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食材留样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食材留样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发布时间: 2022-03-03 19:28:39

1. 食品安全法留样规定

法律分析: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充分凉透进行留样:食品未充分凉透,突然进入低温环境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食物带入的热气引起水蒸气凝集,冰箱里温度会生高,能促使霉菌生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视频安全法》

第八十六条 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

2. 国家对食品留样是怎样的一个规定

国家对重大活动的食品留样作出了详细规定:食品留样存放的冰箱要专用,还要有专人负责,留样的食品要按品种分开存放,要用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装好,存放时间为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并做好记录。
【法律依据】
《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第十九条
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留样应当按品种分别存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并做好记录。食品留样存放的冰箱应专用,并专人负责,上锁保管。

3. 请问有没有食堂留样要多少时间的法律规定或者标准啊

有2005年出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规定,食堂留样必须48小时。

4. 食品留样制度的法规具体是哪项法规呢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第9节 检验中规定
9.3 检验室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各项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及时保留样品。

5. 国家对食品留样的规定

法律分析:国家对重大活动的食品留样作出了详细规定:食品留样存放的冰箱要专用,还要有专人负责,留样的食品要按品种分开存放,要用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装好,存放时间为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并做好记录。 法律依据:《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第十九条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留样应当按品种分别存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并做好记录。食品留样存放的冰箱应专用,并专人负责,上锁保管。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停止使用相关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一)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二)检验检测不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和食品;

(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外购的散装直接入口熟食制品;

(五)监管部门在食谱审查时认定不适宜提供的食品。

6. 《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依据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符合公民的宪法权利;再则,从法律的根本属性看,宪法是母法,故而,宪法是《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依据。

7. 什么法规规定食堂食品留样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7)食材留样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2、充分凉透进行留样:食品未充分凉透,突然进入低温环境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食物带入的热气引起水蒸气凝集,冰箱里温度会生高,能促使霉菌生长。

3、学校每餐、每样食品的留样必须按要求超过125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部分食品还要带些汤汁。

4、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5、等留样食品冷却后,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品名、留样时间(具体到分)、品名、留样人。

8. 食堂未留样处罚依据

法律分析:食堂未留样,根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一)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三)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六)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七)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八)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九)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十一)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十二)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十三)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用水,使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或者未按规定在独立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未按规定对生产的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违反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

热点内容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发布:2025-05-21 00:15:19 浏览:963
民法典图案 发布:2025-05-21 00:02:55 浏览:899
民事诉讼法1997年版本 发布:2025-05-20 23:30:51 浏览:603
晋城市十大律师推荐 发布:2025-05-20 23:17:49 浏览:371
2014公司法全文下载 发布:2025-05-20 23:17:41 浏览:65
牵保证书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0 23:04:16 浏览:147
证券法律知识200问 发布:2025-05-20 22:50:14 浏览:53
道德具有阶级性 发布:2025-05-20 22:49:34 浏览:999
百度文库新婚姻法全文 发布:2025-05-20 22:42:00 浏览:249
如何告企业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5-20 22:39:44 浏览: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