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再审几次
⑴ 再审程序可以启动几次,有限制么
你可以申请法院再审, 如果不服,法院再审后你还可以申请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当然也可以不经法院再审直接到检察院申诉. 如果还不服,原则上还可以申请第一次抗诉的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不过这样很困难,阻力很大,我就在检察院工作,我明白. 人大不能单独启动再审程序,但是如果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它可以建议法院或者检察院启动
⑵ 法院对于一个具体案件究竟能审理几次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就是说,对一个具体案件经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审理后,如果当事人不服,除法律规定外,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依次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原案件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第二次审理后,所作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一个具体案件,通常会经过两次审理,即一审和二审;但未上诉的案件仅为一审即生效。而特殊情况下又不尽然。比如,按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及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则实行一审终审。另外,按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另受理的债权人申请支付令、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因被盗、遗失或失而申请公示催告以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的案件则按其特殊的程序进行,而不按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进行第一次审理,也不会进行第二次审理。
另外,有的案件也可能进行两次以上的审理。比如,一个具体案件经过第一审程序以后,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了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原判决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再如,经过一次审理或两次审理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还可以由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以及由当事人申请再审。这种“再审”不是第三审,并非每个案件都要经过的程序,而是基于审判监督权而设立的审理程序。再审程序是对已经生效的案件发现错误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有两审终审的保障,便难免也还有各种原因造成已生效的案件仍然存在错误,所以《民事诉讼法》设立审判监督程序,对于保证案件的质量,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完善诉讼程序制度都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说是人民司法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在诉讼程序制度上的具体体现,维护了法院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另外,通过纠正错误裁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⑶ 最高院是否有明确规定再审的次数,还是可以无限再审
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修改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司法解释,规范再审立案,合理设置再审次数,应是限制无限再审的一个办法。对于规范再审立案,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9月10日印发了《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规定(试行)》,它既规范了法院的再审立案工作,也规范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活动。对于再审次数的设置事关一个案件的命运,应力求符合实际,不宜偏多,也不宜过少,偏多了则使得无限再审得不到应有限制,过少了则使得一个有错误的案件失去纠正的机会。应本着既要经过再审,使错误裁判得以纠正,又要对再审的发动有节有度,以达到既确保法院裁判的公正性、权威性,又不失其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原则,来设置再审次数。2002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发回重审、指令再审和有关再审的次数作出了规定。依照该《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依院长发现制度决定再审,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只能指令一次;各级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即规定了各级法院只能再审一次的原则。由于第一次再审一般是在作出终审裁判的法院进行,难免会受到法院内外方方面面的干扰,法院内部的干扰和阻力更甚于外部;研究有些终审裁判时,院领导已参加过讨论,发表了意见。故应正视原终审裁判法院自己纠错的难度。实际中发现虽已经终审裁判法院再审,但尚有错误的案件仍不乏其例。为此《规定》还指出,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再审判决、裁定需要再次进行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提审。笔者认为,《规定》对再审审级、次数的设置是妥当的,比较符合法院的审判实际。
⑷ 民法二百条再审有几次机会
对于生效判决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在生效判决作出后六个月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机会只有一次,但是对再审的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
⑸ 再审是第几次审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但是各级法院对本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或者最高院对各级法院,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可以决定再审,以及当事人认为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有错误的也可以申请再审。
⑹ 当事人可以申请几次再审
民事诉讼审两次,只可以申请再审一次。
一审法院重新作出判决,不服第二次一审判决的,还有权上诉,二审法院不能再发回重审,必须作出判决。
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不能上诉,可以直接申请上一级法院再审,或通过申请与二审法院同级的检察院提起民事抗诉再审,就是申诉,上级法院要组织召开听证会决定是否受理申诉。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6)法院再审几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民诉再审是有相应的期限,并不是有无数次的再审可能性,需要申请再审的人要能够把握好机会,比错过最终的时间。
需要申请民诉再审或是具体的申请要求等等,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的话要进行处理,可以来华律网找寻法律帮助。
⑺ 对同一个具体的民事案件,法院最多能够审理几次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对于同一个案件,通常经由一审和二审。但是,有个内别情况会比较特殊,就是容二审终审以后,案情仍有问题,就此进入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此外,另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经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为一审终审制,也就是只审理一次。
⑻ 当事人不服判决可申请再审几次
当事人只可以申请再审一次。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如果对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再审申请的,法院不予受理。
但是,如果当事人在再审申请被驳回后,仍然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错误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