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员额
1. 法官助理多长时间可以转为法官
要想成为法官,和法官助理的从业时间没有关系,初任法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版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权从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四条 初任法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人民法院的院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法官、检察官或者其他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产生。
(1)法官助理员额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七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2. 员额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的职责如何划分
助理检察员一般要求法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通过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资格考试并受过国家检察官学院或其授权的各分院、各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组织的初任检察官培训合格后方能任职。虽然是检察官了,自己可以独立办案,但是经验不足,资质还是尚浅,级别较低,主要还是协助主办检察官的工作。
员额检察官就是入额检察官,是通过测试进入员额内的检察官,是在岗的主要检察官,员额制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一环,主要是为了在于从现有的检察官中选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检察官进入员额,从而真正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现有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明确要求建立法官员额制,我们要通过最严格的考察和考核,选拔出最优秀最能干的法官进入司法管理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助理检察官就是辅佐他们。
(2)法官助理员额扩展阅读
最高法院公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的意义
2017年2月29日上午,最高法在京举行发布会,公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并就该书的编制和内容情况向媒体作了说明。
该《白皮书》采用中、英两种语言,从中国法院制度和改革进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加强司法便民、推进法院人员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法院的体制改革情况。
《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主法治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要求和期待日益增长,原有的司法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院就开始了以强化庭审功能、扩大审判公开、推进司法职业化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院组织体系、法官制度、诉讼程序、审判方式、执行制度、司法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并发布了三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这三个纲要是2013年之前中国法院改革的基本纲领和依据。
目前,中央统一部署的四项重大改革,即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已分三个批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417个法院纳入改革试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司法改革任务有29项,已完成11项,绝大部分已开展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确定的65项改革措施也正有序推进,已完成24项,32项有实质进展。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出台22个司法改革文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检察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助理检察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
3. 法官助理几年才能考员额法官
要先参加培训,然后考试成绩合格,有效期为两年,两年内没有被任命,就要作废重新考试。现在实行员额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没有老法官退出员额,那就只能在助理位置上待着。
4. 员额制下,如何能担任法官
现在的确是实行了法官员额,而且基本已经改革完成了。现下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的都是先做法官助理,短时期(三五年)内,当不上法官。
5. 我国实行的法官员额制是什么意思
我国实行的法官员额制的意思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版皮书表示,权建立法官员额制,就是要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
(5)法官助理员额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2014年以来,司法改革紧锣密鼓,攻坚克难,统筹兼顾,扎实推进。
中共中央确定将上海、广东、吉林、湖北、青海、海南、贵州7个省市作为首批司法改革先行试点。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同意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重庆、云南、宁夏开展推进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4项改革试点。这是继去年7个试点省市后的第二批试点。会议要求试点地方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制度创新。
6. 什么是员额编制
员额编制就是地来方政自府自己搞的编制,严格来讲它并不是真正的编制,更像是政府用人时的一个合同条款。
拓展资料
员额:额定的人员数目或定额的官员 。
员额,首先你得是法检公务员。不是编制的一种。国家三定方案的编制只有行政、事业。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表示,建立法官员额制,就是要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确保法院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
7. 法官助理是什么编制
法官助来理是政法公务员源编制。
法官助理的工作是在法官的督导下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与案件准备和案件管理有关的工作。
法官助理的职业要求:
1、法律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从法院现有的工作人员中选拔,但也有部分面向社会招考,对于工作经验没有具体要求。
(7)法官助理员额扩展阅读:
法官助理的主要职责如下:
1、审查诉讼材料,提出诉讼争执要点,归纳、摘录证据;
2、庭前组织交换证据;
3、代表法官主持庭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须经法官审核确认;
4、办理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者指定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有关事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官助理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审判网-法官助理
8. “法官员额制注定失败”是什么意思
员额制改革,无疑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决定司改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司改进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如果最高决策层不拿出反腐“打虎”的决心,以坚定科学审慎的态度率先摆平这只拦路虎,那么,广大司法人员刚刚被激发出来的改革热情、参与意识和职业理想就将在短时间内湮灭,整个司法体系亦将陷入失去活力生机、充满怨怼不满的“暗黑时代”。
这恐怕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我们对员额制改革方式的选择,其实即意味着我们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上所面临的道路抉择:是走行政司法的传统老路,还是寻求民主司法的创新之径?
