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负刑事法律责任
1. 有癔病人打架要不要拘留-
是否有精神疾病需要经法定程序鉴定,在经鉴定无刑事责任能力下可以免责。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达到法律规定的条件可以实行强制医疗,但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刑法》规定: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第二百八十四条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第二百八十五条 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二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第二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百八十八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第二百八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
2. 癔病病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吗,癔病病人是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您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祝您生活愉快!
3. 癔症人员犯罪是否可以关押
“发病前”说明有未发病的时候,那么未发病时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是肯定的了!
至于关押后发病,可以保外就医,或直接由精神病院收治。
4. 癔症可以行政拘留吗
虽然患癔症
犯法照担责
夏雅琴
近日,庐江县法院审结了一起被告人因故意毁坏他人苗木的案件,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六个月拘役,宣告缓刑一年。
今年3月2日,王某因气愤邻居吴某将稻田承租给别人种树,没有给她耕种,而产生报复心理。遂于当日凌晨2时许到庐江县泥河镇沙溪社区王院村民组吴某家承包的责任田内,用随身携带的砍刀将责任田种植的桂花树苗、广玉兰树苗、樟树苗和板栗树苗砍断444棵。经鉴定:被砍断的树苗价值5199元(另有被损毁苗木前期投入的肥料、人员工资、田亩承租费1200元,合计6399元)。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对被告人王某作案时的精神状况进行了鉴定,认定其系癔症;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案发后,王某主动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6399元,并取得被害方谅解。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为泄愤报复,以砍断他人树苗的方法破坏生产经营,造成他人财物损失,其行为已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王某曾于2010年4月因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被庐江县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具有劣迹,应从严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5. 法律上如何定义癔症
你如何判决专业非专业?
癔症说俗了就是歇斯底里!这个词不必解释了吧?
这其实就是精神病的一种,不管是具体哪一类,只要证明不了他犯罪的当时处于发病期,那他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并且,所谓的证明必须是专业的司法鉴定!此人涉案了,就不是你们亲友几个自己委托的鉴定就能作数的!
并不等于查出来了\有病历在\有左邻右舍证明他有病什么的,他就可以不负责任!必须是犯罪"当时",而不是前\后;而且,是处在"发病期".也就是说,他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犯罪了,也得负责任!并且没有什么从轻减轻的好事.因为他不在发病期,其思维各方面跟正常人是一样的!
十分的悬赏,看来这个问题对你不是很重要!
6. 癔病病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吗
癔病是间歇性精神病的一种。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7. 癔病可以刑拘
癔症,是精神病神经症的1种类型。对刑拘对象要进行医学鉴定:其作案时是不是具有部份或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如果有部份或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可以刑拘;反之就不能。
8. 精神病人杀人导致受害者死亡,法律怎么判刑以及赔偿
精神病人杀人要先经过医学鉴定,看精神病人是否处于病发期,属于病发期杀人根据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不对精神病人处于刑罚,由政府移交精神病院。其监护人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经济损失。一般不会判死刑的。
不属于病发期杀人。可以依据《刑法》中故意杀人罪提出公诉。受害人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从精神病人个人财产补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 死亡赔偿金。但不予赔偿精神损失。
在意识障碍下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见于多种精神病,如癫痫性意识朦胧状态,某些药物引起的意识朦胧状态,病理性醉酒状态,反应性意识朦胧状态,癔病性意识朦胧状态以及某些病理性激情中的意识障碍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智能缺损状态下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老年性痴呆、器质性脑疾患的某些阶段,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意识清晰、智能正常状态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神病患者。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识清晰、智能正常的情况下,仍可能存在幻觉、妄想,特别是言语指示性幻听和被迫害妄想,支配其作出有严重危害的行为。
躁狂症患者虽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但因极度兴奋,难以自控,也会作出伤害行为。
(8)癔病负刑事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 神经病打砸了别人车负不负法律责任和倍偿
神经病和精神病我感觉楼主说的是精神病
精神和神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病和神经病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但是有不少人把这两种病混为一谈。精神病是指人的感觉认识,思维,情感,行为以及性格能力等脑功能发生障碍,所发生的一种疾病。一般是由各种外因诱发引起精神状态,心理功能等发生异常和紊乱,故此类病又叫精神障碍病。
这类病的患者大多是不能正确的对待现实生活,不能适应周围世界,所以常会做出伤害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疯狂行为。此类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以及强迫性神经症等。
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改变,大多是由于神经元,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受到细菌,病毒,药物以及外力的损害,而出现的病变。
由于人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神经细胞娇嫩,易受伤害,故病的患者大都具有发病快,病程长,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临床中比如小儿麻痹症,中风,偏瘫,截瘫,癫痫病,神经痛,神经炎,以及昏迷,失语等,都属于神经病,神经病人的精神状态大多是正常的,但是少数神经病的患者也会并发精神病。
10. 打架打出癔症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防卫过当罪
下面的请认真看:
正当防卫的意思::“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可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已实施完毕,或者实施者确已自动停止。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往往没有防备,骤然临之,情况紧急,精神高度紧张。一般在实施防卫行为的当时很难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确实意图的危险程度,也没有条件准确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因此,只要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都应当属于正当防卫。
关于防卫过当刑事责任的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因为正当防卫行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体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以“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哪些是非正当防卫呢?
既有正当防卫,那么就有非正当防卫。如果非正当防卫造成了损害,则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非正当防卫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很显然,你朋友是防卫过当,但是,看你的陈述,你朋友好象没动手,是你朋友的三个同事动手的,这要看法官怎么判了,可以判防卫过当,可以判故意伤害,但也可以自己咬死了,就是防卫过当,你朋友的同事是在使用相应的方式,阻止那人对你朋友造成伤害,只是防卫过当而已。
这样子,找找人,基本给点医药费就没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