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借款纠纷的管辖法院

借款纠纷的管辖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1-28 06:02:22

❶ 网络借贷合同纠纷如何确定案件管辖地法院

答案是:主要分为以下两步:

一、首先,在没有协议约定管辖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法院管辖

1、先确定法院级别。

根据不同的级别,人民法院可以分为四级,分别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一般的借贷纠纷案件的一审,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管辖分为1亿元和5亿元两个标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法发〔2021〕27号)》
一、 当事人住所地均在或者均不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亿元以上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二、 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2、再确定法院地域。

根据不同的地域,可以分为全国各地人民法院。

借贷纠纷案件的一审,可以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当然,借贷纠纷案件的一审,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修正)》第十八条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其次,在有协议约定管辖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法院管辖

以上内容适用于双方没有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管辖,但对于有法律意识的人来说,约定管辖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这时就要看合同中约定的管辖条款。

理论上说,借贷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以下几个地点的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

1、被告住所地;

2、合同履行地;

3、合同签订地;

4、原告住所地;

5、标的物所在地;

6、其它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修正)》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合同中约定的管辖法院,超出了以上几个地点的人民法院,该约定是无效的。此时,就要适用没有协议约定管辖时的规则处理。

❷ 借款纠纷的管辖法院

法律分析: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其中的“被告住所地”同时也符合我国诉讼法一贯的“原告就被告”原则,因此被告住所地法院无疑是有管辖权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❸ 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意义上的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其中地域管辖进一步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协议管辖。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❹ 借贷纠纷管辖法院

法律分析: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当事人一般是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借款关系,确定管辖权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❺ 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

法律分析:因借款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中明确了履行地,双方争议应由履行地法院管辖;如果借款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❻ 借款纠纷的管辖权确定

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而借款合同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的管辖权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通常适用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关于被告住所地的管辖,争议较少。

2、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双方协商确定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人民法院管辖,分三种情形:

(1)约定管辖明确,且约定管辖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只能由约定管辖法院管辖;

(2)约定管辖明确,但约定管辖不具有排他性,则案件可以由当事人选择约定管辖或法定管辖;

(3)约定管辖不明确,则案件适用法定管辖情形。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当事人是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借款关系,确定管辖权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合同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 出借人住所地为合同义务履行地,但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❼ 借款纠纷的管辖法院

对借款纠纷有管辖权的法院是借款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或借款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法律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权管辖。起诉流程主要是准备诉讼材料,带上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❽ 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是怎么分配的

首先,双方当事人对管辖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其次,如果没有约定的,因为民间专借贷属借款合属同的范畴,民间借贷纠纷属合同纠纷的一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综上,民间借贷案件中,首先按照约定确定管辖,如果没有约定的,出借方可在其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❾ 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意义上的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其中地域管辖进一步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协议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热点内容
股票立法后 发布:2025-09-22 15:48:40 浏览:890
来法院的人 发布:2025-09-22 15:48:05 浏览:760
民法典大图 发布:2025-09-22 15:48:05 浏览:625
民法通则彩礼 发布:2025-09-22 15:35:43 浏览:244
会计法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什么要求 发布:2025-09-22 15:29:38 浏览:113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5:25:53 浏览:318
电大商法简答 发布:2025-09-22 15:25:03 浏览:832
美国法官工资谁发 发布:2025-09-22 15:13:15 浏览:958
法官白波 发布:2025-09-22 15:10:17 浏览: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发布:2025-09-22 14:55:20 浏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