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知识民事纠纷

法律知识民事纠纷

发布时间: 2020-12-27 00:01:46

法律知识:刑事案件诈骗罪与普通的债权债务民事纠纷内容和形式上的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普通的债权债务民事纠纷
是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关系。基本是基于合同关系,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以及一些事实行为所引起的债权法律关系。

⑵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民事纠纷的法律知识

您好,关于您的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事情发展到诉讼的地步,肯定是版有一边在胡搅蛮缠。你权们作为侵权方,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侵权责任法》第89条明确规定,你们应该赔,但是赔多少,有待商议。
2、如果是对方胡搅蛮缠,那么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两个地方入手谈判,第一,骑车带三人,属于违章,应该承担部分责任。第二,速度快。
3、如果真的对簿公堂,那么你们作为侵权方,首先应该和法院明确你们的立场:我们认错,我们该赔。然后再和法官阐述上面两个对方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的观点。
这种问题还是提倡私下调解,毕竟诉讼毕竟成本太高。

合同法的相关法律知识

代理问题
一、有权代理:签约代表签约时候企业授予他代理权限,合同有效。
二、无专权代理:属1,狭义无权代理:签约代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外为民事行为,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的效力取决于相对人和被代理人的行为。相对人撤销合同的,合同无效;相对人催告被代理人的,被代理人追认合同,合同有效;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2,表见代理:签约代表虽然没有代理权,但基于外观表现(比如持有空白合同书,公司印章等),对方有理由认为签约代表具有代理权的,合同有效。合同的效力给予被代理人,被代理人承担合同责任。

三、本案中乙方追认合同,所以合同有效。双方正常履行,签约代表的承认与否不影响合同效力。
四、无关,企业内部纠纷,不影响对外合同的效力。

⑷ 求解法律知识,社会保险纠纷案是否属于民事诉讼法

目前实际情况是发生保险待遇纠纷,也就是说单位为你缴纳或者没有缴纳保险,影回响到你的相关待遇的,你答可以到劳动仲裁部门起诉,涉及金额的,标的在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乘以12以内的金额,仲裁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没有上诉权,除非以法律适用错误或者仲裁人员徇私舞弊等情况。在进入法院之后,都是民庭受理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单位没给你缴纳保险要求单位缴纳保险的,应当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这个在很多城市即使到中级人民法院一般也都被驳回了,其理由就是应当由行政部门进行受理。法院无法执行社保相关金额,只能再回到劳动监察,所以建议你先到劳动监察或者劳动仲裁咨询,详细电话12333查询。

⑸ 民事诉讼法常识: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适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一、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1、程序上的自愿,是指是否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人民法院不能未经当事人同意自行依职权调解或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的申请或由审判人员征得当事人同意而进入调解程序;

2、实体上的自愿,是指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是当事人协商后形成的协议,也可以是法院提供解决方案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

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既是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调解的一种制度要求,也是调解成败的关键。

三、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1、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开始、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协议的形成以及调解书的送达等,都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次是实体上的合法。

2、实体上的合法,是指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的内容合法。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应当理解为调解协议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合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

【调解程序】

一、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二、调查分析:

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

三、调解: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

⑹ 民事诉讼有哪些常识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法定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也就是间接地督促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民事纠纷。
1. 民法规定了哪些诉讼时效
(1)一般诉讼时效: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
(2)短期诉讼时效:下列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长期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技术进出口合同引起的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为4年。
(4)最长诉讼时效:最长时效为20年,适用于一切民事纠纷。其适用前提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权利人不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民事权利在20年内受法律保护。
(5)无诉讼时效限制: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2.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侵权行为所发生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计算。其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2)约定履行期限的债,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3)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优惠期结束的次日起计算。
3.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也称诉讼时效暂停,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发生了天灾、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请求和承认必须有可靠的书面证据!
5. 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法律后果
(1)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
(2)诉讼时效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
(3)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民事实体权利。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依然有权受领并受法律保护。

