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相处法律知识
❶ 居民楼邻里发生矛盾,自行调解无效,找哪些部门解决
邻里相处,当以“和谐”为重,但往往生活中总不能尽如人意。
我建议你,如果是你们自行协商解决无效,可以通过物业、社区以及当地派出所进行调解,尽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依然无效,你可以依据新出台的“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到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立即进行修缮,并赔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❷ 民法通则邻里法律
1.《民法通则》第83条 相邻关系
第八十三条【相邻关系】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154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2.[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 法(办)发〔1988〕6号)
97.相邻一方因施工临时占用他方使用的土地,占用的一方如未按照双方约定的范围、用途和期限使用的,应当责令其及时清理现场,排除妨碍,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独占自然流水,影响他方正常生产、生活的,他方有权请求排除妨碍;造成他方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
99.相邻一方必须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应当予以准许;但应在必要限度内使用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损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补偿。
相邻一方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采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毁损或者可能毁损他方财产,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
100.一方必须在相邻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应当予以准许;因此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101.对于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筑物范围内历史形成的必经通道,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响他人生产、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碍或者恢复原状的,应当予以支持。但有条件另开通道的,也可以另开通道。
102.处理相邻房屋滴水纠纷时,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103.相邻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沟、水池、地窖等或者种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其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
第七章相邻关系
第八十四条【相邻关系处理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八十五条【处理相邻关系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八十六条【用水与排水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沉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条【相邻关系中通行权】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条【相邻土地、建筑物的利用】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条【通风、采光和日照】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条【相邻损害防免关系】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九十一条【挖掘土地等危害的防免义务】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九十二条【损害的避免与补偿】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庞启林在庞永红房屋近处挖井对该房造成损坏应按相邻关系原则处理的复函》(1991年5月22日 〔1991〕民他字第9号)
❸ 邻里相处的禁忌
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 平等相待:邻里就是比邻而居,没有贫富之分,也没有地位尊卑之分,做事、讲话、待人都应一视同仁。 互敬互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遇到困难时邻居间相互帮助可能更及时。因此,“不管他人好与坏,老死不相往来”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遵守公德:邻里之间既要尊重人家的隐私权,又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 严于律己,得理要让人:邻里间应互敬、互助、相互关照,遇事应先从自身找问题,对待他人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最为重要。
2
/3
邻里间相处之禁忌 缺乏交流。缺乏交流与沟通,就无法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邻里关系,更容易滋长人们心灵上的孤独感。 发生争吵。虽然邻里间也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如因装修房间、修理电路和水管等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因自己的不慎给邻居造成损害或不便,应主动承担责任。假如是邻居的责任则应包容和理解,不应争吵。 询问对方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法和私人习惯,即使是出于关怀询问人家的隐私也是很不礼貌的。
3
/3
相互猜疑:对他人的事情过于“关心”,是一种“欺人有笑人无”的庸俗之举,不但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也会破坏周围和谐的环境。 反复无常。当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时邻居之间容易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一旦涉及到利益关系时不可感情用事。应采取克制、对话、互相商讨的态度与方法缓解冲突,解决矛盾。 总之,邻里关系是相互感应的,在都市大发展的今天,主动处理好邻里的关系也是每个都市人的义务和责任。
❹ 邻里之间相处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1、主动问好是很有必要的。
邻里之间是一回生两回熟,但问题时很多人似乎都没有见过自己的邻居。因此,要想弄好邻里关系,那么首先就要学会主动出击,当发现有新邻居的时候,主动过去问问好,简单地交谈交谈。这样好的开始可能就可以为以后的邻里关系的发展做好铺垫了。
2、邀请邻居到家里做客,或者一起出去活动。
邻里之间在相处的时候,多在一起走动是很有不要的。如果赶上周末了,可与邀请邻居到自己家里来吃吃饭,一起喝喝酒。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或者出去买买菜。总之在一起多走动是很有必要的。
3、不要忘了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自己喜欢打羽毛球,如果邻居也喜欢的话,可以邀请他(她)和自己一起去玩;或者自己喜欢看电影逛街,那当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记得叫上自己的邻居。如果你的邻居是你的朋友的时候,那么和邻居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好了。
4、有时候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是很多人都渴望地,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若你不是很了解你的邻居的情况下,一定要记得学会包容和理解。比如邻居有时候家里声音很大,这时候不要冲邻居发脾气,说不定是邻居心情不好,或者发生什么事情呢?
