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提醒家长防止农村留守儿童暑期交通事故

法官提醒家长防止农村留守儿童暑期交通事故

发布时间: 2022-02-11 15:24:55

㈠ 农民工进城务工,造成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如何解决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需要家庭、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共同来解决。

留守儿童作为同农村人口流动相伴生的弱势群体,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需要监护、教育与亲情的“复位”抑或“补位”,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乡村社会治理、重塑乡村社会秩序与文化,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

3、创新农村教育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缺位的窘境,因此学校教育在他们价值观形成、个性养成、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我觉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得到尽快的解决!

㈡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

贫困户的补贴少,只能出去打工,应该由政府出相对的政策,改善城乡差距

㈢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及应对策略》的论点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㈣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性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到城里务工,由此产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截止2021年3月,我国有9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解决他们的性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性意识逐渐增强,对性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引导。

㈤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有语病吗

病句。引起关注前应该有主语,而对于那一段话是介词短语,要去掉对于和问题后的逗号。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㈥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们外出务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地并委托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些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2.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3.逆反心理严重。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尤其是出外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负责抚养监护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2.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功能。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其次,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3.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校结合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4.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我认为留守儿童本身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5.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政府要针对部分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㈦ 农村留守儿童发生溺水身亡事件,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阻止

家庭照料疏忽和安全意识不够。
可以加强宣传和学校教育,让守巢老人和儿童增强安全意识。

㈧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研究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及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因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方面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引起的,另外从客观上讲目前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监护制度的不健全也是诱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青壮年农民为了摆脱土地的束缚,创造经济收入改变生存状况开始进城打工,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夫妻一同外出,由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原因,他们大都选择把子女留在农村,而单独进城。而留在农村的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与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
根据我国法律之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需要有监护人对其予以监护,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基本上有如下几种情况:(1)单亲监护。所谓单亲监护是指父母一方外出打工,而另一方留守农村。在此情况下,儿童的监护责任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未外出打工的父母一方。众所周知单亲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十分不利,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父母双方的共同教育培养,才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在单亲监护的情况下,一方面父母一方要承担双方的角色任务难免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子女得不到父母双方的爱,这都对其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2)隔代监护。所谓隔代监护是指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或者留在农村的一方无能力监护子女,而由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辈履行监护的责任。隔代监护的情形对于儿童的成长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很难完全的尽到监护的职责,他们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可能都会束手无策。另一方面长辈对于晚辈的宠爱,出于人之天性,他们对留守儿童一般过于溺爱,往往对儿童的成长很难起到正面的引导教育作用。(3)托人监护。这种监护的情形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嘱托亲戚、朋友监护儿童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受托的监护人一般而言都有自己的子女需要监护,没有足够的精力再对监护人予以监护,他们履行监护职责往往更多地是给与物质上的满足,对监护人精神上的需求则往往忽视。这种情形下儿童的成长环境也是不容乐观的。(4)无人监护。父母外出打工,没有长辈亲戚朋友成为儿童的监护人,而由留守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不单单要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还要承担家庭的劳务。同时,父母均不在身边,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照顾,长此以往,一些自律能力差的儿童往往会走上邪路,成为问题儿童。
综上所述四种情形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监护的主要形式,不论那种情形留守儿童都得不到良好的监护。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没有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没有国家明天的繁荣富强,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现行的监护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创造出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监护制度。

热点内容
劳动法国定假 发布:2025-05-26 06:46:49 浏览:795
北京司法医学鉴定中心 发布:2025-05-26 06:41:40 浏览:713
单方优惠承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6 06:36:50 浏览:395
司法会计事务所 发布:2025-05-26 06:09:47 浏览:372
疫情防控事件的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5-26 06:09:45 浏览:25
新合同法五十二条 发布:2025-05-26 06:08:16 浏览:231
劳动法岗位职责制定 发布:2025-05-26 06:08:15 浏览:69
恢复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5-26 06:07:20 浏览:41
商法2真题 发布:2025-05-26 05:48:00 浏览:217
劳动法倒班规定 发布:2025-05-26 05:47:58 浏览: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