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与雇主责任有关的法律

与雇主责任有关的法律

发布时间: 2022-03-11 11:12:48

Ⅰ 什么是雇主责任

所谓雇主责任是指在雇佣活动中,雇员致人损害或雇员遭受损害时雇主应回承担的责任。答 我国法律对雇主责任的规定,主要有《民事诉讼法意见》第45条“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雇主是当事人”。《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9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第11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通过以上的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对雇主责任承担规定的是法定的严格责任。不管雇主有无过错,对雇员都应担责。这种责任是替代责任,也就是说法律明确了雇主对雇员的归责原则是法定的严格责任。

Ⅱ 有关雇主责任的法律问题

就此问题,发表以下拙见,仅供参考:
首先,需弄清楚你的父亲与工厂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法律关系?
(1)是否是劳动合同关系?如果是劳动合同关系,最起码的一点是:工厂应该给你父亲发放工资,而不是运费。至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个影响并不大。
(2)是否是运输合同关系?《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第三百一十一条: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3)是否是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受雇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用人接受受雇用人提供的劳务并按约定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用人必须为受雇人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受雇人则需听从雇用人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雇佣关系中,雇工所付出的主要是劳动力,当然也包含一定的技术成果,但通常其技术含量比较低,其报酬成分也比较单一,仅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雇主享有雇工劳动的一切成果,这种成果不是雇主付酬的直接对象。雇佣关系中雇工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对雇佣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雇佣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是这样规定的:“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可见,雇佣关系中所从事的事项范围比较广,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各项劳务活动,活动技术含量比较低,受雇用人付出的主要是劳动力,其报酬成分也单一,仅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由于雇主利用了受雇用人的劳动,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从而享有更大范围的利益,根据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理,并且雇主一般都较受雇用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为此法律规定了雇主应承担雇用人在工作中的风险责任,这也是从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考虑。为了减少工作中的风险,雇主就必需尽到完善的监督管理责任,其责任的行使更是雇主的一项义务,而不仅仅是权利。

其次,结合你所述的基本事实,通过上述阐述,笔者认为,家父与工厂之间成立的更像是运输合同关系,家父与工厂是两给完全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平等地约定运输事宜。

再次,依你所说,家父一年都给工厂搞运输,除此之外是否就不承接其他人委托的运输呢?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用人必须为受雇人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受雇人则需听从雇用人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不知家父与工厂之间是否具有上述的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双方之间是一种事实上的劳务关系,劳务关系通过合同来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这种劳务关系必须是有偿的。它虽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它仍然受到《合同法》的调解,因为双方的权益都应当受到保护。所以这种劳务关系法律应当予以保护,家父作为一个司机,从事的是高危险性的行业,要求他在行车过程中随时保持警惕,绝不能出事故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劳动者,享有《宪法》里面所规定的劳动者受到平等的保护原则,他作为一个劳动者应当享有这一个权利,不管他是为谁劳动。但另一方面,家父为工厂提供劳动,工厂也是遵守经营活动,按约定的运输费用给付报酬的,其合法权利也应当得到保护,并且工厂对于家父的交通事故并无过错(是否存在工厂要求家父超载、超速等过错事实,你并未提及)。从公平原则上来说,工厂虽然没有过错,但他还是应当对家父所受到的损害给予适当适当的补偿,以体现法律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予以平等保护的原则。

Ⅲ 雇主责任(侵权责任法)

雇主侵权责任的具体法律规定包括:1、若因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使得他人遭受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2、造成他人损害是由于工作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为的,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工作人员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Ⅳ 雇主责任险保险主要依托的法律依据是如下哪些法律法规

目前来说雇主所依据的法律有:劳动法 工伤管理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等

Ⅳ 雇佣关系和雇主责任的划分

第一:根据最新的《侵权责任法》,雇主关系已由劳务关系代替,提供劳务者(雇员)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遭受损失的,根据双方过错成都分摊而非一律由接受劳务者(雇主)承担全责,本案中雇员自身作为一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之过错亦比较明显; 第二:本案不排除因电力经营者造成雇员死亡的情况,但根据04年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雇员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因第三人遭受损害的,雇员可向雇主主张赔偿责任而后再由雇主向电力经营者追偿。案件比较特殊,网络回复内容有限,具体可以在工作时间来电本律师

