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说话方式

法官说话方式

发布时间: 2022-03-11 02:43:23

Ⅰ 怎样说话才感动法官

让法官相信你有悔改之心,积极赔偿被害人,没有社会危害性了为准。


每个女孩都曾是单翼的天使,为了寻找真爱而坠入人间。若是她们找到了真爱,就等于找到了另一只翅膀……女孩是可爱的。


一个人学会说话时必须同时学会听话,这两个结合起来才叫会说话。会说话要先具备没有偏颇的思想和耐心的态度。


说话是为了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问多少事,或表达思想时我们都要有耐心,而且不会觉得对方幼稚或无知。

别人用简单方式问,我用简单方式答;别人用复杂方式问,我用复杂方式答。

说话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思想,而不是要找出别人的缺点,所以说话不要带出别人的缺点,这就好像去捅别人的眼睛,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有时候你并不需要讲很多道理,只要耐心地去听,就是一个理解、接受、赞同别人的态度。别人有时候并不需要听什么大道理,只要你会听就可以了。

说话太多会导致我们的话没有分量。

说话太多会使这个人把一些主意和想法在没有必要的场合和不关键的地方随便就说出来了,这常常使说话变成了一种炫耀,这就使你的话没有力量。


所以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不要让自己的话成了贴在厕所边的字画,显得不值钱。

如果你知道真相,不一定要去辩护,因为说出真相,如果对方不接受。

你的解释并不能改变对方的看法,还可能形成新的隔阂和误会,要知道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有的人本来就是易误会别人的。

Ⅱ 法庭作为被告上说话技巧

迂回术,当然这一切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态度也要诚恳,你作为被告你就需要态度诚恳,其他的交给你的代理人来做

Ⅲ 开庭怎么跟法官说话

开庭时用不着问候法官,法官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带个人感情色彩进行审判活动。即便是在民庭中,也许不向处理刑事诉讼案件那样严肃庄重,也必须合法倾听原告的诉讼理由和被告辩解陈述,这是其最起码的法官道德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Ⅳ 开庭时怎样向法官问候

开庭时用不着问候法官,让说话时再说话,不要不经允许乱说话就好。开庭有一定的程序和礼仪,由法官掌控,你拉家常式的去打招呼,破坏了法庭严肃性,反而不好。遵守法庭秩序就是你的礼仪,不说话法官不会挑你的礼,乱说乱动倒让法官反感。

Ⅳ 和执行庭法官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代理律师要对案件基本情况非常熟悉,掌握案件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了解相似案件的以往判例,利用与法官沟通的一切机会(包括庭审、提交法律文书的时机)展示专业能力影响法官的预判。

善于发现对方律师提交证据中的瑕疵来驳斥对方观点,向法官再次证明对案件的熟悉与把握,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不在诉讼请求中主张不切实际没有法条和事实支撑的诉求,对已经发生从第三方获得的损害赔偿进行必要的声明。

(5)法官说话方式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执行法官说出的每一句话,应该都是法律语言,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体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合理性:这是打动被执行人的关键。执行法官说话要在合法前提下,注意合乎情理,合乎乡土民情及约定俗成,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执行法官的执行语言既要表达准确,又要通俗易懂。与被执行人交谈时,尽可能把法条的原意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被执行人听后立即产生共鸣。

Ⅵ 被告在法庭上说话技巧

1,作为被告方在法庭上一定要认真对待法官的提问,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回答法官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行回答。否则不仅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还会给法官造成不良的印象。

2,被告方上庭后,首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注意谈吐,不说脏话、气话,不抢话、插话,当需要你发言时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律师陪同,则由律师为主陈述你的观点和证据,如果需要补充,请三思而后“言”。

3,被告方在庭上不能接打电话,不能随意发言等,总之,法庭是讲道理的地方,法官安排你发言的时候你才发言,别人发言的时候,你就算有再大的意见,都要等对方说完了,法官允许你发言的情况下才能说。在法庭上不听从法官的指挥,就是违反法庭纪律。

(6)法官说话方式扩展阅读:

被告人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民事权益,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是“原告人”的对称。被告是民事诉讼中的一方当事人。凡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被告人,被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被告人的称呼只是诉讼程序发生的一种假定,被告是否确实与原告发生民事权益争执,是否应追究民事责任,只有通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后才能确定,因此不能认为被告人都是无理的,被告人在民事诉讼中与原告人的诉讼地位平等,同样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

