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杨雪
① 张钧甯坚持跑步13年,除了自律家世也不错,你了解她吗
坚持早起
有一个演员是非常自律的,她就是张钧甯。
以自律出圈的张钧甯因为名字太过生僻,很难一下子叫对她的名字,所以常常被人误以为她不出名。
其实她的自律和杨雪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要上学,所以张钧甯接戏的频率并不高,大概到了2008年,她凭借《情非得已》中的精彩表现不仅获得了一个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还入围了金马女配。
硕士毕业之后,她没有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反而专心投入到了演员这个行业,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武媚娘传奇》、《最美的时光》、《温暖的弦》等影视剧都是她最具代表的作品。
难怪获章子怡狂赞
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将《半生缘》中妹妹受辱后的那种伤心绝望演绎的淋漓尽致,整个人都投入到了角色之中。
使得导师章子怡都忍不住夸赞她:真的非常非常好了,短短4句话对她用了4个“非常”,可见章子怡对张钧甯那段表演非常满意。
张钧甯本人不仅长得非常好看,自律的生活使得她身材也保持地非常好。
而家世惊人的她,自己还非常努力,拥有超高的学历不说,对待演戏也是非常地认真。拍戏的时候还不忘带上笔记本,记录学习。
这不断优秀自己的张钧甯,难怪会获得章子怡的狂赞 。
② 香港公开大学着学校怎么样现在想报这个学校的MBA!
校训 有教无类,卓越进取
“Ecation for All”
创校 1989年 香港公开进修学院 1997年 香港公开大学
类型 法定公营大学(自负盈亏)
校长 梁智仁教授
所在 香港九龙何文田牧爱街30号
校园 九龙市区
面积 校舍建筑面积约 3.4 万平方米
教员 1,465 人(2006年)人
学生 约 17,000 人(2006年)人
纪念日 7月1日
香港公开大学,http://www.ouhk.e.hk/简称公大(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OUHK),前称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以“有教无类”和“宽进严出”为办学精神。大学于1989年由香港政府成立,本部由四所学院组成,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科技学院和教育及语文学院。大学拥有自我评审资格,能颁授学位至荣誉博士各级学衔。是香港首间主要采用遥距教学方式的大学,近年开始发展全日制面授课程,并参与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招生。现任校长为梁智仁教授。
香港公开大学前身为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于1989年由香港政府成立。1997年5月经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同意,立法局三读通过,正式升格为香港公开大学,正名标志著外界对该校在学术上的成就及贡献的认同。
教学模式
遥距教学:
遥距教学是香港公开大学由创办至今一直开办的课程,以学生自读教材,并以平日晚上或周末/周日定期举行的面授导修课堂(Tutorial、Surgery)作为学习方式,部分科目更会采用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遥距教学比较灵活多元化,学位不设修读期限。
面授教学:
面授教学是香港公开大学近年主力发展的课程,和其他教资会大学一样,以演讲课堂(Lecture)和导修课堂(Tutorial)作为学习方式。面授课程主要分为全日制和兼读制两类,部份的全日制面授学位课程已加入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
校园概况:
1989年5月,该校最早期的校舍是租用位于铜锣湾兴利中心,之后迁入位于旺角工业贸易署大楼的原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校舍,后期迁入位于公主道原海星小学内。
1996年4月,位于何文田牧爱街 30 号的香港公开大学永久校舍启用,内里设备有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视听中心、电脑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及特殊学习中心等,初步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校园环境。
2000年10月,香港公开大学位于香港岛上环信德中心 4 楼西翼,获李嘉诚基金捐款 4,000 万资助该校购置的“港岛教学中心”正式落成启用,中心占地 3,100 多平方米,内设 14 个教学室及演讲厅、学生休息廊和电脑实验室各一间。“香港公开大学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亦正式命名为“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同时迁入该中心。
2005年4月,该校租用了毗邻何文田永久校舍的何文田广场一楼全层作教学中心。该处面积共 960 平方米,改建为 9 个教学室及 1 个小型演讲厅,其中 5 个教学室可变更为多用途大堂,供举行会议或考试等活动。
2005年5月,第二期校舍发展计划展开。新大楼已于2006年8月16日举行动土仪式,可望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启用。第二期校舍扩展计划是在该校何文田停车场上兴建一座楼高 12 层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达 11,000 平方米,落成后可以容纳 1,600 名学生上课。新大楼将设有 30 个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新翼、多个科学、电脑及语言实验室,以及专供学生使用的辅导中心和文娱康乐中心等新设施。整项建筑工程开支约为 1 亿 7,000 万元,并获各界人士捐助,包括郭得胜基金、田家炳基金、黄炳礼博士、杨雪姬、何鸿燊博士、蒋震工业慈善基金、郑裕彤博士、李巨能及各校友等。
2005年6月,“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办公室由上环“港岛教学中心”迁往上环德辅道西 9 号的商业大厦,腾出约 450 平方米的空间作教学之用。
2007年,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万维网联会于7月9日及7月10日举办“资讯及通讯科技教学应用国际会议2007”。
