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词汇第一责任人
『壹』 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区别,当出现事故时,他们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轻重如何
主要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意思差不多,第一责任人非法律术语,当出现事故时会先处理直接责任人,再处理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是直接责任人的挡箭牌。第一责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是直接负有责任的具体部门或者从事该项工作的人第一责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法律分析】
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即使是重要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直接参与研究、决定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某一事项由其拍板决策,则该党员领导干部为直接责任者,而非领导责任者。从责任者的范围看,这里的直接责任者,既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职责的党员,也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职责的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责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责任人非法律术语,但适用于各种合同;主要负责人指的是一个单位或组织主持本单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决策权并对本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的单位主要领导,所以,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负责人意思应该大致相同;直接责任人是直接负有责任的具体部门或者从事该项工作的人。直接责任者:使本次错误导致的直接人员。主要责任者:导致本次错误产生的主要负责人员。次要责任者:导致本次错误产生的间接或次要人员。管理责任者:导致本次错误产生的直接人员的直接管理人员。领导责任者:导致本次错误产生的直接人员的直接管理人员的管理者。出现事故承担责任时,直接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的挡箭牌,先处理直接责任人,再处理第一责任人。往往二者之间还有分管领导的责任(一般为分管的副职)。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七条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一)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二)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三)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本条例所称领导责任者,包括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
『贰』 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区别
主要责任人也就是主要负责人。
第一责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责任人非法律术语,但适用于各种合同。主要负责人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根据习惯,凡是在单位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在法律上统称为主要负责人。不过,如何理解主要负责人的涵义,只能从本单位的性质,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上来具体确定主要负责人。
这个名词具体所指的对象会因所在的行业的差异有细微的区别,所以应该参照该领域的法律和行业不成文的规则或是本单位的规定。
第一责任人责任,顾名思义为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时应当承担的责任,也就是一个体人承担的履行统筹推进工作,监督管理组织内各项工作的示范引领责任。
一岗双责,这个概念记忆中最规范的是出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要求中,也就是对各级班子成员,也就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层的副职讲的。副职在对分管单位的业务具有领导、引领运用的同时,也应当对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如从严治党、党风廉政等负有领导责任,履行统筹落实、管理监督、示范引领的责任。这也属于个体人的责任。
所谓主体责任,根据党内各大责任办法,暂且先将主体责任理解为各级党组织主要体现承担管党治党的责任,是一个宽泛的、笼统的概念。它包括但不限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机构改革主体责任等等。其实个人认为目前最大的从严治党的责任就可以包含一切管党的责任了,其他衍生的一些名词都可以是为了开展具体工作而设出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五十条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叁』 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般需要确定责任人的情况是发生安全事故需要追究责任的情况。责任人就是需要承担的人员,一般来说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也有可能是分管人员。第一责任人一般是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是直接负有责任的从事该项工作的人。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可能有从属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同一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肆』 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
法律分析: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
法律依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第四条 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切实履行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本地区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伍』 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
法律分析:第一责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责任人非法律术语,但适用于各种合同。
主要负责人指的是一个单位或组织主持本单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决策权并对本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的单位主要领导。
所以,主要负责人和第一负责人意思应该大致相同。
直接责任人是直接负有责任的具体部门或者从事该项工作的人。
承担责任时,直接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的“挡箭牌”,先处理直接责任人,再处理第一责任人。往往二者之间还有分管领导的责任(一般为分管的副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