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法官
⑴ 请问 国际法庭里面有没有中国人
中国籍法官史久镛于1994年2月至2010年5月担任国际法院法官,2003年获选连任。他曾于2003年至2006年担任回国际法院院长,也是首答位获任此职的中国人。2010年6月29日,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举行的国际法院法官选举中高票当选,9月宣誓就职。她是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2011年11月获得连任。
⑵ 中国现在是否承认国际法庭的合法性与后者又是什么关系
中国是承认的。
海牙国际法庭又称海牙国际法院,其正式名称为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位于版荷兰海权牙。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机关,是主权国家政府间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于1946年2月成立。国际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仲裁,并就正式认可的联合国机关和专门机构提交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国际法院是具有明确权限的民事法院,没有附属机构,对其他国际法庭没有管辖权。国际法院没有刑事管辖权,因此无法审判个人,这种刑事审判由国内管辖或联合国特设刑事法庭或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国际法院由15名法官组成,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设书记官处。工作语言为英语与法语。法院成员不得从事任何其他职业性工作。
⑶ 怎么看待中国女法官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你好,我觉得这个女法官的能力应该是非常强的,也就是因为能力强,他才能当选国际法院的法官,跟男女没有关系。
⑷ 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是谁
倪征澳
⑸ 国际法院在什么地方是否有中国的法官叫什么任职时间及其职务是什么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ICJ) 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设在荷兰的海牙,亦称“海牙国际法庭”。它依据《联合国宪章》和所附的《国际法院规约》于1946年4月成立。
国际法院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提交的法律争端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以及有关条约及公约做出判决,或对联合国其他机构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国际法院是民事法院,只受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争端,它没有刑事管辖权,不能审判个人,例如战犯。按照有关规定,只有当事国一致同意提交国际法院的法律争端,国际法院才能做出裁决。
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参加国。非联合国会员国经联合国安理会建议并取得大会同意后,也可作为规约参加国,如瑞士。
国际法院由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选出15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包括正副法院院长各一名。法官不代表任何国家。他们的任期为9年,每3年更换三分之一。当选的法官应具有在本国担任最高司法职务的资格或者是公认的国际法权威。院长任期3年。法官与院长均可连选连任,任职期间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根据规约,国际法院受理各当事国和《联合国宪章》或任何现行条约及公约中所特定的一切案件(属于国内管辖的案件不予受理)。法院还可以就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其他机关及各专门机构提出的任何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各当事国向国际法院提出诉讼案件原则上是自愿的。国际法院以出席法官的过半数来决定司法判决。如当事国一方不履行国际法院的判决所规定的义务,当事国的另一方可提请安理会确定应当采取的措施以执行判决。
国际法院的主要机构有简易程序分庭、预算和行政委员会、关系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修订国际法院规约委员会、审判前南斯拉夫战犯法庭、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海洋法庭等。
国际法院的正式语文是法文和英文。
⑹ 中国女法官当选国际法院法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联合国国际法庭传回喜讯,中国女法官成功连任!
据联合国消息,当地时间11月11日到12日,国际法院法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换届选举,填补将于2021年出现的5个空缺法官席位。现任国际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官薛捍勤再度当选!
恭贺薛捍勤法官连任成功!
经过两轮投票,联大及安理会同步公布了当选者名单,中国女法官薛捍勤,成为2021年新任国际法院法官之一。
现年55岁的薛捍勤女士,是我国资深的高级外交官与知名国际法学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外交和国际法实践经验,并且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早年,她在北京大学学习国际法,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她曾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主持过很多双边、多边的国际谈判。
2010年5月,薛捍勤女士当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会议主席,为委员会历史上首位亚洲女性主席;同年6月,她当选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2018年2月,当选国际法院副院长。
国际法院由15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这次继续连任后,薛捍勤女士的任期很可能将长达9年,至2029年左右结束!
段洁龙大使当选海洋法法庭法官
除了薛捍勤女士这次连任之外,8月24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次缔约国会议举行,我国驻匈牙利大使段洁龙,高票当选《国际海洋法》的法庭法官。
今年,我们中国人能够当选这两个不同的国际法庭法官,其实殊为不易,因为美国那边是不高兴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史迪威曾发表言论,敦促所有参与《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选举的国家,仔细评估中国候选人的资格。
⑺ 中国女法官当选国际法院法官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中国女法官当选国际法院法官这件事,反应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席位。国际法院法官今年在九月联合国总部举行了换届选举,填补降在2021年出现的五个空缺法官席位。现任国际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官薛捍勤当选。这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舞,一方面说明薛捍勤的能力很强,另一方面说明在中国综合国力的推动下,中国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这也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已经认可了。
国际法院是唯一具有管辖权的欧变形国际司法机构,总部设立在荷兰海牙,是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之一 ,负责审理各国就国家之间的争端向国际法院提交的诉讼案件。并可就联大等机构提交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薛捍勤的上任,也给我国带来了很高的荣誉。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在国际法上的第一个法官是谁
倪正燠
倪征燠(1906-2003)出生在1906年的晚清时期,苏州吴江黎里人,现属于汾湖镇。劳苦大众遭受奴役欺辱、蒙受冤屈而无处诉苦,外国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却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也燃起了他伸张正义、力讨公道的雄心壮志。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又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
倪征燠回国时,正值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中方因为证据不足,难以使土倪征燠
肥原、板垣等十恶不赦的战犯伏法而处于危急关头。深谙英美法律的倪征燠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决心为国家和民族讨回公道。“虽然采证艰难,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绳之以法,天理难容!我们无脸再见父老乡亲!”说到动情处,倪老眉峰上扬,仿佛又回到了昨日的审判庭上,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跃然脸上。倪征燠不辱使命,最终用他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辩论技巧对侵华主要战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新中国成立后,倪老调到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任法律顾问,更好地发挥他的专业才能的时代来到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后,他多次作为代表出席国际海洋法大会;1981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
⑼ 国际法院由多少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
海牙国际法复庭由15名法官组成。制法官候选人需要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分别获得绝对多数赞成票才能当选,每届任期9年,每三年改选1/3,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全体法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举院长,院长每届任期三年。法官是国际法院的灵魂,他们人数虽少,但还得考虑到地区均衡,尤其是照顾到世界各大文化和主要法系。据此原则,亚洲三名,非洲三名,拉美两名,西欧、北美、大洋洲五名,东欧两名。
⑽ 中国近代有名的法官都有谁呢
倪征燠 (1906-2003),
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版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权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 1915年法学院设立于上海),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1931年起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课程。1946年-1948年参加东京审判。1987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院联系院士,2003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