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游玩死亡的法律责任
⑴ 几人同行出游,一人突发病死亡,同行人要付法律责任吗
如果同行人实施了抢救、呼叫医生和护理照顾的义务,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同行必然属好友,可以自愿需要承担10%左右的补偿。
⑵ 小孩一起去玩,淹死一个其他有责任吗
一般不需要。溺水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对于不会游泳的人应履行劝阻及救助的义务,由于未履行其相应的义务缺皮或族衫履行的不完善,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未成年人一起游泳,淹死了一个,另外的人有责任吗?
1、未成年人擅自外出溺水死亡,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负监护不力的责任。
2、作为未成年人的其他孩子受认知及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相互间无法定的监管和照顾及救助义务,对小朋友的溺水死亡如果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和违法行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小朋友毕竟是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他小朋友的监护人于情于理给予适当补偿也应当。
二、一起去游泳有人淹死其他人有责任吗
1、年满十六周岁的朋友一同去游泳的,其中一个人淹死的,其它人对淹死的情形存在过错的,应当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
2、但如果其它人对淹死的情形不存在过错的,不需要对淹死的情形,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三、几个孩子去游泳淹死一个其他人要担责吗
1、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彼此之间不涉及保护义务。
2、我国法律也未规定未成年人出现危险的情况下,其余未成年有救助的义务。但是在小孩溺水时,其余玩伴应该及时向附近居民呼救,或者采取报警等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进行救助。如果其余玩伴存在了延误救助时机,对伏穗差小孩溺水身亡存在一定的过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⑶ 相约去游泳,其中一个被淹死了,同伴要担责吗
这是个案例你可以看一下,案情显示,丁一、刘宏、苏青、陈文、赵华为同学关系。2020年5月的一天,五人相约聚餐饮酒至晚上十一点多。散场后,五人并没有回家,而是趁着酒兴来到公园的湖中游泳。五人将衣服脱在“湖深危险 禁止游泳”警示牌下,纷纷下水。丁一不小心滑入深水区,在场同伴立即呼救、打电话报警,救援队赶到现场,将丁一打捞上岸,其已经失去生命体征。丁一的父母遂将观景湖的管理单位水务局、街道办、下水同伴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索要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该湖为开放性生态观景湖,并非营业性游泳场所,水务局和街道办作为观景湖的管理人,仅对该湖水利设施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对进入公园游玩的人,管理人已在湖边多处醒目位置安装了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尽了安全提示义务,故水务局、街道办对丁一的溺水死亡不承担民事责任。
丁一与其他四名同学一起决定到观景湖玩水的行为,应当属于邀约行为,五人均为十六、七岁的限制行为能力人,理应能够预见到下湖游泳具有危险性,五人明知该湖禁止游泳,自身又不会游泳,在深夜、酒后下湖玩水练习游泳,使危险性明显增加,五人邀约参加危险行为,与丁一不慎滑入深水区,导致悲剧的发生具有一定因果关系,对此丁一自身应承担主要责任,其余四名同学均具有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过错责任。故判决刘宏、苏青、陈文、赵华共同承担10%的连带偿赔偿责任,共计84658元,鉴于四人均为未成年人,由四人的监护人承担上述赔偿责任。
大好年华不幸溺亡,令人心痛。但家庭监管和孩子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是更应该反思的地方。承办法官表示,生命的逝去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社会、家庭、学校、各职能部门等都要重视起来,加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别让悲剧一再发生。(文中均为化名)
⑷ aa出游,同伴非正常死亡,其他同伴是否有赔偿责任
非第三人侵权致驴友遭受人身损害,驴头和其他驴友的法律责任及承担
首先,应判断这是意外事故还是过错事件,如是意外事故,各方没有过错,则不应承担责任;如是过错事件,则应区分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人身损害赔偿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就意味着要让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就必须证明其主观过错,而过错又分为故意和过失,实务中由故意造成的结果,责任划分比较清晰;较为困难的是由过失导致的损害结果,要判断主观上是否具有过失,是轻过失还是重过失,需要一个标准,这一标准就是他们是否违反了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应当按照注意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专家的注意义务。三类注意义务在侵权行为法中是共存的,对于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法律不必作出明文规定,可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具体判断。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和专家的注意义务,其都对行为人课以较高的要求。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是以一般人在此种情况下应负的注意义务为判断标准,其注意程度最低。负有一般人注意义务的行为人,若其尽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则主观上就不存在过失,反之,若其未尽到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则认定其主观上存在轻过失。