⑺ 求几条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人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的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徐良诉上海文化艺术报社等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复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王水泉诉郑戴仇名誉权案的复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范应莲诉敬永祥等侵害海灯法师名誉权一案有关诉讼程序问题的复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朱秀琴、朱良发、沈珍珠诉《青春》编辑部名誉权纠纷案的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海科技报社和陈贯一与朱虹侵害肖像权上诉案的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胡骥超、周孔昭、石述成诉刘守忠、遵义晚报社侵害名誉权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邵文卿与黄朝星侵害名誉权案的函,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医大附属西京医院、樊代明和杨林海名誉权纠纷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权
上海家化有限公司诉朱德丰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广州保税区东英美容上海有限公司诉杨希侵害姓名权、肖像权案,民法-人格权
任安正与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名誉权、荣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李永业诉钟崇荣等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朱海林诉姜仁乐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莫夏利、林夏芬、颜根送诉台州日报社侵害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兴宁市水口镇人民政府诉吴江(刚)、张进云侵害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孙国煊与河南文艺出版社、侯鸿绪侵害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许世安诉李训儒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吴志模诉吴月娥等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邵京玉诉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权案,民法-人格权
陈玲诉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宋殿文诉黑龙江日报社侵害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洪名宛诉邝圣国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韩西宾与陕西日报社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李固等诉海南南国都市报社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海南鑫新实业有限公司等诉洪香桂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林凤锦诉刘赛梅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明哲诉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龙岗大队荣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张丽丽诉周士静名誉权利案,民法-人格权
梁华汉诉汤祥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林祥林诉海南省国营牙叉农场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重庆青年报》社等诉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海南省土产进出口公司诉海南经济报社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周桂萍诉罗海群侵犯人身权案,民法-人格权
陆树仁诉王启政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广东《希望》杂志社诉王海洋肖像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昌市支公司诉庄坤慧姓名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傅强、傅金山、马丽香与联合日报社、山东卫生报刊社、王秀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卫生局隐私权、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扈鸣诉蒋青云等侵犯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应继承诉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名誉权、人身权侵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徐勇鹏、《星云》文学季刊编辑部因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黄紫花诉陈惠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澄迈县加乐镇国望小学等诉李科南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夏山泉、Margaret Eve Carter(玛佳)诉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丽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姓名权、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钟治军诉黄履明等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崔永元诉北京华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侵害肖像权、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唐映红诉司马南、李力研、中国社会出版社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饶希安诉涂筱萍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吴淑英等诉周林频谱总公司擅自使用其医疗照片制作广告侵害肖像权案,民法-人格权
李林诉《新生界》杂志社、何建明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万宝公司诉航天商场未经同意擅自在其赠送给交警岗亭的遮阳伞上喷上自己名称侵权案,民法-人格权
余一中诉《新闻出版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陈秀琴诉魏锡林、《今晚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卓小红诉孙德西、重庆市乳品公司侵犯肖像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倪培璐、王颖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上海新亚医用橡胶厂诉武进医疗用品厂损害法人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王发英诉刘真及《女子文学》等四家杂志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张静诉俞凌风网络环境中侵犯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百龙公司等诉韩成刚侵犯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亡人的名誉权应依法保护的复函,民法-人格权
吴裕卿与张福文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搜狐爱特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诉北京新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吴建国诉李华平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陈世清与重庆晓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衢州红五环科工贸有限公司与浙江开山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名誉权、损害商业信誉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汕尾市城区人民医院等诉羊城晚报社等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陈永彝诉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耀华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侵害姓名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朱德丰诉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刘景全诉遂平县广播电视局等侵害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与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名誉权、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深圳市明思克航母世界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明思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诉《长江日报》社、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王海成与李颖、雷进乾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北京燕园未名语言教育中心等与北京燕园博雅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罗氏(中国)有限公司等与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转发湖南省政法三机关关于不准检查处女膜的通知,民法-人格权
陈朝阳诉徐正华等侵害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王小芹等诉刘丽莉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顾剑云诉律师林纪芳侵犯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黄丽梅诉窦唯在采访中向其泼饮料侵害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何孝显诉陈延芬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廖盛春诉邓志勇等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尤全有诉洛阳市尤东村民委员会侵犯其名誉权案,民法-人格权
肖金旺诉顾曙光名誉权纠纷再审案,民法-人格权
吴淑英、曹俊芳诉北京周林频谱集团总公司侵害肖像权、名誉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徐友谊等诉广西日报社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吴女不庆等与海口晚报社名誉侵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杨延珍诉陕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等在给工商局要求更换所设立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的函中对其诽谤名誉侵权案,民法-人格权
肖文珍等与陈松焕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盐都现代文武学校与盐城市中大文化武术培训中心名称权、名誉权纠纷上诉案,民法-人格权
郑厚均诉魏明学名誉侵权纠纷案,民法-人格权

⑻ 法律知识1.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有何区别

1,民事纠纷的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某一方或者多方违反了法定的或者共同拟订权利义务关系规则而提出异议的行为.如离婚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房屋产权纠纷、合同纠纷、著作权纠纷等。
治安案件的概念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从上述法律条文我们可以看出,打架斗殴不属于民间纠纷[是由民间纠纷所引起的],而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如果打伤了人,要赔钱,则构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那么一方不不履行,另一方提出异议,甚至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则构成了新的民间纠纷.

2,上述6种送达模式都属于法院诉讼的程序,如法院向原告送达传票的行为,向证人送达出庭做证的通知的行为.但需要注意这几种方式的区别.
直接送达是直接给本人.
留置送达是给本人,本人不要或者不在,则找见证人见证将诉讼文书留在其住所.无法当场送的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转交送达的对象只能是军人,被监禁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
委托送达是委托其他法院进行送达,比方说异地.
治安处罚的程序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内容很多,请参看治安管理处罚法.

⑼ 房屋诉讼的法律知识

委托律师积极应诉,带上认购书

热点内容
行政院或立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07 09:05:38 浏览:670
2019党内法规制度汇编 发布:2025-05-07 08:55:51 浏览:509
王琼法官 发布:2025-05-07 08:55:16 浏览:55
黑龙江法院遴选 发布:2025-05-07 08:45:39 浏览:701
民事诉讼法最新规定公益诉讼 发布:2025-05-07 08:27:53 浏览:193
劳动法中什么是事实工龄 发布:2025-05-07 08:24:18 浏览:681
依法治企护 发布:2025-05-07 08:24:09 浏览:943
经济法与会计的联系 发布:2025-05-07 08:22:34 浏览:780
河南省消费者保护条例 发布:2025-05-07 08:20:02 浏览:109
合同法侵权之诉当事人地位 发布:2025-05-07 08:13:20 浏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