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当事人达成和解
❶ 民事执行中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当事人可否申请恢复执行
民事执行中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未履行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但前提条件是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执行和解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1)法院当事人达成和解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九条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裁定中止执行;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五)、和解协议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的,裁定驳回异议。
❷ “执行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的,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制作成调解书。”这句话正确吗
1.
不正确。
2.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只能制作笔录,不版能制作调解书。
3.
《民事权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❸ 在法院执行中当事人私自达成案外和解协议是否有效
第二百三十条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版笔录,由双
方当事权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❹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关于如何处理因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关于如何处理因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致使逾期申回请执行问题的答复函》内容如下: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7]粤高法执请字第36号《关于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一案申请执行期限如何认定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申请执行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便丧失了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双方当事人于判决生效后达成还款协议,并不能引起法定申请执行期限的更改。本案的债权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执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仍立案执行无法律依据。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的债权成为自然债,可自行向债务人索取,也可以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不履行还款协议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复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❺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吗
可以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即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解决他们之间的民事权利争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这被称为执行和解。
执行和解与调解不同,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调解在审判程序中广泛运用,但在执行程序中,执行员不能主持调解。因为案件一旦经过审判程序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即被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只有经过审判监督程序,才能改变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和解是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对当事人双方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仍执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不执行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
在执行程序中,虽然不能进行调解,但是民事诉讼法却允许当事人双方自行和解,这是由民事诉讼法的“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基本原则决定。审判终结后,权利人的权利虽然被人民法院的判决所确认,但他仍有权处分这种权利,执行和解是权利人处分自己权利的意思表示,只要这种和解不违反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就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如果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报告,执行人员应当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对违反国家规定的和解协议不予批准。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执行程序随之结束。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原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如果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当事人不得再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❻ 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后不愿撤诉怎么办
一种观点认为法院可以准许李某撤诉。理由是《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李某和王某虽达成了调解协议,但未签收调解书,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此,法院可以准许李某撤诉。
第二种观点认为法院不应准许李某撤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0条第1款第4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字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民事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按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按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协议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李某和王某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签名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双方签字后,该调解协议已经生效,其实质内容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调解原则。故该起欠款纠纷已经审结,不存在是否准许撤诉的问题。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❼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又不履行怎么办
向案件受理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原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专三十条规定,在执行属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7)法院当事人达成和解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❽ 当事人在执行中自行和解的,应当如何处理
与调解不同,自行和解是指在没有第三人的参与下,完全由当事人自行协版商、相互谅解,最权终达成的协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❾ 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新的和解协议,应该怎样办
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应当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审查,一经确认或批准即具有一定的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9)法院当事人达成和解扩展阅读:
案件执行中达成和解的原则:
1、达成和解协议,必须出自双方当事人自愿
如果违背自愿原则,不仅难以达成和解协议,即使勉强达成和解协议,其基础也不牢固,当事人随时都可能反悔、撤销达成的协议。
2、和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政策
和解尽管是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的自行活动,但因其涉及双方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所以应受我国处分原则的制约,必须以符合法律、政策为前提。否则,即使双方当事人出自真实意愿,其和解协议也是无效的。
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应当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审查,一经确认或批准即具有一定的效力。
执行和解成立,即可重新确定或调整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双方通过和解协议,对原执行文书确定的给付内容和方式等等作出了变更性处分,进而就重新确定或调整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将按此协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❿ 关于法院调解和当事人和解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1、参与人不同:
调解是由法院、原告、被告三方参与;
和解是由当时人双方参与。
2、法律效力不同:
法院调解会出具调解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和解是没有调解书的。
3、结果不同:
已经出具调解书的案件,有些是不会再审理的;
和解没有这个限制。
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 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10)法院当事人达成和解扩展阅读:
违规调解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 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有调解拒绝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