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放贷款
⑴ 法官会不会因为一句我是贷款的,天天包里背着现金这句话定性为职业放贷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因为一句话就进行定性的,具体的话要看法官的审理,你可以咨询一下工作的人员。
⑵ 法官放高利贷算违纪违法吗
算违法,但仅是普通高利贷并不犯罪。法律规定,年息24%以内的利息标准,受法律保护,债务人不支付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超过24%,不足36%部分的利息属于高息,法律不予保护,但当事人已经按约支付的,法律也不予干涉。而年息超过36%的部分属于非法,即便已经支付也可以要求返还或收缴。
不过仅仅是利率超高,本身不构成犯罪,只是法律不保护,不支持乃至应予返还而已。但如果放高利贷的行为同时还涉及其他犯罪行为,则需要处罚
⑶ 法官向当事人借款,是否属于违纪
属于违纪
⑷ 法院法官向当事人借款收取利息可以吗
如果不涉及职务行为,只是普通的民间借贷,可以的。
⑸ 法官偏袒职业放贷人怎么举报
举报法官偏袒职业放贷人是要有事实根据的,没事实就属于污告,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⑹ 民间借贷法官会问哪些问题
法律分析:1、询问借款用途,对借款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借款用途具有非法性,则需询问、查实债权人是否知悉借款人的借款用途。2、当借款凭证没有约定借款期限时,一定要询问当事人双方有没有口头约定借款期限,特别是放贷人主张逾期利息时。3、审查利息约定,当无利息的书面约定时,询问有无利息的口头约定。4、若有利息约定,询问提供借款时利息是否预先从本金中扣除。5、是否实际提供借款。民间借贷是实践性合同,自借款人实际提供借款时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第六条 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⑺ 民事纠纷处理判决不合理,法官大人,是这样的,本人给朋友贷款保帐,3年后被放贷人起诉原贷33万,利息
哎,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