5、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
当然了,邻里之间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需要自己出手的事情,比如说,下雨了,他们家在外面的衣服没有收,如果能进去的话,就帮助收一下,不行的话就要请房东帮忙。毕竟邻里之间像这样的小事太多了,别袖手旁观了。
6、试一试家庭之间的PARTY!
邻里之间一起举行party,或者一起庆祝节日等对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推动作用的。尽管生活的节奏很忙,但是再忙,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个下午或者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说说话,聊聊生活,或者一起娱乐娱乐,这样对邻里关系的改善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❺ 邻里之间相处我们要注意哪六个方面
与邻里要主动接近:与邻里友好相处首先要能够与邻里主动接近,这是相互认识了解的基础,也是处理好邻里关系的基础,所以要处理好邻里关系,首先要与邻里主动接近。
与邻里沟通彼此情况:处理好邻里关系,对彼此的情况要有所了解,当然除了彼此的隐私,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往,同时知晓彼此的情况,有利于相处过程中不必要的尴尬问题出现。
与邻里共用的区域要保持整洁:邻里之间共用的区域要保持整洁,主动对该区域进行打扫,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邻里之间友好相处。
日常生活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身环境的安静,避免由于产生噪音而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这也是维护公共良好秩序的要求。
与邻里友好相处要分清财物:与邻里相处,不能因为关系很好就不分你我,要掌握一个相处的度,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避免今后不必要的纠纷,从而维护长远友好的邻里关系。
与邻里友好相处要互相帮助: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邻里之间距离较近,相互帮助比较方便,比较及时,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好处,希望邻里之间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帮助。
❻ 邻里之间如何相处
邻居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得距离,不能走得太近了,因为就住在楼上楼下住在隔壁对门,所以接触得机会特别多,也会因此无意之中产生许多得摩擦,心中生出许多疙瘩。至于远亲不如近邻,还是得看人得。我觉得距离产生美才是至理名言,毕竟在现在的城市里因这样那样的事情和关系很多人的心早已不再纯洁了。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免不了要往来。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使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呢?
首先,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和讲信用。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难,这就需要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能办到的事情要尽量帮忙,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同时邻里之间还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别人夸海口,以免误了别人的大事。借邻居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如果因一时疏忽而延误了归还时间,应当面向人家表示歉意。
其次多为他人着想,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会不会给别人带来苦恼。人和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生活方面,或许你感觉没什么,但说不定你的某些行为有可能就会伤了邻里之间的和气。比如,你是否有喜欢晚上唱卡拉OK,而且一唱就超过晚上12点的习惯;你是否老把洗衣服的水或别的不干净的污水一出家门就泼在邻里共用的路面上等等。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是最容易伤了邻居之间的和气的。
最后要学会礼让与宽容。对邻居要以礼相待,平易近人,切不可视若路人,见面后要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平时对邻居不要苛求,谈得来的,固然可以多接近;谈不来的,也要维持一种有距离的友好态度,切记不要有指桑骂槐的坏习惯。对于邻居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采取“有理、有节”的态度,合理地、妥善地解决处理。
