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行政院与立法院

行政院与立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2-19 22:51:52

⑴ 国民党时候的立法院院长是什么级别

法院院长,是中华民国立法院之首长,相当于国会议长,由立法委员相内互提名投票选举后产生,容依法督导监管立法院委员会,组织立法院决策程序与行政议事,并负责召集立法院会议(简称院会)。由于宪法没有规定副总统不能兼任行政院院长。

在戒严时代时,副总统陈诚、严家淦都曾兼任行政院院长。1996年间连战则以行政院院长身份当选副总统,并续任院长,引来宪政争议。司法院大法官于《释字第419号解释》中,认二者职务性质虽非显不相容,但仍不宜兼任,此争议最后因连战请辞而划下句点。



(1)行政院与立法院扩展阅读:

立法院由立委组成,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立法院得对行政院院长提出不信任案,对总统、副总统犯内乱外患罪提弹劾案及对监察院审计部审计长的任命行使同意权,并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它重要事项的职权。

“立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1人,由“立法委员”互选产生。“立法委员”自第7届(2008年)起由225人减为113人,任期4年。有向“行政院”院长及当局各部门负责人质询之权,并可以决议或复议“行政院”重要政策。

⑵ 立法院的立法工作

依据《中央法规标准法》,任何法律、条例都需经由立法院通过,并由“总统”公布后才有效力。
若要立法,首先必须进行“提案”,可由“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委员”或党团提出,预算案则仅限由“行政院”提出。草案提出后,会送交“程序委员会”进行审议。在程序委员会中,秘书长会排定要讨论案件的日期,委员会审核后会将草案送交印刷(复印),并列入议程中的报告事项。提案在议程中进行“一读”(朗读标题),之后可送交相关的委员会(例如: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交通委员会等)讨论审查,或经由院会决定后,直接送交“二读”。
委员会中会针对送交过来的提案,听取提案人的报告,有时还会邀请和法案内容相关的专业人士提出意见(有时也会举行“公听会”)。之后进行讨论,并修正提案的内容。达成决议后,会将议案送至二读程序。
在二读时,会先朗读提案的内容,并在院会中进深入的讨论。二读是立法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在过程中,可以提出质疑、进行说明、修正等。最后决定是送交“三读”、撤销、或送回委员会重新审议。通过二读的议案,将在下次会议时进行三读的程序,但若有“委员”提议,并获得超过30名“委员”的附议,可以在当次会议就直接进入三读程序。
三读的过程仅会就文字进行修正,除非有发现有违宪法或其他法律,才可提出撤回或重新审议。在三读时,若有委员对于议案有不同的意见,仍然必须等议案表决后,再提出覆议。三读程序后就要进行全体的表决,若是通过,则送请“总统”在十天内公布,并送交“行政院”执行办理。行政院方面在收到离字“立法院”的要求后,若认为法案难以执行,或有其他问题,在“总统”核准下可提出“覆议”的要求,将法案送回“立法院”重审。
“立法院”接受覆议案后,会召开“全院”的审查会议,必要时会要求“行政院长”到“立法院”说明覆议案的原因。覆议案必须在15天内进行投票表决是否维持原法案内容,如为休会期间,“立法院”应于七日内自行集会,并于开议十五日内作成决议。复议案逾期未议决者,原决议失效。复议时,如经全体“立法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

⑶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从陈马两任领导人对“内阁”的操作来看,台湾的“行政院”制度不同于“议会制内阁制”,即“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总统”负责。由于“总统”和“国会”均是民选,两者之间互不隶属,这和美国的总统制类似,内阁当然也就不需要对国会负责。但是如果总统亲政的话,将会承担政治责任的风险,所以总统制下责任内阁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选择。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既维持了“三权分立”的大格局,又让总统能够超脱政治责任之外,一旦总统出现执政危机,他完全可以通过更换内阁的方式转移矛盾焦点,而不需要自己下台。即使总统的政治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他仍然可以通过宣布“权力下放”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地位。“总统制”下的“内阁制”,是台湾“五权宪法”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政治体制,它的优点在于,将选举和治理区分开来。传统认为选举制度和文官制度不可调和,通过选举上台的官员往往只知道政治斗争和选举,对治国则往往力不能及;而传统的文官制度则不能代表民意,虽然行政效率较高,但容易滋生腐败。“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总统”专心政治,而“内阁”则专心行政,“总统”通过选举产生,然后由“总统”任擅长于行政管理的文官来执掌内阁,做到选举和治理的最完美结合,以刘、吴两届“内阁”为例,“阁员”中不少是精心培养的学者,还有不少博士。
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是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古代皇帝并非都有治国的才能,往往将大权授予以宰相为代表的政府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明代为内阁,清代为内阁和军机处)。总统制的缺点在于总统权力太大,人民往往无法控制政府,如袁世凯时期,容易导致独裁;内阁制的缺点是,中央没有权威,地方各自为政,政权更替频繁,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优点结合来,取两者之长处,舍两者之不足,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政治体制。
以往的“内阁”一般都作为领导人施政无能的的替罪羊,如陈水扁在位八年间,就换了六届“内阁”。“内阁”承担责任的惯例始于2008年民进党在台湾“立法院”大选中失利,时任“阁揆”张俊雄向台湾当局领导人请辞未获批准。2009年9月,为对八八水灾救灾不力负责,刘兆玄“内阁”请辞获准,正式建立了“内阁”承担政治责任的先例。
当然,这种新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则需要历史的进一步检验了。

