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人员法律责任包括什么
① 民航法律规定空乘人员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第四十一条
空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应当随身携带执照和体格检查合格证书,并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查验。
第四十二条
航空人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经检查、考核合格的,方可继续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空勤人员还应当参加定期的紧急程序训练。
空勤人员间断飞行的时间超过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时限的,应当经过检查和考核;乘务员以外的空勤人员还应当经过带飞。经检查、考核、带飞合格的,方可继续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注:空乘的其他行为规范参照各大航空公司员工手册。
【空乘、空保、飞行员】保送保飞
②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航法中航空人员应当履行哪几种责任
1、航空人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航空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回度、 航空人员的工作时限管理制度、航空答人员的体检制度。
2、航空人员即从事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其中,空勤人员包括驾驶员、领航员、飞行机械人员、飞行通信员、乘务员;地面人员包括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签派员、航空电台通信员。
③ 对机组人员的法律要求有哪些
根据《航空法》39条规定:民用航空人员即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航航空人员主要分为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机组人员应该属于空勤人员,其中第43条至第52条全部都属于对机组人员的要求。
主要条款摘录:
第四十八条民用航空器遇险时,机长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并指挥机组人员和航空器上其他人员采取抢救措施。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机长必须采取措施,首先组织旅客安全离开民用航空器;未经机长允许,机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民用航空器;机长应当最后离开民用航空器。
第四十九条民用航空器发生事故,机长应当直接或者通过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如实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第五十条机长收到船舶或者其他航空器的遇险信号,或者发现遇险的船舶、航空器及其人员,应当将遇险情况及时报告就近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并给予可能的合理的援助。
④ 民航方面的法律知识
我认为是适用的。
航空器对地面第三方造成的损害主要是指飞行中的航空器版坠落或从飞行中的权航空器中坠落下的人或物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的损害。那么既然是这样的话,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第七十一条 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⑤ 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三种: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⑥ 民用航空人员的法律责任有哪几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适航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三,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是国内民用航空器,适航审查收费办法是行,是民用航空油料四行是管理规定
⑦ 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法律责任包括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方向】惩罚力度较小
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
警告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为)
2.行政处分(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过3年);
拘役(期限通常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2.附加刑(可与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当官权”和“说话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3)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没收财产
【区别】没收非法财物
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