2007年7月21日,香港公开大学月成立网上教学中心(Centre for eLearning),并推出首个“中国商法法律硕士”网上课程。
2007年8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仁安医院签订合作备忘录,携手开办全日制护理学荣誉学士学位(普通科)课程,以配合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
2007年9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亚洲电视再度携手,由10月7日起在国际台播放“进修新天地”教育电视节目。
2007年9月,李兆基博士因捐赠 5,000 万元,支持设立发展基金,以加强设施、教学、研究和学术等活动,校董会一致同意将商业管理学院命名为“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以作鸣谢。
2008年1月22日,郑裕彤博士因捐赠 3,500 万元,支持兴建第二期校舍,校董会一致同意将何文田校舍高座命名为“郑裕彤楼”以作铭谢。
2008年5月,与制衣业训练局首度合作 开办服饰业衔接学位课程。
2008年5月,临床护理教学中心落成启用,该教学中心为结合普通科、精神科及中医药护理模拟的教学中心。
学生活动
公开大学一向鼓励同学组织学生团体及举办学生活动,并透过大学的学生事务委员会及学生事务组为这些学生团体提供所需的支援和协助。学生在计划及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进知识及提高组织技巧。现时共有超过30个学生团体及1个校友会获大学认可成立及接受资助,为同学筹办不同类型的活动,如龙舟竞赛、学术研讨、户外活动及管理演习比赛等。
学生事务委员会定期与学生组织会面。最近的一次交流会于2005年4月15日晚上举行,校长梁智仁教授及副校长黄锡楠教授亦参与是次交流会。各学生组织就校方提供的支援服务热烈发表意见,并互相交流组织活动的心得和经验。
学生会
1996年,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公开大学前身)认为学生会财务不清,且没有向校方提交财政报告。校方还认为学生会由于人手不足,未能举行大型活动,发挥内部应有的合作性。遂于1996年12月9日封锁学生会办事处、停止拨款及劝学生会成员,包括评议会及干事会全部离职,安排重选。但对于公开大学呼吁评议会与干事会成员一解散以进行重选,时任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学生会成员何全孝表示此举严重违犯会章,事发后部分干事会成员虽相继辞职,但根据会章,干事会成员离职后,应由评议会成立看守委员会进行补选,而非由学校协助重选。[14]
2000年10月26日,学生事务组邀请7个学生组织的代表来校讨论学生会重组事宜,并成立了香港公开大学学生会筹备委员会召集小组,召集小组得到学生事务组的协助,于2000年12月初向全体同学发出问卷,收集同学对未来学生会运作模式及发展的意见,是次调查共收回逾3400份问卷。召集小组联络有兴趣的同学,组织香港公开大学学生会筹备委员会。委员会与学生事务组将共同草拟成立学生会、 学生会会章及运作的草案。
在2000年12月,500多名同学在学生会问卷调查中表示有兴趣参与成立香港公开大学学生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召集小组2001年4月向这些同学发信阐释未来有关的工作,提醒他们参与筹备委员会需要付出相当时间及承担相当责任。80多名同学回复表示仍有兴趣成为筹备委员会成员。召集小组邀请这些同学于7月6日来校聚首,商讨筹备委员会的规模、结构和目标。当晚虽然悬挂三号台风讯号,但仍有33位同学出席。与会者与召集小组一起讨论了以上议题,最终决定由出席是次会议的同学及学生组织代表 (即召集小组各成员)组成香港公开大学学生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于9月上旬举行另一次会议。
学生会筹备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9日从现任委员、遥距学生、全日制学生和学生团体代表四大分组中选出24位新委员,每组6位。学生会评议会会员及干事会选举已经于2008年7月举行。学生会亦已于2008年8月正式成立。
学生会属会
学生会属会分个三个类别包括: 供遥距及全日制课程同学参加的学生组织、只供遥距课程同学参加的学生组织和只供全日制课程同学参加的学生组织。截至2008年为止,合共有属会33个。
香港公开大学自1990年代末亦开始制作教学电视节目——进修新天地(前称“进修天地”)(Open for Learning),以加强学生在遥距模式下学习。该节目主要讲授公大开办的文学、科技、社会科学、商业、教育及语文学士课程,凡有志进修的人士都可以观看。节目初期在亚洲电视国际台逄星期日早上时段播放。2001年至2007年,改于无线电视明珠台同一时段播放。2007年10月7日起,节目再次在亚洲电视国际台每逄星期日早上10时至下午2时播放。2009年10月4日起,节目再次在无线电视明珠台每逄星期日早上9时至下午1时播放。
③ 袁丽的中国政法大学
袁丽,1971年7月,医学硕士,诉讼法学博士,四川大学在站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副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鉴定工作。
1994年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医学专业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专业物证技术方向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在站博士后。 1、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2006;
2、参与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DNA科学证据规则研究》的研究工作,2006;
3、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Y染色体miniSTR国产化试剂的研究与法医学应用》的研究工作,2007;
4、主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道路交通事故中困难检材的DNA分析》,2007;
5、主持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DNA证据应用研究》;
6、主持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非CODIS系统STR在中国多个群体遗传多态性的研究》,2010,项目批准号KF1003;
7、主持教育部一般人文项目《DNA证据相关问题研究》,2011,项目批准号11YJC820158。 论文:
1、袁丽. 法医学专业法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公安学刊, 2010(6), 104-106.
