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酒友喝酒车祸法律责任
A. 一起喝酒出车祸了,酒友是否有责任
无稽之谈,对方妻子纯属不讲道理。
B. 几个人在一起喝酒后一个出车祸了要担任法律责任吗
如果一方主动邀请另一方去喝酒,并且在酒桌上极力劝酒(还知道对方是开车过来的),劝酒的这一方在对方酒后没有劝阻开车的,该方就会承担较大的民事赔偿责任,反之,承担的责任较轻。但一方有证据是对方自己喝酒(没有你方的劝酒)回家开车出车祸了则基本不负责任,这种案子大多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C. 一起喝酒出车祸责任
原则上责任自负。因为究竟有多少酒量只有自己才知道,根据心情、状态、环境的不同,一个人的酒量也会发生变化,别人是无法判断的。当自己无法把握或判断失误的时候,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
4种情形酒友应担责:
1、强迫性劝酒
酒桌上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话:“你今儿非喝不可,不喝就别想走!”作为酒友,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的劝酒行为,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酒友”应当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佟教授认为,这种劝酒还应包括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对方如心脏病等疾病的发作,导致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佟教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酒友”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酒友”不知道,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对方诱发疾病,此时酒友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如果法院判决“酒友”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的话,也是合理的。而对此王教授认为,只要喝酒是损害后果的诱因,无论“酒友”是否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不能喝酒,一旦有强迫性的劝酒行为,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明知”的情况下责任更大。
3、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发生类似于王某“酒后冻死”的情况,酒友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专家表示,需要有证据证明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酒友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4、酒后驾车未劝阻
虽然法律上并没有对酒后驾车酒友是否有义务进行劝阻进行明文规定,但佟教授认为,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在已尽到劝阻义务,而对方不听劝阻的情况下,酒友是可以免责的。同样,在明知对方喝多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的情况下,酒友应该劝阻其不要喝酒,而且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其他情况下,酒友是没有劝阻义务的。对于酒后驾车应否劝阻的问题,王教授则认为,不管酒友是否进行阻止,只要这种阻止没有发生效果,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酒友都应承担责任。
D. 在同一桌喝酒,有位酒友在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重伤。请问同桌的人有责任吗
同桌的人都有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也应承担侵权责任。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按照侵权法理论,侵权行为的构成有四要件:过错、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而对于“过错”,《侵权行为法》第六、七条有明确的规定,分别写了过错、过错推定、无过错归责原则。前者适用一般侵权,后两者适用特殊侵权,需要有法律明文规定行为人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才有侵权责任。饮酒致人死亡,显然是一般侵权,适用过错原则。法律条文:侵权行为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酒桌上的过错与责任承担:
1.民事责任能力。
这说的是已满18周岁,系成年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喝多少酒是自己决定的事情。
2.正常风险。
有很多活动有风险,喝酒也是。喝酒的人就应该知道有可能喝醉。如
果说别人不知道某人身体有病或者有关状况,大家正常喝酒,这就是在正常风险范围内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喝酒,导致自己原有疾病病发,或者突发疾病,致死,那么其他人役有过错,也就没有侵权责任。
3.超出正常风险范围的风险。
但是如果一起喝酒的人知道某人原有疾病,不适于饮酒不能饮酒,仍然还和该人超量喝酒,还一个劲的劝酒甚至有一定强迫性的要求其过量喝酒,这个时候造成了身体损害甚至死亡,其他人显然是有过错的。
4.责任承担
即使是认定了其别人有过错,也不适合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其作为成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喝酒略有不同)相比别人更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也完全有权利拒绝喝酒。纵然认定了别人的过错,喝酒致死的人对自己的死亡通常要承担60%一一80%的责任。
在与亲朋好友的共同饮酒中,非强制礼节性劝饮是传统民风民俗,如果饮酒出事,饮酒人要自行承担过度饮酒造成的损害后果。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第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希望大家在饮酒时注意分寸,不能让人过度饮酒,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E. 一起喝酒出车祸了,有连带责任没有
法律分析:有连带责任。如果一起喝酒的人存在下列情况,则有责任,不存在则没有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
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
配自身行为,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F. 共同饮酒出车祸 责任该由谁承担
市民白先生召集王先生、李先生等同事下班后一同去某饭店喝酒,王先生骑摩托车赴宴,席间几个人喝了三瓶白酒和一箱啤酒。酒后离开饭店时,白先生提出送王先生回家,王先生拒绝后驾驶摩托车离开,白先生安排李先生驾车护送。令人没想到的是,王先生在驾车回家途中摔倒发生单方交通事故,白先生等人将王先生送往医院救治,但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王先生的家人将白先生等人诉至法院,要求他们承担赔偿责任。白先生想知道,在这件事情中责任究竟该由谁承担呢? 为此,我们咨询了律师。一位律师认为,无论酒宴的组织者或召集者是否直接参饮都属于共同饮酒人,应当对所有参与人的人身安全提供适当照顾。酒友对因共同饮酒行为受到伤害的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应以共同饮酒过程中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为一般判断根据或标准。有过错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无论是存在过错还是过失,共同饮酒人都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况下,王先生的家属要求白先生等人承担赔偿责任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