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翼学法院

翼学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2-23 08:09:57

A. 国外哪些大学法学phd比较好

世界排名前50的法学院,美国有13个,分别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加拿大有3个,分别为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其中耶鲁大学法学院最具有代表性。

耶鲁大学法学院

耶鲁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843年,被视为世界最顶尖的法学院。自1987年发布美国法学院排名以来,它一直名列全美第一。耶鲁法学院以小而精著称,师生比为1:7.5,为全美法学院最低。相对于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学院,耶鲁法学院最为学术型,以法学理论为主,也是三所法学院中录取难度最大的。耶鲁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精英教育,不单纯强调法学知识,培养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精英。目前该学院最强的领域包括国际法、宪法、经济法以及法律历史。


欧洲篇

欧洲地区是法学院的另一个代表强区。其中,英国法学院的实力最强,在世界前50的法学院中,英国就有10个大学入榜,其中前三名分别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德国排名最靠前的分别为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法学院,均为世界前50的顶尖高校。此外,荷兰的莱顿大学和法国的巴黎第一大学的法学院也是世界一流的法学院之一,均位列世界前50名。

牛津大学法学院

牛津大学的法律专业已经有超过800年的历史,以独特的传统学徒式导师制度著称。牛津法学院目前QS世界排名第二。牛津法学院的博士教育一般为三年,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通过开题答辩,开题未成功者授予MPhil/Mst学位,一旦通过则正式成为博士的候选人。第二阶段为博士毕业的前一年会进行的中期检测,主要检测候选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论文的内容。第三阶段为博士论文的最终答辩,通过者即获得博士学位。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150年,是除了英国以外欧洲大陆最好的法学院,又称索邦法学院。法国是传统的法学强国,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的蓝本。许多国家的法律都以此借鉴,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其优势领域:商法和税务法

B. 康奈尔法学院的建筑

1892年,学校迁入Boardman Hall——这是专门为法学院所建立的。
1937年,学校从Boardman Hall迁入了现址Myron Taylor Hall,这是一个非常华丽的哥特式建筑,由US Steel前CEO Myron Charles Taylor捐助建造,他是康奈尔1894届的毕业生,
1988年,Myron Taylor Hall的侧翼Jane M.G. Foster由Foster捐助建造,她是康奈尔法学院1918届的毕业生,也是第一个American law review的首席女编辑。

C. 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著名校友

吉林大学法学院数十年来为中国法学界、司法实务界、政界乃至商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中坚作用。 何鹏 在我国首开系统研究外国刑法之先河,是新中国最早以以比较刑法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顾问,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刘楠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刘文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经济法学科创始人之一(吉大本科),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张文显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科委委员(法学组召集人),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哲学博士,博导;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吉大本硕博),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郑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刑法学博士,博导;国家法官学院原院长(吉大本硕博)
徐显明 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宪法行政法学博士,博导;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吉大本硕,与上交大原副校长郑成良为同班同学)
注:张、郑、徐三人被誉为“吉大法学三剑客”(北海道大学法学院院长语),硕士同出王子琳教授师门。
徐祥民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博导,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
杨泉明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列入中央管理,副部长级)
石少侠 国家检察官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车丕照 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
申卫星 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院长(吉大本硕)
傅廷中 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吉大硕士)
崔建远 清华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现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高鸿钧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现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
韩世远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吉大本硕)
刘瑞复 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吉大本科)
张 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吉大本科)
吴振兴 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硕博)
韩大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吉大本科),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龙翼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王 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导,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硕士)
王 牧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吉大本科)
王传丽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原院长(吉大硕士)
莫世键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现任院长(吉大本科)
许 清 中国政法大学宪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已退,吉大本科)
信春鹰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长级)(吉大本硕,并且为新中国第一个女法学硕士),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霍存福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钱弘道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曾任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比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大本科)
孙世彦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国际法室主任(吉大本硕)
王刚义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冰人、CCTV体坛风云人物(硕博)
杜青林 中央统战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书记
奚晓明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本)
高憬宏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本硕博)
孙 谦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本硕博),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戴玉忠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副部级),二级大检察官(本)
张 军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本)
姜建初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硕)
胡可明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本)
梁国庆 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本)
赵登举 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本)
谢安山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本)
郝赤勇 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政治部主任(本)
白景富 公安部原常务副部长(正部级)(本)
李 熙 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卫生部党组成员(本)
何晔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本)
桂敏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本)
汪永清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本)
王晓晖 中宣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本硕)
孟祥锋 国家保密局局长(本博)
刘 飏 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正部级),曾任司法部副部长(本)
陈 杰 全国台联副会长
李忠信 公安部文联副主席,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公安部法制局局长(本)
童兆洪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孙万胜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陈凤超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韩起祥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本)
敬大力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本)
周玉华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本)
王记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吕岩峰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导
韩 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
吴兰 中共辽源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本硕博)
滕刚 中共孝感市委副书记、市长(博)
程龙 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本硕博)
法进衍 山东省国家安全厅长
张建国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布小林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王国栋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李向武 原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鹤松 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罗黔生 贵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胡成全 黑龙江省司法厅厅长
王腊生 江苏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何访拔 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杨庆祥 原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中和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李庚香 河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言静 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秘书长、省政协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硕) 杨广生 贵州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沈春耀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王俊峰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2006——2008连续三年被亚洲法律事务评为年度中国律师事务所,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被公认为是中国top3的律所)创始合伙人,管委会主席
赵大华 吉林大华铭仁律师事务所创始人, 主任 (本硕)
岳 成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
王 丽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任主任 (本硕博)
李贵方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副主任 (本硕博)
王英哲 北京奋迅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合伙人 (本)
陈瑛明 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合伙人 (本) 修涞贵 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

