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写完判决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7条、140条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可以提起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对管辖有异议、驳回起诉三种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2条、183条之规定: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1)法官写完判决扩展阅读:
法官的违法行为:
《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当中明确规定了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违反规定私自办案或者制造虚假案件等七种违法审判责任的情形,必须追究责任。
《意见》明确违法审判责任必须追责的七种情形分别是: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违反规定私自办案或者制造虚假案件的;涂改、隐匿、伪造、偷换和故意损毁证据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丢失、损毁证据材料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时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和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制作诉讼文书时,故意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文书主文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其他故意违背法定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明确规定违法审判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高法明确法官违法审判必须追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诉
❷ 独任法官审判的案件的判决书是法官作出的还是法院作出的
二审都是合议庭审来理的,不存在简自易程序。
一审,案情简单的,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个审判员独任审判。
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的案子,到二审法院,一律师要组成合议庭审理,不存在简易程序的问题。
当然,二审法院有时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由合议庭的一个成员组织谈话,再决定是否需要正式开庭。但不管怎么样,二审判决肯定是三个法官作出的。
在二审法院案件受理后三个月,也有特殊情况延长审理期限的。
❸ 法官提前把判决书写好了庭审只是走过场违法吗
法官提前将判决书写好,走过场,这是违法的,违反实体法与程序法
❹ 法官判决是否是法律事实(即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事实)
法律事实指由法律规范锁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内消灭的客观现容象或情况。包括原始事实(客观事实)、证据事实、裁判(认定事实)。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如自然灾害、人的生老病死。
法律行为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或不作为,必须是主体有意识的外在行为,且行为具有社会意义。
法官不是当事人,法官的判决不是法律事实。
❺ 请问,判决哪方输赢为什么不在当场判决这样法官的做法对不对
介个……律师辩赢是什么概念?
在诉讼过程中,法官可以决定是否当庭宣判。至于你对判决不服,可以选择上诉。
❻ 法院的判决书是由谁来拟写完成的
一般都是主审法官拟定以后再交给我审查、签字,盖章后交给送达组执行送达。
❼ 法官在判决书中书写违背事实和基本常理的“事实认定”是否可以作为其枉法裁判的依据
双方认可的事实法官也认定就是没写到判决栏内,即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在开专厅前,先调属解,为将双方损失减不,先将租赁物和厂房交付,双方都同意1但回家后,被告不履行,我向法官反映1因没制作调解书,法官说无能为办不能强制执行,判决时只写在查明认为部分,因为一审二审判决时间相差9个多月,判决后判后不履行,半年后法官将厂房没备执行回来,这1年多的租金收不回来,该执行局说没判决数据,不能执行,问中院法官,法官说判决书已发没判准,我这损失由谁来负责,又起诉要租金,法官说没依据,请问大家,法理在哪,我该怎办?求助于广大社会爱心人土给指条出路为盼。
❽ 法官判决结果的暗示
在讲怎么通过开庭判断自己官司的输赢之前,小编先给大家讲下庭审的实际意义,法官接到一个案子到庭审中间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法官会通过查看案卷信息来梳理案件,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了解的情况先对案件做个初步判断,也就是说在开庭前法官基本上已经对案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开庭只是为了弄清楚自己的疑问和理顺自己的思路,也就是平常咱们说的让自己自圆其说,所以说开庭时候注意法官的态度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法官的观点,当然,法官的观点就是案件的结果了,具体怎么看呢,下面小编接着给大家讲。
法官这个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严肃,在开庭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双方当事人表现的比较亲密,因为法官必须保持中立,作为庭审的主导者,如果庭审的时候对一方当事人没有实际意义的发言不予制止或打断,或者对一方当事人更客气一点,这种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千万不要吃醋,因为法官之所以要这样,很有可能是已经判断这一方可能要败诉,对其格外优待无非是希望这一方能够初步建立起对法官的好感,拿到败诉判决书时情绪不要太激烈。毕竟如果败诉一方对判决结果不能接受,无论是判后答疑,上诉还是信访闹访,对法官都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让其在法庭上发泄发泄,有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法院开庭的时候,法官总结争议焦点这是必经程序,因为在法庭辩论阶段是围绕着争议焦点来辩论的,这个时候法官的观点会更明确,因为这个争议焦点不单是当事人最关注的,也是法官最关注的,因为到这个阶段庭审也快结束了,法官也的为自己的判决结果来自圆其说了,所以说这个时候法官总结的焦点基本上就是冲着判决结果去了,比如离婚案件,如果法官无视双方财产分割及小孩抚养的肃清,将争议焦点归结在感情是否破裂上面,那么法官的观点很有可能就是判决不准离婚,为啥呢,不离婚就不会牵扯后续问题,所以不需要把财产及抚养问题作为争议焦点来讨论。
还有就是如果庭审结束后,法官把一方当事人留下的话,对方当事人千万不要觉得法官和这一方当事人有私情,其实不然,要是有私情,都不会当着你的面把对方留下,这个时候把对方留下主要是为了给这方当事人做进一步的协调,为啥协调呢,肯定是这方有可能要败诉呗,再根据开庭情况对他做进一步开导,让他能更好的接收判决结果。
以上是庭审中的一些判断自己官司输赢的方法,还有就是在庭审后,当你在焦急等待判决结果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书记员或者法官通知你去领判决书,这个时候你问他判决结果,如果他还是推三阻四的不说,告诉你来法院就知道了,那么小编告诉你,这个时候你的官司基本上都赢不了,因为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定性,如果你胜诉的话,法院这边一般是可以告诉你的,提前告诉你怕你情绪激动,过来闹。
以上是小编在从事法律工作中的一点个人工作经验总结,一家之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