如果邻里之间能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朝夕相处,喜庆时大家可以分享快乐,受挫时可以得到安慰,有困难时更可以得到帮助,那真是一种幸事。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只要邻里双方能多一些互让互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愁不能安居乐业。
❼ 和邻里之间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谈谈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正确处理邻里纠纷
首先不能对陌生人做的事情对邻居当然也不可以做,不能心存伤害邻居的故意;
其次,邻里之间有一定的忍让义务,比如你家屋边是邻居出入的必经口,你在法律上是有义务让行的;再如对于邻居造成的短期适当的噪声也有忍让的义务等。
在房屋占地、公用设施上有争执的应该弄清楚各自的产权,公共设施往往是共有,共享使用权,遇到维修费用的缴纳等,应根据与物业签署的合约行事,一般是平摊支付。
法律的规定有可能涉及平日琐事,但整体而言是作为人之行为的底线制定,因此应该如何与邻里相处,需在保障自己和他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更多拿道德和人际礼仪来衡量。
……
开始没看你的补充提问,楼上说的够专业。。。
❽ 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1、一视同仁;不因职业不同、职务高低而对邻居采取不同态度。
2、为人正直;不在甲家面前议论乙家。
3、礼尚往来;物质来往不宜过多,馈赠要有分寸。
4、切忌攀比;不要拿自己的境遇同邻居妄加比较。
5、化解矛盾;邻居之间发生矛盾,要妥善解决,讲道理,将谦让。
6、助人为乐;邻居家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7、经济分明;所借钱物要及时归还,经济来往方面账目要及时算清。
8、严于律己;对自己家人要严格要求,尤其是孩子之间闹矛盾,不能偏袒。
9、内外有别;不同邻居过多地谈论自己的家事,也不要打探邻居的隐私。
10、言语有度;同邻居谈笑逗趣要有分寸。
11、热情好客;邻居来串门要表示欢迎。
12、豁达大度;同邻居相处,遇事要冷静、大度、忍让不可斤斤计较。
13、彬彬有礼;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尊老爱幼。
14、劝解有方;邻居发生纯属家务的争执,一般不宜介入,即使必须劝解时,也应站在局外人的公正立场上规劝双方。自己首先要讲“楼德” “楼德”也就是住楼房者的公德。要想处理好邻居之间的关系,自己首先就要做出好样子,不在楼道堆放杂物,不让自己养的宠物在楼道随便大小便。 要宽容邻居 作为邻居,在左邻右舍做错了事时,当左邻右舍要对房屋进行装修时,当楼上的水漏到自己家里时,当邻居家的孩子在晚上嚎哭时……,都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可因这些事情搞得邻居反目,伤了和气。 要及时沟通 作为邻居,住的时间久了,肯定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甚至会产生一些误会。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沟通,就会使矛盾越积越深,造成积及时沟通,就会使矛盾越积越深,造成积怨,影响邻居关系。 要亲疏适当 在处理邻里关系时,既不能太疏远,也不能过于亲密,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因为邻居之间,一旦在交往中发生不愉快的事,互相就不好来往了,还不如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关系不亲不疏,长久保持良好关系。 礼尚往来要适度 有些住户,为了表示两家的亲密经常互相端吃端喝。从长远看,其害处有二:一是搞得互相都很累。二是一旦两家发生矛盾,便会觉得自己付给邻居多少多少,邻居是多么没“良心”。其实邻居也是这么想的,谁付出得多,。其实邻居也是这么想的,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谁也说不清楚。 不可与邻居结仇 邻居长期居住在楼内,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在处理邻居关系时,还应采取该饶人时且饶人的办法。对于邻居的一些不良举动,能忍就忍着点,能装糊涂就糊涂点,从长计划,快乐生活。
❾ 邻里关系与法律
建议请求当地镇政府或村委会调解。
❿ 邻里关系和法律关系
您好:
一、可以肯定张李两家关系属于相邻关系,属于法律调整范围。
二、根据网络解释,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根据《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 ,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四、根据《物权法》第84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五、律师意见:通过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李家仅是将桶放置张家缸上,虽对张家造成不便,但并未造成实际损失,张家也没有因为管理李家的桶支付必要费用及产生相应损失。根据民法基本原理,要求损害赔偿需要以不能回复原状为前提,在能回复原状的情况下,张家要求李家承担7元的安置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此李家仅需及时排除妨害即可,即将桶从张家处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