2、袁丽, 鲁涤, 姜伯玮, 等. 手部皮肤脱落细胞的DNA检验[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0(4): 270-271.
3、袁丽, 叶健, 姜成涛, 等. 3个STR基因座在岫岩满族及广州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10, 2, 15-18.
4、袁丽, 叶健, 姜成涛, 等. 山西地区汉族人群六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0, 27(2), 225-228.
5、袁丽, 鲁涤, 杨雪, 印佳. 车辆上脱落细胞STR检验[J]. 证据科学, 2010, 18(1): 120-124.
6、袁丽, 叶健, 姜成涛, 等. 荧光复合扩增调查北方汉族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10, 1, 30-34.
7、袁丽, 鲁涤, 刘耀. 低拷贝DNA模板检验方法探讨[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9, 24(6): 383-385.
8、袁丽, 狄胜利. 早产和胎盘早剥的损伤程度鉴定(附1例分析)[J]. 证据科学, 2009, 17(5):635-639.
9、袁丽, 常林. 试论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文书[J].(收录在“第十七届医学法学大会”国际研讨会论文全文光盘),中国司法鉴定. 2008, 12:27-29.
10、袁丽, 鲁涤. 动物STR遗传标记检测与应用. 法医遗传学进展与应用.2008, 11-16.
11、袁丽. 论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的研究[J]. 中国司法鉴定, 2008, 3:79-82.
12、袁丽, 王旭. 车祸后孤立性颅脑深部血肿1例伤残评定[J].法律与医学, 2007, 14(4):320-S1.
13、袁丽.微量DNA的STR分型策略[J]. “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7: 403-406.
14、袁丽, 姜成涛, 叶健. 用克隆技术制备STR等位基因分性标准物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3:39-42.
15、袁丽, 张俊.DNA证据审查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2:42-44.
16、袁丽, 鲁涤, 杨雪.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DNA鉴定2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 10(4): 34-35.
17、袁丽, 鲁涤.动物PCR-STR分型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J].第八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论文选, 2006:739-744.
18、袁丽, 鲁涤, 毋丽娜.石蜡包埋人体组织STR检验的探讨[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6, 13(1):50-52.
19、袁丽, 鲁涤, 杨雪.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6S1043、D2S1338和PentaE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6, 21(1):47-48.
20、袁丽, 叶健, 鲁涤, 等。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法医应用和制备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5, 12(3):231-233.
21、袁丽, 鲁涤, 杨雪.国产STR荧光复合试剂盒DNAtyper15应用结果分析[J].刑事技术, 2004, 增刊:56-57.
22、袁丽, 陈帅峰, 胡盟, 等.D2S1338基因座在华北汉族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 10(2):7-9.
23、袁丽, 赵兴春, 张志强, 等.CTAB+磁珠法提取火烧骨DNA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 9(4):28-31.
24、袁丽.SNPs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J].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6:118-119.