D. 法学考研

法学专业博大精深,经济法、国际法、民商法等专业近年来一直是广大考研学子追崇的对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这三架法学专业马车之外,还有哪些法学专业院校可供参考呢?以下是各院校具体内容:

北京大学
一、院校概况
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北京大学法学院考试科目最多,俗称“十项全能”(指考试科目包含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等),题目全部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同时由于学校知名度高,招收人数少,和至今依然是公费等特点,导致竞争异常激烈,所以总体来说,考北大法学院难度较大,却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寄托之地。
二、考试重点
通过分析近十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北大法学院对于考生的考察还是比较全面的,其试题可以分为两类:
1.基础知识的考察;
2.另一类题目则较为灵活,但是又并非不知所云,而是和基础知识联系较为紧密。
总体言之,其就是兼顾基础性和灵活性,兼顾对考生必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者的考察。其可以通过基础题目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通过分析综合性问题来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中国人民大学
一、院校概况
优势: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任院长。
1950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考试大。
二、重点学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四个(理论法学、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开办的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中国政法大学
一、专业概况
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
中国政法大学是以法学为主体,多学科有机共存、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法学院现有6个博士专业、(考试大)6个硕士专业和一个本科专业,下设8个教学科研机构、20个学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理论法学和公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
二、重点学科推荐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
法律史专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史专业,在全国重点高校法学二级学科中排名第一。法律史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我国大陆最高水准的研究机构,代表和引领全国法律史学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
优势: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专门的法学院校,其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方面处于全国领先行列。
西南政法大学对毒品犯罪、青少年犯罪、比较民事诉讼法方面的研究也比较突出。
在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等方面的实力不可小视。

西北政法大学
优势: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专业概况:西北政法大学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学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区声望很高,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号召力相对较弱,但实力不容小觑,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优势: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
专业概况:法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个大院,拥有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学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为司法部和湖北省双重重点学科。
该校设有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涌现了吴汉东、曹新明等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华东政法大学
优势: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
专业概况: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多为上海知名律师,所以教学与国际接轨,注重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
法律史学、经济法为司法部、上海市重点学科。
刑法学也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
国际法专业被国家司法部确定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
优势: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全国领先。
专业概况:武汉大学的WTO学院从它的名字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是为适应中国入世以后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而专门设立的学院。所以它在国际法、综合法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外语等多个方面,集中了优势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国际型、应用型的人才,例如其开设的“法语-法律双学位班”、“中德-法律双学位班”、“中法法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等。
在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法学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同时更加重视法律专业外语的学习的学校还有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科专业紧贴公安实战,初步形成了公安学科专业齐全、主干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公安大学的培养方式就更接近实用性。
学生们除了学习理论外,还要掌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警体实战技能,接受严格的警务化训练,这是其最大的特点。