Ⅶ 法官应当怎样说话

有人可能会说,说话谁不会呀!其实不然。“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曾经和我市法院的调解能手王建安法官交流,发现他虽然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可是他能够将法律语言与大众语言结合起来,而且风趣、幽默,很容易破解当事人的冲天怒气,使当事人趋于平静,这给我很多启示。法律是实践的艺术,我在审判和调解中着力提高自己的技艺。一日,我在我院图书室看到了这本《法庭语言技巧》,发现我的思考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病呻吟,原来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廖美珍教授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研究,我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因为没有多少职业像法律那样离不开语言,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法律离不开语言:立法离不开语言──一切法律和法规都要付诸于语言文字;司法审判离不开语言──直接言词是司法审判的原则;执法和司法调解同样离不开语言;法学研究更离不开语言。很多法律问题,其实就是语言问题。因此,司法,不能不习语言;从法,不能不精于语言……”。 《法庭语言技巧》这本书大约20万字,包括学者评价、法庭语言问题技巧、法庭语言答话技巧、法庭语言预设技巧、法庭演说技巧、法官的语言技巧、检察官的语言技巧、律师的语言技巧和当事人的语言技巧。仔细阅读此书,我发现该书具有以下特色吸引着我: 一、突出的实证性 从事法官职业近20年,法学著作阅过不少,但是很多法学著作让人阅读时容易发困,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这本《法庭语言技巧》则不然,我认为它吸引人眼球的地方首先在于它的实证性。廖美珍教授的这本书是他深入到法庭第一线,收集、录制了大量的法庭审判现场录音并进行了大量的法庭观摩、考察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整理、量化分析编写而成,尤其是对审判实务中容易被法官忽视的一些法庭语言问题,让人感受到非常切合实际,能给读者很多的警示。比如作者举例说,某审判长在主持庭审时说:“提被告人王某某到庭”,“提”是把犯人从关押的地方带出来,法官用“提”字,显然已经把被告人当成了犯人,这不仅仅是用词错误,而且是违反刑事诉讼法。 二、突出以“法”为核心 研究法庭语言 所谓语言技巧实际上就是说的技巧,说的策略,说的艺术。那么法庭语言、技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日常交往中的语言技巧有什么不同呢?廖美珍教授说,“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法庭语言技巧要受“法”的制约──孙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是在如来佛的掌心上玩”。正如法国著名大律师雷维所说:“在法庭上,说话问题与法律问题是不可分的”。因此,作者始终围绕“法”来谈语言技巧,强调在“法庭活动中,语言的合法性与艺术性不容忽视”。同时,作者也向那些立志要成为或者已经成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的人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如果说法庭是舞台,那么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都是演员。在这个舞台上重要的不是形体动作,而是最能体现这些演员天才、聪明、才智、才思、敏捷的是问答;如果把法庭比作战场,决定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语言,而问答是最重要的武器。 三、实用性、启迪性和指导性 《法庭语言技巧》突出了庭审活动中的问与答,用作者的话说,“问答是法庭这个‘战场’上是最为重要的武器”。作者在书中对法庭的话语问答做了大量的实践性的研究,对法庭实践的参与者──法官、律师、当事人均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启迪性,因为作者侧重于分析“怎么说,怎么说才能说得更好、更有效、更有力、更能说服人,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应”。例如,在谈到法官的语言时,作者指出法官语言不仅要具有庄严性、准确性、科学性,而且要求:一要说到位,比如赋予权利的问题,必须说到位;二要说明白,如程序性话语中“法言法语”较多,所以法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说明白;三要说的得体;四要说的准确;五要说的易懂──因人施语,随机应变;六要说的规范;七要说的符合程序规定;八要平等对待控辩双方或原、被告双方的话语权;九是不要对证人或鉴定人的证言证词当庭作评论;十是不要频繁打断。在分析实体性话语的规范与技巧时,廖美珍教授指出,要采用中立的态度,中立性地询问,多用开放性的问话,合乎逻辑地询问,要让当事人解释,语言要简洁,不要指供,不要与被告人较劲,不能拿态度来威胁被告人,不要在一个话语里问多个意思独立的问题,不要一边问一边就答话人的答话进行评论等等,指出了审判中法官法庭问话中存在的问题并予规范,给读者很多的启示,正如作者所说,“法官的语言,不是无缰的野马,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赛道上奔驰”。同时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了法律语言应该尽量通俗简单,尽量使用能够让多数人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让法律真正被当事人听懂听明白才能更有利于纠纷的化解,这也许与我们通常庭审观摩评比中所要求的“法言法语”及普通话语有所不同,但我认为法官的智慧不是沉迷于法语法言的精英话语,而是应当追求服务于民众和纠纷的有效解决,所以,将专业术语用通俗话语来表达以及视条件不同的随机应变都是法官智慧的表现。 孔子曰:“志有之,言以是志,文以是言;不言,谁知其志?”因此,我将引用廖美珍教授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一个法官,必须拥有智慧,怀有良知,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同样重要的,甚至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法官,必须拥有表达其智慧和良知的语言能力。”第1页 共1页

Ⅷ 怎么和法官说话,第一句怎么说

摘要 亲,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哦。

热点内容
司法行政人员包括哪些 发布:2025-05-15 10:05:53 浏览:156
中国新婚姻法2014 发布:2025-05-15 10:05:44 浏览:345
新化县律师 发布:2025-05-15 10:00:33 浏览:683
法官公务员考试 发布:2025-05-15 09:40:04 浏览:739
儿媳是法官 发布:2025-05-15 09:35:52 浏览:748
劳动法什么时候产生赔偿金 发布:2025-05-15 09:35:41 浏览:832
北师大刑法学作业 发布:2025-05-15 09:28:40 浏览:579
公司法律专业订什么报纸 发布:2025-05-15 09:22:37 浏览:367
房源保留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5 09:21:52 浏览:331
买房漏税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09:16:19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