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二审法院法官怕什么

二审法院法官怕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3-04 01:06:21

A. 法院法官最怕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办案法官在办理案件中有徇私枉法或者受贿行为,可以实名向当地检察院或者监委会举报投诉。

B. 法院法官最怕哪个部门投诉

最怕向本院纪检部门,上级法院或纪委、纪检监察机关投诉,同时也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进行投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工作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更加有效地接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社会监督,确保法官严肃执法、公正裁判,设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
比如,如果是起诉不受理,可以凭裁定向上级法院上诉;如果在审判时法官违法裁判, 甚至徇私枉法,可以向同级检察院反映;如果申请执行,法院迟迟不予执行,可以向该院院长反映,要求尽快执行。
这些监察机关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认定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公告、鉴定、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法律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法官明显违法犯案的,可以对法官进行投诉举报,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其进行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投诉时我们要注意:一是反应问题,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夸大其词,要如实客观的陈述事实,要有证据;二是要尊重并来源于事实,不能猜想臆断;三是不能诬告,如果未经证实通过网络渠道传播不实或不法消息,误导舆论给法官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四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或无效工作,各种监督方式主要受理实名投诉举报或反映的问题,因此,如遇有此类现象最好实名反映。

C. 法官为什么怕第二次开庭

根据相关规定一审法官不怕上诉。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案件审理的进度,以及其他因素来确定开庭次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的查清事实,做出公证合理的审判。因为在第一 次庭审中可能会出现证据过多,证人过多或者案情比较疑难复杂,第二次开庭就是为了查清事实,做出公证合理的审判。
在法院诉讼中,经第一次开庭审理后,如果承办法官认为第一次开庭没有能完全查清案件情况、或认为有些证据和事实需要进一 步核实调查的、或出现了新的证据需要双方质证等情况,都可以决定进行第二次开庭,甚至第三次开庭,只要在规定的审理期限内,都是合法的。
开庭审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进行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审判活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对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认定,对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从而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
2、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开庭审理将案件的审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3、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对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规定,开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保护了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
4、有利于充分发挥开庭审理的教育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等。

D. 防止错判应少安排法官开会,法官最怕投诉什么

您好,现在法官开会太多。有些会议与法官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客观上分散了法官对案件本身的注意力,使办案质量下降;有些会议虽然与本职工作有关,但可能影响法官独立裁判,比如案件协调会,案件汇报会,等等。
独立审判是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三大诉讼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依然有大量干扰独立审判的现象存在。开会,是干扰审判独立的一种最经常的方式。
“独立”是法官依法公正裁判的关键词,是司法规律的需要。审判独立的核心是法官独立,法官独立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的独立,就是法院内部不要干预法官对个案的审判,法院领导不要就个案给法官打招呼;对外的独立,就是要排除侦查机关、公诉机关或其他相关领导部门就个案向法官施加压力。排除来自内部、外部的压力,才能保证法官判案的独立性,才能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但是,如果频繁安排法官开会,法官就难以排除来自侦查检察机关、法院领导、上级法院或其他部门的压力,因而很难就案件作出独立专业判断。如果还要求法官就个案向其他部门或其他领导汇报的话,判决结果就更难体现法官独立的、专业的裁判意志了。
法官判案失去独立性,容易导致冤案的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代表三个不同的程序和价值取向。侦查机关辛苦办案破案,当然希望案件判决结果是犯罪嫌疑人有罪;公诉机关就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当然不愿意见到被告人无罪的判决结果;法官要居中裁决,也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要与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保持距离,而不能经常在一起开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E. 法官最怕什么投诉

法官一般情况下,最怕是程序违法遭到投诉或者是案件事实被判错,被投诉一般会影响法官当年的绩效考核

F. 法院执行法官最怕什么

最怕是程序违法遭到投诉或者是案件事实被判错,被投诉一般会影响法官当年的绩效考核。

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其自身有较高的审判权,体现到案件中可能就会导致一些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在执行程序中,法院的违法执行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不论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都可能收到侵害。针对这类行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一经发现即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对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书面异议,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6)二审法院法官怕什么扩展阅读

投诉方法:

方式一:向法官所属法院反映

对于法官收受贿赂,态度恶劣等违规违纪问题可以向法院监察部门(如区县级一般设有监察科)反应,法院监察部门电话是向外公开的,可以通过查号台或网站查询。

方式二:向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反映

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监督法律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如果你认为法官有违法或判决不公,枉法裁判等,可以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如区县一级人民检察院通常设有民刑科。

G. 法官最怕你怎么威胁

理论上,遭遇威胁、恐吓的被害人可以得到相应的救济措施。如根据《反家庭暴力》等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而实务操作中,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其他保护措施未必能够完美无缺地执行,甚至是难以正常实施。如当事人情绪无常,暴躁易怒的,可能经常殴打、辱骂被害人,或者威胁、恐吓被害人,甚至恐吓执法、司法人员。对于这些屡罚屡犯,顽劣不改的“地痞无赖”,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不可能随时跟在身边进行观察和监督,被害人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加以提防。

再者,执法、司法人员也担心要是从严处理这些“地痞无赖”的话,可能招致打击报复,以致于不敢动真碰硬,任由其胡作非为。现实中,执法、司法人员被报复陷害,伤害乃至杀害的恶性案件并非没有。而且,根据现行法律,言语威胁恐吓往往仅能治安处罚,不能给予其刑事制裁,因为仅有明显伤情且构成轻伤以上的,方可构成故意伤害罪。这显然是对作恶者的放纵,也是对老实人的变相“侵害”,无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治社会不能任由“地痞无赖”式的肆意作恶者胡作非为。要知道,恐吓威胁他人行为,虽然没有给被害人带来有形的身体伤害,却给其精神和心理带来极大的摧残和恐惧。再者,言语威胁升级为肢体暴力和杀人行为的事件并非没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暴力比肢体暴力的危害更大,更具有可罚性。

故而,势必对肆意恐吓、威胁他人者予以约束和制裁。如实施人身保护令后还可对当事人佩戴具有定位、报警功能的电子监控设备,一旦其接近被害人或越出一定界限,就果断处罚。对于多次威胁恐吓他人者,不妨以寻衅滋事罪论处,且在当事人出狱后依然强制佩戴电子监控设备并实行心理矫治。只有对此类行为采取强力的约束和制裁措施,方能有效保护他人免遭“地痞无赖”式侵害,让社会安宁得以保障。

H. 法院法官最怕什么

怕检察院,看过人民的名义后,你会更明白个中的原因,这部电视剧是写实和严格考究类的,很多东西可以做你的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I. 法官判决不公最怕什么

1、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回上一级答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3、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9)二审法院法官怕什么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准予上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在上诉期间15日内,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上诉期限届满即发生法律效力

不准上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特别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一事判决、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J. 为什么法官怕申诉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其次,就该问题而言,法院在立案,或者庭审前应该对相关申诉内容进行核实,那么就必须约谈申诉人。
法官没有怕申诉的说法。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一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看完本文的内容介绍之后,大家就要知道在这方面的具体规定。二审法官没有怕申诉的说法,申诉是一种制度,于法官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当事人可以随时进行申诉,但是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
二审法官,只会审理一审案件的相关材料,对于审理中发现一审法官的违法行为,应向法院纪检部门或者检察院反映,而不能直接审查。法律链接:《法官法》第三十二条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第三十三条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