参编:
1、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1978-2008,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2、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0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常染色体非CODIS系统STR荧光复合扩增试剂的研制及其法医学应用》,2011年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④ 谢嘉怡成新一届港姐冠军,历代港姐都有谁
《香港小姐竞选》已完满结束,谢嘉怡凭着精致五官以及亮丽外形,夺得了2020香港小姐冠军的桂冠,而模特儿身形的陈桢怡获得亚军,郭柏妍则位居季军。港姐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历任港姐有李嘉欣、朱玲玲、陈法蓉、袁咏仪、郭羡妮、叶翠翠、陈晓华、张曼玉、蔡少芬、邝美云、高丽虹等人。
蔡少芬是1991年的港姐季军,她的代表作有:《创世纪》、《甄嬛传》、《天地豪情》、《妙手仁心》等。这几年蔡少芬将重心转移到家庭上,今年46岁的她不顾风险产下三胎儿子,现在一家五口人过着幸福的日子。
⑤ 李金艳的作品
电视作品
【国产剧】
《北京我的爱》杨雪(孙菲菲 饰)
《我的丑娘》许倩倩(罗海琼 饰)
《宫》云格格(徐以若 饰)
《美人天下》玉麒麟(吕佳容 饰)
《宫锁珠帘》婉嫔(白冰 饰)
《如意》佟夫人(俞小凡 饰)
《爱情睡醒了》沈宛心(贾丽莉 饰)
《倾城绝恋》应如(栗梅 饰)
《陆贞传奇》杜司仪(金巧巧 饰)
《像火花像蝴蝶》沈依云(张茜 饰) 八一译制
《开火》(德)伊芙(佛罗伦萨·拉米 饰)
《深度谜案》(英)洛娜(蕾欧诺·瓦特林 饰) 《美猴王》
《哪吒传奇》殷氏 1984年,李金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本校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这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系刚刚宣告成立。这个法学硕士班在校史上也是首创,当年招生六人,她是唯一来自应届英语系,也是唯一的女生。
李金艳至今以为自己很幸运。1985年秋,在读研究生一年后,她与其他5个法律研究生,被分别派往英国和加拿大的律师事务所和大学见习、深造。李金艳就这样来到加拿大。她先是作为访问学者,之后转为研究生。
1987年至1991年,靠着在贝克?迈肯斯律师事务所实习赚钱付学费,李金艳完成了多伦多大学JD和在约克大学的PHD两个学位,她的专业方向是税法。然而,对于李金艳来讲,当年在这样一个英美法系国家学习法律的艰辛至今仍历历在目。法律是一门对语言运用要求非常高的学科。面对庞杂而又陌生的法律英语专业术语,面对那卷帙浩繁而又复杂的案例,李金艳起初也有些吃力的感觉。然而,既然选择了前方的路,就要做好风雨兼程以及吃苦的预备。既然一遍看不懂,她就两遍、三遍、四遍反复的研读,从不放过任何一处疑问。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李金艳都会主动和身边的同学以及老师交流,一来可以交流思想,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就这样,凭借着这股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不轻言放弃的毅力,李金艳慢慢适应了加拿大法学院的学习生活,逐渐把握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她每周狂奔于两个校园和一个律师所之间。周一至周四在多大上课,周五在律师所打工,周六和周日做博士论文,课前课后见导师。这样的节奏,假如不运动,身体肯定吃不消。于是,她总要抽出时间打篮球、游泳和滑冰。李金艳以为,做学问和做人性理是一样的,都要脚踏实地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这样你在学术上的成绩和名誉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1989年,她被贝克律所聘用做了一名法律顾问。那时在加拿大的律所中,来自中国大陆有法律背景的人士可谓凤毛麟角,她曾接手诸多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的法律事务,比如中国银行在加拿大开行等。在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实务的同时,她也赚到了比较丰厚的收进。爱好运动的她买下一辆跑车,这在当年的留学生中是很少见的。按照这一职业路线走下往,她可以成为一名大律师。但喜欢迎接挑战的她,却选择了一个新的目标。 1991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法学院打出招聘教授的广告。此时,李金艳在多伦多大学法学院的学习进进最后一个学期。李金艳的导师极力推荐了她。她当时觉得自己很难胜任教师这个职位,由于她很难想象,面对母语是英语的本地学生,自己能用英语流利的讲授税法。贝克所的合伙人固然希看她继续留下来,但也尊重她本人的选择。她面临了事业的十字路口。她想,自己做律师进了道,继续做下往轻车熟路;而当教授,特别是用英文授课的税法教授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喜欢接受挑战,与众不同的她,终极还是选择了从教,而且选择了更有挑战的有可能转成终身教授的合同。这年,她28岁。
当时,西安大略大学法学院共有30名教授,都是白人,没有少数族裔。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李金艳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人们证实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从“尊重妇女”的角度获得安慰。1999年,她荣获DouglasJ.Sherbaniuk杰出写作奖,她的学术成果获得认可。1996年她提升为副教授,并且成为终身教授。