Ⅵ 承揽关系给对方买了雇主责任险,要承担什么法律光系

即使建议您首先要看一下你买的保险所有的存款和保障的范围,其实你是雇主,你的员工内在你的手容下工作出现了什么工作上的问题,都应该属于是工伤吧?想想日后的赔偿和工伤的技师工资都应该要算的。
如果你买了保险,相信保险公司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范围的的,另外的也应该去考虑是否有多少责任在。

Ⅶ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层面的雇主责任

来【第九条】 雇员自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Ⅷ 雇主责任与第三人侵权责任可以一并处理吗

您好,当第三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存在竞合时,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实践中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是两个分别独立的请求权,二者内容相同,雇员只能择其一而起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尽管第三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是两个分别独立的请求权,但二者给付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如第三人未能全部满足雇员的赔偿请求时,雇员仍可要求雇主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有学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一方面,从民法学理论角度来看,第三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系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责任,雇员对第三人和雇主分别享有独立的请求权,但因雇员本身过错程度的大小不一,导致第三人侵权责任与雇主责任的给付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当第三人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小于雇主责任时,雇员并不因对第三人侵权责任的满足从而便丧失对雇主的请求权。第一种观点系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征理解偏颇所致,因为在雇员本身有过错的情形下,第三人所负侵权之债与雇主基于劳动合同所负之债的给付内容并不一致,因此不完全符合“因其中一个请求权的满足而使其余的请求权均告灭失”这一特征。
另一方面,从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雇员可以在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雇主与第三人之间选择赔偿主体,但为了简化司法程序和节约司法资源,一般提倡雇员应先向作为终极责任人的侵权第三人直接求偿,在第三人不能满足其全部请求、不能承担赔偿责任或终极责任无法确认甚至第三人不能归案时,可再转向雇主提出请求。此时,因雇员难以完全实现债权,其依法可以就未补偿完全的债权部分再向雇主提起诉讼,该诉讼与向第三人提起的侵权之诉并非属于同一诉因,故应当能够得到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支持。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Ⅸ 为什么企业需要雇主责任险之法律依据

没有法律依据,只有政策要求。

Ⅹ 法律上的雇佣关系

您好,
一、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司法解释
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雇佣关系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契约的基础上成立的,雇佣合同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的。雇佣合同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大陆法系各国一般都对雇佣合同设有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 广义上的雇佣关系包含“劳动关系”,对二者的区别,台湾著名学者史尚宽先生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契约的受雇人与雇佣人间存在“特殊的从属关系”,受雇人的劳动须“在于高度服从雇方之情形下行之”;二是劳动者系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力。
二、雇佣关系的法律特征
1、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没有隶属性。雇佣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不管是雇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及履行,均是平等的,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
2、它具有当事人意思为主导的特征。作为雇佣法律关系,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标志。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国家意志基本不干预。
3、它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发生的关系,而不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的一些基本信息,雇佣关系双方互相平等,雇主要对雇员承担各项赔偿责任以及其他责任。雇佣关系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法律关系,并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

热点内容
经济法的司法救济 发布:2025-05-16 16:44:55 浏览:726
学民法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16 16:31:51 浏览:351
法院转场素材 发布:2025-05-16 16:23:00 浏览:227
注会经济法2014年各章分数 发布:2025-05-16 16:20:26 浏览:172
法律援助律师如何成为社会律师 发布:2025-05-16 16:18:07 浏览:922
20年不追究法律责任如果逮到了 发布:2025-05-16 16:18:06 浏览:473
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16 16:13:02 浏览:279
民事诉讼法解释对商业秘密 发布:2025-05-16 16:03:38 浏览:874
合同法妨碍合同履行 发布:2025-05-16 15:53:36 浏览:120
央美书法院长 发布:2025-05-16 15:51:08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