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机构改革最新方案
㈠ 2018国务院机构改革,相关人员会怎样变动
这个完全是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根据C部门的职能、编制来决定的人选。不是内说编制不在容B科室就不能去C部门,更不是编制在B科室就能去C部门。只有分流的情况下,会随部门转制。比如,专业经济部门转为经济实体的,人员随转体单位分流。
㈡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委员热议
昨天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出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同步进行的“组合拳”。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七次机构改革,是备受瞩目的一次重大系统性改革举措,参加全国政协会的委员们认为,这将推进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厉以宁委员:财产登记比人口登记复杂对于“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的做法,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可以做,但是很复杂,不是那么容易,“身份证就有假的。”一些准备工作都没做好,不是说登记就登记的,比如说农民的财产该怎么登记?城里的人登记什么财产?祖传的房产怎么登记?财产登记比人口登记复杂得多!不动产登记,要像当年人口普查一样,某时某点,大家一起搞,不要有遗漏和重复。孙建方委员:做好改革要上下对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孙建方说:如果在机构改革中上下不对口,不合并,就会出现文件不知往哪发,或发到省级以下,没有明确的执行部门,没人管。这样,扯皮的事情又会发生。所以在机构改革中,如果出现上下不对口就很难把改革做好。不但是卫生部门有这个问题,其他部门也是一样。像药监局的工作,把原来很多部委的职能都划到药监局,国家部委的划归完成了,但省以下的单位不对口划归,就容易出现没人管的问题。孙建方委员强调:部委合并之后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像药监局职能多了,确实比原来好,管理的链条短了,效率高了。但也会产生权力更大,管理的范围更大,可能会出现在管理当中公私失平的问题。黄洁夫委员:最困难的是人事调整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卫生部面临重大的机构调整,“此次改革卫生部有进有出,我想这对医疗卫生的整个布局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相信方案是非常合理的,是有利于下一步食品药品的监管。”黄洁夫说:“最困难的是此次机构改革一定会带来人事调整,涉及一些人员的定编、定岗、定职务问题。”黄洁夫表示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方式一定会有所不同,“在这个时候大家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的出发点,都想着老百姓,这个事情才能做好。邵明立委员: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邵明立:在设及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整上,设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大大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的力度,整合了食品药品监管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职能。我们从2003年,就已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在当时,这个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那时的药监局只管综合协调。这次,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食品监管集中在一起,与国际惯例大大接近了一步,在原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原则下有了比较大的改变。邵明立委员强调:有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不是意味着一个部门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了。这仍然还有一个多部门合作的问题,仍然要强调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各负其责。易纲委员:把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好铁道部在机构合并、职能转变过程中债务如何解决,是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铁道部门机构转变过程中,原来铁路建设的贷款和铁路债要落实好债权债务关系,以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易纲说,铁道部职能转变过程中,原来铁路建设的贷款和公债,一定要在机构转变过程中落实。像铁路建设的贷款涉及很多家,有全国性银行,也有地方银行,这就一定要把债权债务关系落实好。另外就是铁路债,机构变了,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铁路建设的融资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高铁、铁路建设还要继续,所以融资就很重要。建议相关部门,机构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把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好。使得相关的金融机构投资主体和市场的公众有一个对未来是稳定预期,使债信、评级都会得到确保,并成为今后铁路建设的保证。陈洪生委员:应更突出职能转变为核心陈洪生委员: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应更突出职能转变为核心。要做到进一步简政放权,把可放可不放的权力尽可能放到市场上。因为更多的没有被制度关到笼子的权限,特别是很多自由裁量权有可能成为腐败的寻求点。许明金委员:尽快出台职能转变细节许明金委员:作为私人企业最关心的是希望职能转变的细节尽快出台。像放开市场,降低门槛,但没有细节,哪些项目,我们可能做,哪些不可能做。何光暐委员:行业协会不能太多何光暐委员:行业协会多了,对企业是很大的负担,协会要会费,但又没有权力,这让企业又多了一个婆婆,而这个婆婆又要钱,又没权;还要整顿现有的行业协会。简政放权这是好的,但要看怎么监督简政放权。政府职能都消减了,但不能把行业管理的职能也消减了,换句话说,不能消减了职能,也放弃了责任。
㈢ 事业单位改革,法院的事业编制怎么改
法院来检察院改革中,事业源编制人员的处理方法:
由于法院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规定只限于政法专项编制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事业人员和工勤人员应该是采取分流安置的处理方法:
1.一般是检查系统内部消化。
2.如果有可能,则就政府在所有事业单位内部统一调剂消化。
_PS: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第三大条规定;
第1小点意见:“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统一管理制度。”
第3小点意见“探索实行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检察权相分离”。按照高检的这项改革意见,改革后的检察官任命由省级有权机关提名,按法定程序任免,如果实行员额制,那么部分现任检察官可能会被划为检察院的检察辅助人员或其他行政人员而出列检察官序列。
㈣ 机构改革后,县级法院内设机构是怎样设置的
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立案庭、立案二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执行局、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三庭、司法警察大队、司法技术鉴定科、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监察室等19个部门
㈤ 最高法如何确保法院改革如期完成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6月19日举行了2018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全国法内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容制推进情况报告和第三批司法改革案例。
最高法提出,全国各级法院要坚持双轮驱动、两翼发力,通过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司法事业发展的障碍,通过科技应用突破束缚司法工作效能的瓶颈,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跨越式发展。例如,积极推广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聚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中的问题,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和综合配套改革。
㈥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什么看点
速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七个看点。
3月13日消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份将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的改革方案,在记者看来,至少呈现出七个看点。
看点一:优化机构职能 力避九龙治水
“九部委联手治理”、“八部委出台文件”……在中国官方过去的工作安排中,多部门联动并不少见。这既体现出机构间协调合作的能力,但在不少领域也存在职责划分不够科学所带来的“政出多门”的弊端。
以污水防治为例:地下水归国土部、河流湖泊水归环保部、排污口设置由水利部管、农业面源污染归农业部治理,海里的水则由海洋局负责……此次改革后,上述职能将统一整合进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
看点七:紧扣民生所需 重点难点逐破解
官方多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此次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紧扣民生所需,逐一破解难题。
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另外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不仅能够更好保障病有所医,也更符合改革的需求,比如通过医保和药品生产商进行价格谈判来控制药费的机制就能更为顺畅的运行。
为保障军人合法权益,方案拟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确保“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除上述内容,方案对其他民生领域也多有着墨,如组建农业农村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统筹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旅游资源等。
从上述七大看点可以看出,这次改革直面权力和利益调整,涉及到诸多方面,代表们的审议必将受到各方关注。
㈦ 机构改革方案可以了吗
这个方案需要经过大量的验证才能加以实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