吉林大学
优势: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
专业概况:吉大的法学强在法学理论,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国内法学理论领域惟一的重点研究基地。张文显教授从80年代初就开始注重对法律经济学的介绍和研究,广泛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产权制度及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知识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等等。
此外,吉大的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学文艺学、法学社会学等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是填补国内空白,北大、人大等许多高校的法理名师都是出自吉大,因此吉大素有“法理之源”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吉大的法学人一般都有学习外语的习惯,如果学生能精通韩语或日语则更是如虎添翼。在大连、青岛等地,用人企业对于精通打贸易官司的法学人才需求强烈。

附法学一级学科排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中国政法大学
4 A+ 武汉大学
5 A+ 清华大学
6 A+ 吉林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中山大学
9 A 厦门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西南政法大学
12 A 南京大学
13 A 南开大学
14 A 浙江大学
15 A 华中师范大学
16 A 华东政法大学
17 A 山东大学
18 A 北京师范大学
19 B+ 南京师范大学
20 B+ 华东师范大学
21 B+ 湘潭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云南大学
24 B+ 暨南大学
25 B+ 中央民族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东北师范大学
28 B+ 上海交通大学
29 B+ 华中科技大学
30 B+ 华南师范大学
31 B+ 外交学院
32 B+ 重庆大学
33 B+ 湖南师范大学
34 B+ 西北政法大学
35 B+ 上海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烟台大学
38 B+ 兰州大学

E. 辽大研究生法学院哪个专业好

2006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设置税法硕士专业学位(LL.M.in Taxation)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胜利召开。来自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研究生司、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的有关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30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法学院院长和著名税法学者近60人参加了本次论证会。参与论证会的专家来自法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如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等。与会领导与专家从我国当前应用性专业设置和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出发,就税收执业人员的法学素养及其对税收法治形成的影响、我国当前税收执业人员培养中的得与失、税法硕士的角色定位、我国设立税法硕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税法硕士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教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讨会的筹备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仍然收到10余篇论述税法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高质量论文。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主持了本次专家论证会。
国务院学位办陆敏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目前专业硕士的设置情况,对我国将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特别鼓励税法硕士等契合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硕士的大力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教育中心牟信勇主任介绍了我国税务系统干部的专业构成和学历构成以及我国税务系统教育体制的现状,他特别强调税务系统对于高级税法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支持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希望这一专业学位能够为税务系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建设和谐、法治的税收征纳关系重任的税务干部。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玉海教授介绍了北大目前的专业设置与改革经验,并特别支持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为代表的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建设者。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龚文东代表朱苏力院长以及北大法学院表达了对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了北大法学院在法律硕士专业改革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不足,主张通过税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专业学位来弥补法律硕士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教授介绍了人民大学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复合型人才不可能由单独一个学科来培养,必须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税法硕士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高级税法专业人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专业硕士的设置应当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应当鼓励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等迅速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忠孝教授介绍了华东政法学院法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及其经验和不足,主张应当通过在有实力的大学进行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行税法硕士专业学位。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隆亨教授认为创办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召开这个专家论证会非常及时,应当尽快争取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发挥税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来自美国的著名税务律师Gerald J. Zafft教授(现任美国密苏里州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主席、全美律师协会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税法教授)介绍了美国的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特别是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培养情况,并非常支持中国开设税法硕士专业学位。
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设置税法硕士专业的探索与试点,介绍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我国台湾地区等设置税法硕士的情况和成功经验。他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专业硕士,特别是法律硕士专业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专业硕士,如税法硕士、金融法硕士、知识产权法硕士等,法学类的专业硕士应该是系列,目前的法律硕士继续保留,但只为通识教育性硕士。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丕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翼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王光进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温世扬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林彬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廖益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甘功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伟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晋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永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富强教授、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华国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匡爱民教授、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教授、西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韩灵丽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言,就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和专业设置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完善的对策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一致认为,应当适应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进行法学教育与专业设置的改革,并以税法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作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经过一天的深入探讨与论证,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建议在中国设立税法硕士专业学位,强烈呼吁国务院学位办经过论证后承认其独立学位,并纳入研究生学位教育的范畴,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并成立由来自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实务单位的人员组成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协助主管部门制定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论文写作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制度,指导和评估各培养单位税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本次专家论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必将在中国税法教育发展史,以及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税法这个专业,好象是通过了,但是可能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试点的。所以你可以查询一下具体学校。
税法这个专业现在很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拆分法硕,也有人认为这是在逐步淘汰法硕,还有人认识这个是件好事。

