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屋征收签约期的法律效力

房屋征收签约期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04 04:07:00

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细则》有没有法律效力

现在国务院没有出台实施细则,如果各省市区出台了细则的,应该有法律效力。

2. 动迁征收早签约以什么为准

动迁征收签约期限的设定有两种方式:
1、正常征收:以《房屋征收决定》于《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均确定的签约奖励期限为准,一般为一个月,这一种是按照法定程序走的签约期限,受法律保护。
2、协商搬迁:以《协商搬迁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奖励期限为准,一般为一个月(但可无限延长),这一种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不走法律程序,不受法律保护。
关注公众号,有你想要的。

3. 政府拆迁征收与补偿协议签订后如果不纠正有没有期限的

政府拆迁征收协议签订后,是有法律效力的,各方应当履行。你说的不纠正,不知是什么意思?如果认为协议无效,或者应当变更、撤销,可以协商处理,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提起诉讼,当然要受诉讼时效的约束和限制的。不可能协议签订十几年了,一方还可以再就协议的撤销打官司的。你可以看看《国友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合同法》等的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4. 哪一级政府公示的房屋征收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按国务院590号令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征收决定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

5. 房屋征收决定生效后,被征收人享有哪些权利

当您的房屋被征收时,您都享有什么样的权利您知道吗?这些法定权利可能直接影响着您最终的补偿选择、数额已经是否拆迁的问题,为保障您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为您做出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在政府组织实施征收过程中,您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并不是直接随着征收决定作出而转移,在您签订协议并获取补偿安置或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之前,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一直属于您自己。
2、知情权
政府实房屋征收中,应当将被征收房屋调查登记结果、未经登记建筑认定处理结果、征收补偿方案、房屋征收决定、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等内容在被征收范围内公布,保障被征收人知情权。
3、申请信息公开的权利
对于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及补偿决定所依据的规划、计划、立项等文件、如果需要了解的,可以向相关制作机关或保存机关申请信息公开。
4、确认权
在房屋征收中,对被征收房屋调查登记、对未经登记建筑物的调查、房屋征收评估丈量结果应当经被征收人签字确认。
5、参与和发表意见权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经拟定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在征收范围内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收公众意见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6、申请对未经登记建筑物认定权
未经登记建筑即无证房,并不是一律不予补偿,市县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7、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的权利
被征收人认为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或《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以及相关部作出其他行政行为或不履行法定职责侵犯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维护合法权益。
8、投诉权
对于相关部门违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的行为如:不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用的……有权向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对于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或者房地产估价师出具虚假或者有重大差错的评估报告的,有权发证机关举报,由发证机关予以处理。
9、获得补偿安置和选择补偿方式权利
您的房屋被征收,你有权就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事项获得补偿安置。
同时被征收人有权选择补偿安置的方式,即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
10、住房保障优先权
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11、评估机构选择权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协商选定;
在规定时间内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通过组织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或者采取摇号、抽签等随机方式确定
12、复核鉴定权
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评估报告身亲复核,房屋评估机构收到复核申请10日内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后,改变原评估结果的,应当重新出具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没有改变的,应当书面告知复核评估申请人。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6. 房屋拆迁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依法签订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拆迁协议通常是指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在其权利依法产生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义务依法产生后,则受到法律的强制。依法订立的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一、生效条件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必须有拆迁当事人的单位、姓名、经办人姓名,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迁非出租房屋,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拆迁出租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签订协议。
二、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7)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至于每一个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应视拆迁补偿方式不同而不同。对于实行货币补偿的,协议中应主要载明补偿金额、搬迁期限;对于实行产权调换的,协议主要载明安置用房的结构、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三、必须公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拆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所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即实行强制性公证。通过公证,保证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利于消除被代管人对协议的疑虑。

7. 房屋征收 签约期限后 什么时候必须搬走

如果你亲戚达成协议,愿意配合征收的话,什么时候签订协议,一般在签约后一个月之内完成搬迁,签约时间不受上面的时间的影响,即2014年5月1日后照样可以签,完全取决于被征收人。
如果你亲戚不愿意签约或者暂时回不来,那时间就遥遥无期了。按照司法程序没个1-2年拆不了你的房子。

8. 签合同在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前是否有效

如果确实在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发布之前,合同应当具有法律效力。不过由于政府决定房屋征收,合同不能履行,属于不可抗力。

9. 房屋征收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签订房屋征收协议无效,是征收工作人员工作不严谨或对征收补偿政策法规及对民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精神没有足够的了解,造成签订协议无效有这么几种情形:一是房屋产权不清,虽然签订了协议但没有办法认定谁是真正的产权人。二是祖遗房产对继承人没有弄清楚只与其中一名继承人订了全部产权的协议。三是:没有授权委托书由非产权代签了协议。四是共有财产共有人没有共同签字。(夫妻共同财产在没有离婚诉讼的情形下只要单方签字即有效但已经有离婚诉讼在诉讼期间单方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另一方不认可的协议无效)五是:在胁迫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如领导在场强令签字但事后当事人有不认可的情形,带有欺诈情形下签订的协议,对协议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及无法履行的协议条款、违法条款,这都是无效协议的情形。还有其它法院认定应为无效的协议情形也属无效协议。注:协议双方一旦签字具有法律效力,单方不可以随意认定协议无效,若要认定无效的需人民法院裁定或判决。供参考。

10.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在签约期限能作出吗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按程序应该是在《征收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未能达成协议的可以作出。但征收决定作出后不影响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约。

热点内容
道德与职业道德作文 发布:2025-05-20 17:37:15 浏览:315
劳动法的公私兼容属性 发布:2025-05-20 17:34:05 浏览:460
北川司法局 发布:2025-05-20 17:33:56 浏览:84
法大国际经济法考研 发布:2025-05-20 17:32:25 浏览:367
法律知识问答图解 发布:2025-05-20 17:29:05 浏览:585
如何找一个好的律师 发布:2025-05-20 17:28:23 浏览:503
铁路法律顾问的职责 发布:2025-05-20 17:17:26 浏览:520
民法溧阳周 发布:2025-05-20 17:13:44 浏览:477
广东法官工资 发布:2025-05-20 17:13:44 浏览:579
国资委法律法规整理版 发布:2025-05-20 16:55:05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