当前最高决策层及社会各界对司法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法院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党政机关,法官也不再等同于政府公务员,司法改革要尊重司法权的本质、遵循司法的基本规律来进行。这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却尖锐痛彻:那个存在于各级法院,经数十年行政化性思维及实践浸淫形成的庞大的官僚化司法团队,岂能仅通过简单、短促的身份整合在一夜之间即华丽地转身,变身为从骨子里奉行“公正、平等、民主、中立”等现代司法理念的新型法官团队?矛盾的现状令决策者焦虑不安,汹涌的民意让改革家血脉偾张,但真正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却是:既要攻坚克难、脱胎换骨,亦当步步为营、渐次推进。
尽管司改试点工作才刚刚起步,尽管各试点地区法院对如何作为也讳莫如深,但强大的媒体舆论令那些秘而不宣的改革举措都昭然若揭,无法掩藏。从中,人们不难发现,此次司法体制改革,尤其是员额制改革方面,暴露出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轻的重大缺陷,为司改前景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首先,顶层设计中有关员额制改革的规划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尽管中央对于员额制改革有着理想化的目标设定——让真正称职的法官入额办案,并且,有着防范改革误入歧途的原则要求——不能让徒有法官职务的领导者法官自然入额,不能简单粗暴地剥夺助理审判员们的办案资格令其“就地卧倒”转任法官助理,但这些显然远不足以防止在具体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游离目标之外,规避原则要求的变通之举。因为改革方案的参与制定者和组织实施者,其自身也恰恰是改革的对象。3月17日,周强院长在全国法院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然而,“挥刀自宫”,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下得去手的。把问题交给“问题”自己解决,那后者得有多么无私的胸怀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才行呢?
其次,司改试点的“一窝蜂”局面凸现了改革主导者和地方司法主官们的政治功利思想。显而易见的是,本次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蓝图比以往历次改革的设计都更宏大、更深入,它不但突破了司法工具主义的传统思维束缚,突破了部分现行法律乃至宪法的立法红线,甚至也突破了许多局内局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于如此重大的改革事项,非经中央决策、全国人大立法授权不能付诸实施,并且,必须首先经过局部试点,待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教训后才能在修宪立法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然而,目前的司改试点却不再局限于之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中确定的六省市,俨然已经在全国铺开,甚至有的高级法院表态将于近期在辖区法院全面推开,改革“于法有据”原则显见已被束之高阁。可是,若全国都开展起“试点”工作,那还能称之为试点吗?
第三,避重就轻的员额制改革方案不啻为逼迫部分法官盲目逃离的最后通牒。从几个试点法院的员额制改革设想来看,院庭长、审委会委员以及审判员的入额仍是自然的,即便有些前置程序恐怕也是形式主义地走走过场而已,而对于助理审判员们则在形式上的业绩评价之外,又祭起了考试这一法宝。且不论这些做法是否科学合理公平,是否会寒了众多一线业务法官们的心,是否深深地损害了因工作需要被安置在行政综合部门工作的非业务法官们的权益,单与改革的初衷相比较,即已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远矣。君不见,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年富力强法官们的辞职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显然并非科学司改所带来的大浪淘沙式的适者生存效应,而是偏私任性改革所构造的劣币逐良币困局。难道本轮司改果真将像一些圈内人调侃的那样,一如既往,有疾而终吗?
9. 请教什么是法官助理
法官助理,是指专职审判辅助工作的司法人员。他们在法官的督导下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与案件准备和案件管理有关的工作。
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诉讼材料,提出诉讼争执要点,归纳、摘录证据;
(二)庭前组织交换证据;
(三)代表法官主持庭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须经法官审核确认;
(四)办理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者指定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有关事宜;
(五)接待案件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的来访和查阅案卷材料;
(六)依法调查、收集、核对有关证据;
(七)办理委托鉴定、评估、审计等事宜;
(八)协助法官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九)准备与案件审理相关的参考性资料;
(十)办理案件管理的有关事务;
(十一)根据法官的授意草拟法律文书;
(十二)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与审判业务相关的辅助性工作。
(9)法官助理员额扩展阅读
对于聘任制法官助理,有两种方式:
一是长期的聘任制法官助理,一是短期的实习制法官助理。
不管哪种方式,只要中级以上法院贯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从优待人原则,聘任制法官助理或实习制(短期制)法官助理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理由在于:
一是中级以上法院具有用人优势。很多初级法律工作者愿意到中级以上法院进行历练,尤其是实习律师及法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需要在中级以上法院研修或工作的经历,以积累工作经验。
二是中级以上法院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利于从人才市场招聘到合适的法官助理。
三是中级以上法院所在地往往有较好的法学院校,利于提供优质聘任制法官助理。我国高等院校一般都在中等以上城市(一般在地级市),法学院校的蓬勃发展为聘任制法官助理及实习法官助理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市场和生源。
中级以上法院法官助理配置除了吸收愿意到下级法院遴选法官的政法编人员外,主力应当向聘任制法官助理转移。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一是利于明确法官逐级遴选通道,形成司法资源向基层倾斜的格局。
基层法院案件占据全国法院80%左右,虽然配置了不少员额法官,但审判压力依然巨大,执行负担比较沉重,但从实际工作对比来看,中级以上法院的政法编法官助理工作量并不饱和,所以政法编法官助理向基层倾斜才利于人案配比。
二是利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纠纷解决在基层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防控各类社会风险的任务很重,矛盾主要集中在基层,将政法编法官助理向基层倾斜,不仅利于其成长锻炼,更利于矛盾化解和纠纷解决。
三是利于人员精简和扁平化管理。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已经推进,上级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也势在必行,而只招聘聘任制法官助理将为中级以上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提供良好契机。
因为只有减少不必要的在编人员,才利于内设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否则不仅增加财政负担,还带来管理成本高及人浮于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