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弄虚作假法律责任
⑴ 5. 各类原始凭证应由会计人员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如实地填写,不得伪造、涂改或弄虚作假。(√)
错误的地方只能是“各类”这个词语,因为有的凭证并非由会计人员编制或者填写,比如各种机打发票、商品购货单据等,并非是会计人员填写的。
⑵ 中级会计考后审核问题
中级会计职称考后审核严格。报考人员必须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填报真实有效的报名信息。对于采取伪造学历、工作经历、会计师职称以及提供虚假证明等弄虚作假手段的报考人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或考试成绩,情节严重者会按照相关规定,记入诚信档案,涉及违法问题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包
中级会计师考后资格审核需要提供的资料
每个地区中级会计考试资格审核的要求不一样,具体的要看自己当地如何规定,通常情况下需要携带以下资料: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原件(报考人员须在"承诺书"栏签字确认,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2、会计专业工作简历表(A4纸打印,报考人员签名后由所在单位审核盖章)。
3、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是指以下证件:
(1)内地居民户籍报考人员使用第二代内地居民身份证。如遇身份证失效或遗失的情况,应及时办理有效的临时身份证代替,使用其他类型证件、证明一律不予受理;
(2)香港、澳门居民使用香港/澳门居民身份证;
(3)台湾居民使用《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4、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以非全日制学历报考中级会计考试的人员,还需提交之前取得的全日制学历证书,用于核对会计工作年限。
上述审核资料均以A4纸打印或复印,考生所提供的原件必须真实,现场审核人员对考生学历(学位)、资格证等证书真伪存疑的,有权要求报考人员出具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历认证报告。
⑶ 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于会计人员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时,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如何处理
财务人员应该不予受理,并向上级管理人员举报。
⑷ 两家企业合伙做一笔生意,会计方面具体怎么做才能防止对方会计弄虚作假
两家企业合伙做一笔生意,会计方面无法从大方面防止对方会计内弄虚作假,会计只能控制容微观的小开支。
要想防止对方会计弄虚作假,必须用制度和流程来控制。
1、合理分工,相互牵制,明确责任,互相监督
2、严格控制事前审批,包括销售价格制定和销售优惠,采购控制,成本定额控制等
3、加强事中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加强事后监督审计,严格奖惩及问责。
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时,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
《会计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版度的规定对原权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因此全选
A
B
C
D
⑹ 注册会计师在职业中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应该怎么处理
会计师不应该做假帐,这是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只所以做假帐也无非是领导要求,为了保住工作
⑺ 两家企业企业合作一个项目,会计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以防止对方弄虚作假
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记录好,付款收款尽量走公账,银行流水每天查询,每笔款项有相应的发票。
⑻ 会计人员被动地接受单位领导指示弄虚作假
既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当然不适用上面的条款!
⑼ 公司做假账,弄虚作假,只为上市。那上市后,会有设么后果
连续3年盈利,上市当年就亏损。钱已经到手,谁也没有办法。证监会让它退市,受伤的是股民,罚款也不会分给股民一分钱。
⑽ 会计弄虚作假怎么办
一. 会计造假直接侵犯了国家和有关方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但会计造假一般体现在企业或单位的财务活动中,除了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以外, 1999年10月31日公布的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会计责任主体,其目的就是要理顺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于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应负的责任,更加明确了责任人。一旦事发,单位负责人难辞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业务""不了解情况"等借口来推卸或减轻罪责。
二.单位负责人就是本单位的"一把手"和最高负责人,统管本单位所有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当然应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负责。从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之间对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职责划分看,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直接对管理者负责,管理者直接对社会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二者的关系和责任不能颠倒。至于单位负责人如何履行这一职责,可以按照内部管理需要,将其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在有关人员之间进行适当分解,以在单位内部形成层层制约的会计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