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原告死亡法院

原告死亡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1-20 05:55:51

① 打司法原告死了了怎么判决

原告去世,不一定影响判决。
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相关的司法解释,明文规定了这种情况: 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是否愿意参加诉讼,这时候中止诉讼。
如果继承人承担诉讼,那就继续庭审,不一定就影响判决结果。所以没有什么“死了怎么判”,该怎么判就怎么判,照旧。

② 原告死亡后的诉讼如何进行

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1)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有继承人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通知他的继承人及时参加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2)下列四种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不再审理。

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的;

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 第五十五条: 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③ 在诉讼中,原告死亡,法院怎样列继承人,程序是怎样的!

诉讼中原告死亡,诉讼中止,其第一顺位继承人办理相关证明手续后,可以恢复诉讼程序

④ 诉讼原告死亡 如何处理

你好,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可以帮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一百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因此要看这个原告的继承人是否表明要接着参加诉讼,表明参加,那就接着打官司。不参加或者放弃诉讼权利或者没有继承人,那么就终结诉讼。
你可以再具体的看看我给你的条文。‘
望采纳。可追问。

⑤ 原告死亡判决书还有效吗法院还制行吗

原告死亡,判决书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原告死亡后,如果有继承人,继承人可以继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只要原告的继承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就必须立案受理,必须强制执行。

⑥ 我原告在开庭前去世如果法院会怎么处理

原告在开庭前去世的处理:可以中止诉讼,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如果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会导致终结诉讼。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也会导致诉讼终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诉讼终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⑦ 民事诉讼中原告因病死亡了怎么办

先终止诉讼,假如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就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五条规定:“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7)原告死亡法院扩展阅读

同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还会引起执行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⑧ 民事起诉过程中原告去世怎办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可以中止诉讼,有继承人表明继续诉讼的,恢复诉讼。

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⑨ 刚立案原告就死亡,法院会如何处理

原告起诉法院立案后,在诉讼中原告死亡,法院会裁定中止诉讼。继而等待原告继承人是否参加诉讼。中止后有两种结果:
一、如果继承人参加诉讼的,诉讼继续进行。
二、如果继承人不参加诉讼的,裁定终止审理。

⑩ 诉讼过程中原告死亡判决书如何写

就该问题而言,如果在诉讼的过程中。原告死亡的,且没有继承人的,那么法院会终结案件的审理,不会涉及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同时,如果该案件的原告有继承人,那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热点内容
法官公诉人回避 发布:2025-09-24 06:18:55 浏览:560
法治进行时22号 发布:2025-09-24 06:11:31 浏览:967
沈阳铁西司法局 发布:2025-09-24 06:01:57 浏览:479
如何加入昆明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24 05:59:48 浏览:401
前海法院受理 发布:2025-09-24 05:58:13 浏览:303
对接法律服务工作 发布:2025-09-24 05:54:43 浏览:866
婚姻法领取结婚证年龄 发布:2025-09-24 05:43:17 浏览:543
2006年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24 05:42:42 浏览:49
保险杠牌照法规 发布:2025-09-24 05:35:38 浏览:295
许镇法院 发布:2025-09-24 05:23:23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