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是以一个想象的善良管理人应负的注意义务为判断标准,其注意程度比一般人的注意义务要高。负有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的行为人,只有其尽到了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才可以认定其主观上不存在过失,反之,若行为人未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则认定其主观上存在轻过失。进一步来说,若行为人非但没有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而且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也没有尽到的话,则构成重过失。专家的注意义务是以本领域内的专家应负的注意义务为判断标准,其注意程度最高。负有专家注意义务的行为人,其只有尽到了本领域内专家的注意义务,才可以认定其主观上不存在过失,反之,若行为人未尽到本领域内专家的注意义务,则认定其主观上存在轻过失。进一步来说,若行为人非但没有尽到本领域内专家的注意义务,而且连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或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尽到的话,则认定其主观上存在重过失。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和专家的注意义务须有法律明文规定,并且负有这两种注意义务的人必须是拥有特定身份并处于特定法律关系中的行为人。
(1)驴头在自助游活动中,他符合善良管理人的身份,也担负许多善良管理人应负的职责。驴头一般来说是自助游活动的组织者,他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将分散的人或事物集合成有机整体的人。在整体中组织者应起到统领的作用,决定整体中的大小事务,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起关键性作用的事。他是活动的召集人,发起者,在网上发贴子,邀请网友一同出游。他对活动的实质性内容如对于到达目的地后如何开展具体活动、策划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强度难度、宿营地选择、活动纪律和管束权等事关户外活动的实质性内容做出具体的策划和决定,对出游的日期,出游的路线,出游的经费等最基本的情况进行了决定,这些都是认定他作为一个召集者和发起人、善良管理人的依据。驴头也是活动的发起者,如合伙、公司发起人的协议,在这些行为中,发起人的责任是大于一般参与者的责任的。他也应对活动的实质性内容做出具体的策划和决定,应对活动作出一个实质性的规划,预测活动的风险,并把准备活动做充分。因为相比而言,驴头有一些出游的经验,相对于其他的驴友来说处于一种强者的地位,负有更重的义务,如路线的确定、人员的选择上、费用的保管,等等,在这些方面如果没尽到注意义务的话,那么他是有过错的,应该承担侵权的责任,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2)遭受人身损害的和其他驴友之间只是自助游者,相互间并未形成法律上的特定关系,也没有法律上的特定身份,此时驴友负有的是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如驴友间尽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则主观上没有过失,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驴头其为组织者,则其应尽的应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即一个自助游组织者应尽的注意义务,因为他职责要多一些,注意程度要高一些,而且其注意义务比其他驴友的注意义务要高,而一般驴友注意义务低一些。因此,驴头和驴友如已尽到各自的注意义务,则其主观上不存在过失,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反之,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非第三人侵权致驴友人身损害,驴头和其他驴友如有共同过错,应对损害结果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判断驴头和驴友是否应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关键是看 全体队员包括受损者对此损害后果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呢?以“水边扎营溺死案”为例,全体队员(包括领队、死者、其他队员)是存在集体(连带)主观过错的,女孩死亡不是民法上的意外事件。首先,水边扎营是集体决定。有人提议水边扎营,领队同意了,全体队员于是在预报有中雨的情形下在水边扎营。由于队员们都是完全民事行为人,完全能够自主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有人提议水边扎营,领队同意了,其他队员或者出于自己的判断或者出于对领队的信任(信任不产生义务)也同意了提议,应当视同队员自己在判断充分之后作出了主动的真实的意思表示,都认为水边扎营在预知有中雨的情形下是可行的、安全的,水边扎营是集体协商之后的集体决定,由此产生的后果是集体共同、平等承担的。第二,水边扎营和女孩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法理上通常认为,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比刑法所说的要宽松,因果关系可以是直接的、间接的、必然的、偶然的,那么在本案中,女孩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溺水,而女孩溺水的原因是帐篷离水面过近,致使女孩来不及远离水面,因此可以认定水边扎营是造成女孩死亡的间接原因。第三,全体队员集体决定水边扎营主观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如同不少网友事后指出,水边扎营是常识性错误,常走户外的人都应该知道水边扎营往往是不幸事件发生的原因,在本案中,全体队员事先已经知悉将有中雨(活动计划中写有天气预报)而仍然集体决定在水边扎营,扎营时水塘水面离岸仅有2米,如降中雨,那么水很可能将漫过岸面引发危险状况(如帐篷被淹)的,而队员们尽管预见到可能有这种危险(此种危险应当排除其中可能有队员因此而死亡的危险)但轻信可以避免,仍然决定在水边扎营,全体队员主观是有过失的。全体队员的集体主观过错决定女孩的死亡不能归属于纯粹的意外事件,而是一个过错侵权事件,全体队员的集体过失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死者的生命权,故他们应对损害结果承担连带责任,当然如果受损者自身也有过错,可以减轻驴头和其他驴友的侵权责任。