1999年,李金艳来到了约克大学奥斯古德法学院。学术研究以及教学能力日趋成熟的她开始更多的参与法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的工作。她先后担任了法学院招聘和公平委员会主席。最近两年,作为法学院高年级课程改革小组的主席,她主持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她看到,约克大学法学院虽说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全国法学院中名列前茅,但课堂教学用的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案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她希看学院更新教育理念,确立时代使命,明确人才必须的素质和知识。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始终围绕着如何进步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来开展。正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为李金艳赢得了2004年度奥斯古德法学院最佳教学奖。2006年,李金艳被评为正教授。在法学院任教的十余年,她以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冲破了“移民”和“女性”的两大“玻璃屋顶”,在著名的法学院中卓然而立。
李金艳与她的先生相恋于加拿大,他们是因体育而结缘。她先生当年在高校里是出色的运动员,曾代表江苏省参加比赛,打过篮球,搞过田径。现在,李金艳仍然天天坚持锻炼。她六点钟起床,跑步三四十分钟。按理说,她的事业已经趋于顶峰,但她并没放松自己,她还在写书做论文。她曾先后作过美国哈佛大学、澳洲悉尼大学和中国苏州大学的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也为国际货币基金(IMF)等组织做过法律顾问。她早在1992年就曾参与了中国的税务改革。她的原则是:为了信誉,文章不能粗制滥造,观点不能模糊,不能蒙学生和读者。
⑥ 长的美却扮演狠角色的女明星有哪些
长的美却扮演狠角色的女明星有毛晓彤和张钧甯。现在网上流传一句话,不怕坏人长得坏,就怕坏人长得帅,有很多长相很漂亮的女明星演起狠角色也是让观众恨不起来。
你还知道哪些明星也是这样的?
⑦ 香港公开大学的发展历史
1989年5月,该校最早期的校舍是租用位于铜锣湾兴利中心,之后迁入位于旺角工业贸易署大楼的原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校舍,后期迁入位于公主道原海星小学内。
1996年4月,位于何文田牧爱街30号的香港公开大学永久校舍启用,内里设备有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视听中心、电脑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及特殊学习中心等,初步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校园环境。
2000年10月,香港公开大学位于香港岛上环信德中心 4 楼西翼,获李嘉诚基金捐款 4,000万资助该校购置的“港岛教学中心”正式落成启用,中心占地 3,100 多平方米,内设14个教学室及演讲厅、学生休息廊和电脑实验室各一间。“香港公开大学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亦正式命名为“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同时迁入该中心。
20该处面积共 960 平方米,改建为 9 个教学室及 1 个小型演讲厅,其中 5 个教学室可变更为多用途大堂,供举行会议或考试等活动。
2005年5月,第二期校舍发展计划展开。新大楼已于2006年8月16日举行动土仪式,可望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启用。第二期校舍扩展计划是在该校何文田停车场上兴建一座楼高 12 层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达 11,000 平方米,落成后可以容纳 1,600 名学生上课。新大楼将设有 30 个教学室、演讲厅、图书馆新翼、多个科学、电脑及语言实验室,以及专供学生使用的辅导中心和文娱康乐中心等新设施。整项建筑工程开支约为 1 亿 7,000 万元,并获各界人士捐助,包括郭得胜基金、田家炳基金、黄炳礼博士、杨雪姬女士、何鸿燊博士、蒋震工业慈善基金、郑裕彤博士、李巨能先生及各校友等。
2005年6月,“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办公室由上环“港岛教学中心”迁往上环德辅道西 9 号的商业大厦,腾出约 450 平方米的空间作教学之用。
2007年,香港公开大学与香港万维网联会于7月9日及7月10日举办“资讯及通讯科技教学应用国际会议2007”。
2007年7月21日,香港公开大学月成立网上教学中心(Centre for eLearning),并推出首个“中国商法法律硕士”网上课程。
2007年8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仁安医院签订合作备忘录,携手开办全日制护理学荣誉学士学位(普通科)课程,以配合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
2007年9月,香港公开大学与亚洲电视再度携手,由10月7日起在国际台播放“进修新天地”教育电视节目。
2007年9月,李兆基博士因捐赠 5,000 万元,支持设立发展基金,以加强设施、教学、研究和学术等活动,校董会一致同意将商业管理学院命名为“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以作鸣谢。
2008年1月22日,郑裕彤博士因捐赠 3,500 万元,支持兴建第二期校舍,校董会一致同意将何文田校舍高座命名为“郑裕彤楼”以作铭谢。
2008年5月,与制衣业训练局首度合作 开办服饰业衔接学位课程。
2008年5月,临床护理教学中心落成启用,该教学中心为结合普通科、精神科及中医药护理模拟的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