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委托是由谁在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委托是由谁在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04 12:45:22

『壹』 什么是行政委托行政委托应满足哪些要件

摘要 行政委托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出于管理的需要,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另一行 政主体或其他组织,以及特殊情况下委托给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 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贰』 受委托组织行使职能时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谁承担

受委托组织行使职能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机关承担。在行政授权中,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是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在行政委托中,受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它行使一定行政职能必须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且由委托行政机关对其行为向外部承担法律责任。

『叁』 行政法中的(委托与受权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异同(一)共同点:

1、都是非政府组织,是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2、都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例1:国家图书馆对读者有公共管理的职能。

例2:学校对于家属区的管理和大的学校里的红绿灯等的管理,应该给学校一定的行政管理权。

(二)区别点:

1.法定依据

行政授权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依据,如果没有法定依据的,视为行政委托;行政委托不强调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只要不违背法律精神和目的即可。

2.法定方式

行政授权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直接授权;二是间接授权,即法律、法规规定某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将某个特定的行政职权授予某个组织。

行政委托的方式较为灵活,由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以具体的委托决定来进行。

3.法律后果

行政授权的法律后果,或者是使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的职权内容增加,或者使得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在授权范围内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行政委托,不发生行政职权和职责的转移,受委托的组织并不因此而取得行政职权,也不因此而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受委托组织根据行政委托行使职权必须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而不是以受委托组织自己的名义进行,其行为对外的法律责任也不是由其承担,而是由委托的行政主体承担。

『肆』 行政委托需不需要法律作为依据,这里的法律可以是规章或者某种决定之类的规定吗

《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内的规定,可以在其容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
《行政处罚法》第19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9条的规定,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伍』 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后果应当由什么承担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权限内以委托机关的的名义实施处罚,因此受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由委托机关承担。

《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5)行政委托是由谁在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受委托组织应接受委托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受委托组织在行使行政权力、办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委托行政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先负责赔偿,然后行使求偿权,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受委托组织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另外由于受委托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纠纷或者争议,行政管理相对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受委托组织不能以被告的身份应诉,只能由委托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出庭应诉,因而受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陆』 聘用和任命的区别,授权和委托的区别,谁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详细点

1、聘用合同亦称聘任合同。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关于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聘用合同一般适用于招聘有技术业务专长的特定劳动者。

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种协议,是指以招聘或聘请在职和非在职劳动者中有特定技术业务专长者为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为目的的一种合同。

聘用合同是按照用人方式不同来划分,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和借调合同。


任命指下命令任用。 是上级决定能够担任某种职务的决定方式。一般用于行政机关、人大任命官员或公司任命公司员工职务的方式。


2、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

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不只授予权力,且还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

组织中的不同层级有不同的职权,权限则会在不同的层级间流动,因而产生授权的问题。授权是管理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委托是指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委托人在行使权力时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
书。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项。

被委托人如果做出违背国家法律的任何权益,委托人有权终止委托协议,在委托人的委托书上的合法权益内,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职责和责任都将由委托人承担,被委托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授权是被授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委托是委托人承担法律责任。

『柒』 行政委托中被委托人必须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

是对的。如《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规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捌』 行政处罚由谁决定,由谁执行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的决定可以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可以由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或者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玖』 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后果应当由谁承担

“受委托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向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后,如果行政相对人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而因此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则为“委托机关”,也就如同你所说的“后果应当由委托机关承担。

《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第二、第三款明确: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拾』 委托执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10)行政委托是由谁在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委托执法在现实中早有先例。

如在2014年,颐和园、天坛等11家北京市市属公园获得北京市园林绿化执法部门的委托执法,执法人员不必等公安协助,可直接开出最低5元,最高500元的罚款。

委托执法可以增强行政执法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各地应积极探索实施,使之成为遏制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利器,有效破解“只能劝不能罚”的尴尬。

热点内容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目标 发布:2025-05-02 10:13:57 浏览:170
殡葬车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02 10:13:24 浏览:478
原民事诉讼法1991 发布:2025-05-02 10:11:33 浏览:471
借钱给别人怎样写借条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2 10:04:07 浏览:958
国有企业党委工作条例 发布:2025-05-02 10:02:31 浏览:16
上海司法警察 发布:2025-05-02 10:02:31 浏览:640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发布:2025-05-02 09:24:45 浏览:242
广东省赌博条例 发布:2025-05-02 09:09:43 浏览:572
苏州交通事故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02 09:03:56 浏览:45
色弱法官 发布:2025-05-02 08:57:22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