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宣判什么
㈠ 请问法庭上法官进行宣判的词的格式是什么尽量完整一些。
1、前 言
主要三项内容:一是申明辩护人的合法地位;是讲辩护人在出庭前进行了哪些工作;三是讲辩护人对全案的基本看法。
2、辩护理由
是辩护词的核心内容。是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所要阐明的主旨,应该从被告人的行为事实出发,对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应该予以减轻甚至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意见和根据。
因此,通常是要围绕是否构成犯罪,属于何种罪名,有无从轻的法定条件以及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问题展开辩论和论述。
3、结束语
是对辩护词的归纳和小结。一般讲两个内容:一是辩护词的中心观点;二是向法庭提出对被告人的处理建议。
二、如何写好民事诉讼法庭辩论词?
1、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
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律师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主要有以下下四类。
2、不要忽视对被告有利的酌定情节。
相对于法定情节而言,酌定情节指的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依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可以酌情考虑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随着公诉人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起诉书和公诉词的水平越来越高,有人甚至赞扬它是向罪犯宣战的檄文。
对一些可以或应当从轻、减轻被告处罚的法定情节,如年龄未满十八周岁、从犯、立功等,起诉书和公诉词一般都能客观认定,公诉人还利用法庭辩论阶段先于律师发言的机会率先向法院提出,大有不让律师独做“好人”的趋势。
很多律师越来越感到有利于被告的法定情节都让公诉人先说了,除了在法庭上向公诉人“致谢”外,没有留下什么可让律师说的了。
其实则不以为然,遇到上述情况时,可以在简单表达认同公诉人(但千万不可讲向公诉人“致谢”的话)发表的有利于被告的法定情节的基础上,腾出更多辩护时间和篇幅多说有利于被告的酌定情节。
综上所述,在庭审阶段,被告或被告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辩论词,阐述自己的理由,为减轻民事责任展开辩护。民事诉讼法庭辩论词的格式包括前言、辩护理由和结尾三大部分,其中辩护理由是正文,需要重点突出。
要从被告的行为事实出发,结合既有法律规定,尽量的为被告争取合法利益。
(1)法院宣判什么扩展阅读
1、案件的审理经过,这主要起开场白作用。其内容应概括为:×××与×××因×××(案由)纠纷一案,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起诉,本案受理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被告依法作了答辩。
本案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针对各自的主张及理由,当庭举证质证和辩论,并陈述了最后意见,由于双方意见分岐较大,经本庭休庭评议,现评判如下……以此展示在程序上庭审活动的合法性。
2、案件事实,这主要是指通过审理,休庭评议后,法庭所认定的事实。主要是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对各自主张所举证据的审查判断,确定其证据效力,是否采信,从而简要地归纳认定双方争议的案件事实。
3、裁判理由:主要是对案件形成的是非曲直作出评判,并阐明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适用的有关法律条款。
4、裁判结果,根据确认,变更、给付等不同种类的诉作出实体裁判。
5、法律效力,主要是简单交待一下领取裁判文书的时间,上诉期,判决生效后的法律后果。
㈡ 法院宣判的通知叫什么
法院宣判前有通知,但是没有规定必须文字通知,但是通知的情况有笔录。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㈢ 法院择日宣判意味什么
法院择日宣判意味就是在当天开庭时不宣判,日后再按照既定的流程再行宣判。一般来说,在开庭当日就会宣判,若是审判长发现案件的证据不足以宣判,则有可能会择日宣判,而不是意味着当事人无罪,或者是可以判处缓刑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㈣ 法院宣判
1、区别就是您在哪里领取判决书。
另外的影响是上诉期的起算时间,邮寄的话,自你收到的第二日起算
2、领取缓刑判决书并生效后,及时去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正报道。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如无疑问,请采纳
㈤ 进入司法程序指法院宣判指什么
司法程序,按照案件性质可分民事和刑事两种程序,民事争议司法程序就是打官版司的程序;刑权事案件司法程序就是侦查、起诉、判决的程序。因此,不能简单将司法程序理解为法院宣判,而是包括起诉、受理、开庭审理、宣判等多个环节的总称。
司法程序按照案件的简单复杂程度又可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
普通程序是指:
1、起诉。通常是书面起诉,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受理。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决定立案。
3、审理前的准备。给被告送传票,被告提出答辩状,双方交换证据,法院允许自行调解。
4、开庭。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程序;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传唤方式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㈥ 法庭宣判有哪些内容
法庭公开宣判内容有:
1、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2、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宣判;
3、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及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公开宣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㈦ 法院公开宣判流程包括什么环节
法院公开宣判流程包括什么环节
法律分析:
法院公开宣判流程包括公布公审时间和地点和各方当事人到场及法院当庭宣判等环节。法院不能简化公开宣判程序,更不能以送达的形式代替公开宣判的程序,公开宣判程序是诉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当然,有些案件并不适用公开宣判,比如未成年人犯罪等。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㈧ 法院说今天宣判,流程是什么
宣判后再移送看守所或者当庭释放,关键看怎么判决的
㈨ 法院判决书内容是什么
一、一个案件只能有一个判决书,而可以有数个裁定书。判决书即最后案件结专果的判决书,属但也有是以裁定书结案的。例如原告自愿撤诉,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以裁定书结案的。
二、判决书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书既可解决实体问题,也可解决程序问题。
三、判决书必须以书面形式下发,而裁定书可以以口头形式下发。
四、不服判决书和裁定书可以上诉 ,但是判决书皆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5天。而裁定书除了部分可,上诉外,其余均不可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例如立案不予受理裁定书,管辖权异议裁定书,驳回起诉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