⑷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和立法院,在1946年《宪法》生效时,两者有何职权上的区别

彼时的国大,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重要事项。
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并施行五权分立,分属五个不同部门,即立法院、行政院、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立法院行使立法权。

⑸ 台湾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湾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试院” “监察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行政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和有关部会首长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和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及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项或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事项;“行政院”对“立法院”所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重要政策有异议时,须经“总统”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复议,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员”表决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长”应接受该决议或辞职。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组成,具有决议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务之权。对于“立法院”的职权,自1990年后经历次“修宪”,作了较大变更。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立法院”职权尚包括:提“宪法”修正案、决议变更领土、提出“总统”“副总统”弹劾案、对“总统”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长”及大法官、“考试院”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及监察委员行使同意权,并于每年集会时,听取“总统”的“国情报告”。

“司法院”系台湾当局的“最高司法”机关,主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对公务人员的惩戒审议等事项,并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

“司法院”设大法官会议,院长为主席,行使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命令之职权。下设秘书处、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第四厅、参事室、会计处、统计处、人事处、公共关系室以及各种委员会等机构。“司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考试院”系台湾当局最高考试机构,掌理考试、公务人员之铨叙、任免、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考试院”设考试院会议,由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及考选、铨叙两部部长组成。下设秘书处、会计室、统计室、人事室、诉愿审议委员会、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考试院公报指导委员会等机构。

“考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考试委员若干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长综理院务,并为“考试院”会议主席。

“考试院”设考选、铨叙两部,分别掌理考选行政与文职公务员之铨叙,以及各机关人事机构之管理事项。另外设有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及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监理委员会。

“考试院”名义上仍为台湾当局的最高考试机关,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根据台湾“宪法”规定,该院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大陆选出“监察委员”180人,任期6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使其职权”。

⑹ 请回答中华民国五院的职责。尤其是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的职责。

五权宪法有其特色﹐但基本上是从三权分立(见分权学说)的制宪原则演化而来。孙中山承认自己的构想并非“杜撰”﹐“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不过三权是把考试权附在行政部分﹐弹劾权附在立法部分”。他把“外国的规制”与“本国原有的规制”加以“融合”﹐借用了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机构及其职能﹐以期比之三权“较为完善”。
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 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而“独立”的监察制度和机构也是可资借鉴的﹐对廉政和效率大有裨益。根据五权分立的准则﹐国家的体制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组成.
然而﹐孙中山不仅未消除“三权鼎立”原则的弊病﹐却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放在国家首脑的统一领导之下﹐实际上又否定了他自己设想的分权制衡原则。后来﹐蒋介石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实行个人独裁。

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

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国会的审计权。监察委员类似古代的御史,由各省与各直辖市议会间接选举产生。

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

司法院则仍行使司法权,内设大法官会议,专司解释宪法。

PS楼上回答的是什么玩意?死人多就光荣?死了300多万算什么,那强拉壮丁1200万,前后总计弄死了本国老百姓600万以上又该怎么说?两百多位将军殉国没错,可其中只有17位是蒋嫡系,其他二百多是各路杂牌,蒋匪借日寇消灭政敌的这种卑鄙行为又该怎么说?海军舰艇那叫损失吗?那些舰只都是打斗不敢打,直接自沉在扬子江里的。

⑺ 美国的国会分为立法院和行政院+正确+错误

摘要 错误。

⑻ 行政院、立法院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你指台湾?政治问题
因为行政院、立法院是国家才有的.
所以台湾这个省不能称其拥有“行政院”和“立法院”

⑼ 假如大陆有议会或立法院,会有哪些优点和乱象

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或者政治实体,肯定都是有议会和立法机构,只不过他们之间的名称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在中国实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院制议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制度安排上来看就是所谓的立法院,在台湾以前还有一个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样性质的国民大会,台湾,行政院立法院监察院等宪政机构就是由其选举产生。

⑽ 国民党行政院类似于现在什么机构

台湾的行政院类似于我国的国务院,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专行政属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行政院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和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的机关。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53条规定:“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因此行政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并依《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第2项之规定对立法院负责。



(10)行政院与立法院扩展阅读:

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长是谭延闿,国民党逃往台湾时的院长是阎锡山,迁台后首位被新任命的院长是陈诚,现任院长为苏贞昌。中国民主社会党籍知名学者张君劢在1947年起草宪法时,设计偏向内阁制,行政院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总统政令以行政院院长副署为条件,近似内阁总理。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以动员戡乱为借口,通过临时条款赋予总统大权;国民党政府逃台后,蒋中正长期担任总统,并以带有军事专政性质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作为统治根基,导致宪法原始设计无法施行。

热点内容
担保法与合同法 发布:2025-05-22 21:13:07 浏览:202
建筑业合同法 发布:2025-05-22 21:12:54 浏览:417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发布:2025-05-22 21:10:31 浏览:473
劳动法关于开除 发布:2025-05-22 20:55:49 浏览:682
从化法院执行局 发布:2025-05-22 20:55:09 浏览:405
上海政法学院法硕分数线 发布:2025-05-22 20:55:03 浏览:803
司法考试依法治国 发布:2025-05-22 20:54:17 浏览:4
打60岁老人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2 20:53:14 浏览:1
基层法律服务收费吗 发布:2025-05-22 20:40:06 浏览:203
法官选来 发布:2025-05-22 20:33:26 浏览: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