F.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的龙翼飞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理事会理事长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法学会民商法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法学会房地产法分会副会长、中国土地法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另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专家;担任国家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顾问;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顾问等。
研究领域:民法、商法、物权法、债与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社会保障法。
1982年7月,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 1985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教、讲师、教授; 199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龙翼飞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龙翼飞,195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祖籍湖南。少年时代随父母工作调动先后在北京、湖北、辽宁生活和学习。1976年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务农劳动。1978年到1982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律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法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民商法专业博士学位,获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今,先后为本科生,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生,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民法》、《物权法》、《继承法》等课程。1987年取得律师资格。199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作访问学者,1997年赴台湾参加法学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赴日本参加法学学术交流活动并讲学。2000年4月至5月赴法国马赛大学讲学,曾参加多项国家立法活动。先后为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干部讲授《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讲授《中国民法专题》。
龙翼飞 法学专著
物权法原理与案例教程(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龙翼飞主编,2008-10-1版
·合同法教程(21世纪法学通用教材)/龙翼飞,2008-7-1版
·民法学(第2版)(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龙翼飞主编,2007-8-1版
·和谐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重构-纪念《婚姻法》修订五周年/龙翼飞等主编,2007-5-1版
·辨法析理 胜败皆服-主审法官宋鱼水司法判例点评/龙翼飞等主编,2005-5-1版
·婚姻家庭法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大文龙翼飞,2006-6-1版
·民法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龙翼飞,2003-4-1版
·民法案例分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龙翼飞,2000-5-1版
·新编合同法/龙翼飞,1999-5-1版

G. 西南政法大学的两个校区有什麽区别

西南政法大学现有沙坪坝校区和渝北校区,两个校区的区别在于:

1、渝北校区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

2、地址不同:

渝北校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宝圣大道301号;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中央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二期入选高校。

学校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设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

(7)翼学法院扩展阅读:

西南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论辩文化:让独立的精神在论辩中生长

西政作为一所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多元的背景,自由的精神,以及西政人对思辨的追求,使论辩文化成为了西南政法大学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文辩论、外语辩论、专业辩论、演讲朗诵、论坛活动等组成我校丰富多彩的辩论生活。

1、中文辩论中“天伦杯”校园辩论赛、“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是我校最具代表性的中文辩论活动,影响大、规则完善、秩序公平,在学校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此外,2004年起逐年举办辩论擂台赛,参与面、受益面日益扩大,实现了中文论辩在西政校园“全民化”的开展。

2、多年来,中文辩论队多次代表我校参加了各级辩论赛事,成绩斐然,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创想青春--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冠军等。

3、外语辩论以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为代表。学校长期举行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和英语演讲比赛,培养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次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赛并获佳绩。

4、专业辩论活动是指“模拟法庭辩论”“商事仲裁辩论”等某专业领域的特殊辩论活动,我校创办的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和“知信衡杯”校园模拟法庭辩论赛(中文)是其中代表性的专业辩论活动,侧重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多年来,我校代表队在全国“理律杯”模拟法庭辩论赛、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全国大学生模拟庭审竞赛和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荣获冠军。

5、论坛活动也是我校论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中国大法官讲坛”“中国大检察官讲坛”“西南法学论坛”“金开名家讲坛”为中心,研究生和本科生论坛为两翼的论坛体系。

在浓厚的论辩文化熏陶下,我校论辩文化育人效果显著,学生专业素质得以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极大增强。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校简介

H. 翼法学院 涉外公证课程讲的怎么样,想买课听听,看看大家的建议

听了平台上老师讲解的课程,讲的很详细,很受用!

I. 我想考研究生,招生简章,什么“法学院(除法律硕士(非法学))”,这是什么意思啊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是不同的两个专业方向,
法律硕士(非法学)只专招收本科阶段为属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法学)招收本科阶段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也就是说,作为你这种情况,可以报考法学院的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法学)

热点内容
司法拍卖房交付 发布:2025-05-21 03:45:17 浏览:93
劳动法10年工龄保险 发布:2025-05-21 03:44:35 浏览:405
法院胸针 发布:2025-05-21 03:38:49 浏览: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1 03:21:31 浏览:729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钟育周 发布:2025-05-21 03:12:18 浏览:277
司法认知范围 发布:2025-05-21 03:03:15 浏览:912
法律援助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发布:2025-05-21 03:01:47 浏览:868
离职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02:52:06 浏览:84
交通认定书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1 02:40:03 浏览:172
商业合同怎样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1 02:39:20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