按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全体队员包括领队、女孩、其他队员都须对女孩的死亡承担连带侵权责任,并共同承担死者的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⑸ 我想问如果我组织同学聚会,去旅游,发生意外,那我有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承担赔偿什么的。
如果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发生意外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已经尽到了保障义务,那么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如下:
1、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第二十四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3、第三十七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5)一起游玩死亡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2013年4月,姜先生与妻子参加重庆某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赴泰国普吉岛旅游。行程第三天,导游安排姜先生和旅行团其他成员一起乘坐一艘小型快艇从外海岛屿返回普吉岛。由于船小人多,导游安排姜先生和其他几位年轻力壮的游客坐在船舱外的船头座位。
启航后,风浪渐大,快艇开始剧烈颠簸,姜先生所处的船头颠簸尤烈。姜先生要求导游让驾驶员减速行驶,但导游并未应允。此时一个大浪袭来,姜先生和多名游客一起摔倒。
在其他游客的强烈要求下,导游才通知驾驶员减速。到岸后,姜先生和其他两名受伤游客被送往当地医院。姜先生被诊断为脊柱骨裂,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手术,后被鉴定为八级伤残。
回国后,姜先生向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旅行社赔偿医疗费、残疾补偿金等各项损失28万余元。
一审中,旅行社辩称,快艇启航前,姜先生和全团游客都曾签订过一份《安全提示》,其中载明:“乘坐快艇时,由于快艇速度较快,颠簸厉害,我社强烈要求客人必须在快艇后方落座。”因此,旅行社已经尽到了安全警示义务,姜先生受伤实属自己的责任。
对此,同船游客证实:游客上船时签订了安全告知书,但是没让游客仔细看,更多是听导游讲解坐船事宜;导游安排多名游客坐到船头,没有作出安全警示,船上也没有任何文字提示。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旅行社作为专业的旅游服务提供者,应提供满足安全条件的快艇服务,在明知姜先生于船头落座的危险程度大于船舱落座的危险时,并未向姜先生作出明确警示,采取合理必要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故一审法院认定旅行社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其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姜先生有权要求旅行社赔偿损失。据此,江北区法院一审判决旅行社赔偿22万余元。
旅行社不服一审判决,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院提起上诉。重庆市一中院经审理认为,仅凭《安全提示》不能充分证明旅行社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提示。即便姜先生本人要求坐在船头,旅行社亦应予以劝阻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意外受伤。在此案中,旅行社未举示相关证据证明其进行过劝阻或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一审法院在判决书中对旅行社的违约行为及违约责任进行了详细论证,适用法律正确。
据此,重庆市一中院于近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人民网—出国旅游摔伤旅行社被判赔偿
⑹ 一起去游泳有人淹死其他人有责任吗
未成年溺亡同伴不需要负责任。未成年人结伴游泳溺亡,同伴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未成年人是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是法定监护人,对其子女依法负有教育、监督、管理和保护义务。
一、谁对脱管未成年人负有照顾义务
1、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结伴参与活动,成年人对脱离监护人及受托人监管的未成年人依法负有照顾和安全保护的职责义务,如果未尽到足够的安全防范义务和后续的施救责任,对他人遭受的损失将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2、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也应对子女进行有效监护和教育,避免发生悲剧。
二、孩子溺水,谁之过
1、结伴野外游泳的参与者负有互相照顾、救助义务,若参与者未尽到相关义务,应当对其他参与者的损害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2、水库管理人负有确保水利设施建全、功能完好等保障义务,但对进入水库游泳者不负安全保障义务。
3、未成年人到水库游泳,不慎溺水身亡应由监护人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
三、未成年人一起游泳,淹死了一个,另外的人有责任吗?
1、未成年人擅自外出溺水死亡,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负监护不力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的其他孩子受认知及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相互间无法定的监管和照顾及救助义务,对小朋友的溺水死亡如果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和违法行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2、但小朋友毕竟是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他小朋友的监护人于情于理给予适当补偿也应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