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购买的相应责任保险,以提高第三者责任险的投保面,具有一般责任保险所没有的强制性。只要是在中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都应当投保交强险,未投保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这种强制性不仅体现在强制投保上,也体现在强制承保上。对于没有上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令其依据交强险的赔偿标准进行赔偿,在最大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了基本保障,有利于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的经济保障和医疗救治。在本案中,被告陆某驾驶车辆与沈某某发生交通事故致其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陆某作为侵权人,应对给原告造成的合理损失按责赔偿。被告崔某与陆某系夫妻关系,陆某驾驶的车辆系崔某与陆某二人夫妻共有,故被告崔某应与被告陆某共同承担赔偿义务。被告陆某和崔某未按法律规定及时向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首先在其应投保而未投保的机动车交强险各分项责任限额内先行足额赔偿原告的损失,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再按责任比例承担。法院最后判决被告陆某和崔某在应投保的交强险内共同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119883.99元;余款88417元由二被告赔偿其中的50%即44208.50元。保险公司哪家强,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全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保哥提示:对于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相关人身和财产损失应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投保机动车交强险,若未投保,交警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处罚,包括扣留车辆并要求补办相应手续,还可处以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
④ 机动车没交交强险被警察扣留车不要了还追究啥法律责任呢
这算违法行为,是警察违反作业程序的失职
交强险不存在补交的问题,任何时候去购买都可以,有效期是购买当天开始365天内。交警抓到未缴交强险须罚200块,不会追究过期时的责任,但会扣车,强制买了保险才放车)。至于年审,要了交强险,然后去审车,因为未缴交强险导致无法审车,被警察抓到一样要对未审而罚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机动车一方没有交强险责任怎么承担
车主未按照法律的规定交纳交强险,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当于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按照损失先行赔偿,在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的责任限额内实行无过错赔付责任,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即被告应当按照交强险的保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超出部分再按责任比例赔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本条实行的是无过错赔付责任原则,在交强险赔付范围内优先不按责任比例赔偿受害人。
2、被告未对肇事车辆交纳交强险,属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规定,机动车必须交纳交强险。我们认为该部分损失应当由未尽法定投保义务的对方承担,被告侵害了原告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依法应得利益,构成侵权。按照侵权的构成要件分析,被告存在违反法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的义务,而且对这种违反义务李某在主观上是存在过错的,从因果关系看,正是由于原告的未履行法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的义务,造成了交通事故损害发生后,不能得到法定的在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无过错补偿,反过来看,按照法律规定投保了机动车责任强制险,徐某的上述保险赔偿损失便不会发生。
3、设立交强险的目的在于通过保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方式使受害人能够得到及时、便捷的赔偿,而保险责任的成立必须以机动车投保为前提,且投保强制险又系机动车所有人的法定义务,没有任何可选择性。机动车辆所有人应履行投保交强险的法定义务,以充分保护受害人依法获得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这也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要求和目的。在本案例中,被告没有履行法定义务,致使原告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因此,被告应当为其保险过错承担责任,弥补原告应当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偿,即被告应当按照交强险的保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超出部分再按责任比例赔偿。
我们认为,作为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必须依法投保交强险,未投保交强险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由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在相当于交强险限额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后,再按照事故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这样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精神和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立法宗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对方没买交强险至我车毁人伤对方全责对方应受到哪些处罚
没有交强险的车辆违法上路,造成严重事故,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积极理赔,取得对方谅解,可以免予刑事责任。
⑦ 对方没有交强险,主次责任怎么赔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30%赔偿责任;无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⑧ 交通事故没有购买交强险对责任认定有影响吗,如果是对方全责,对方保险会因为我没有交强险而拒赔吗
交通肇事与车辆是否缴纳了交强险不存在必然、直接的因果关系,不是定责依据。未依法缴纳交强险而上路行驶的违法属于另案处理的问题(扣押车辆直至补缴交强险,并处以两倍罚款。事故赔偿上不论是否带责都按已经缴纳交强险处理)。
有些地方执法错误,主观认为未缴纳交强险无上路权,无路权车上路是对有路权车辆侵权,肇事是直接后果,因此需要承担责任。这违背公安部定责规定,同时也是思维逻辑错误的结论。因为未缴纳交强险就没有路权这个前提本身就没有法律依据,上路就是对有路权车通行侵权这个推论也就失去了立足点。更主观得出“直接后果”这个强加结论。逻辑推理充满谬误和于法无据。如果被判带责可以申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