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迟迟不判决
❶ 法院迟迟不下判决书咋办
如法院无故拖延审理,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法官法》第三十二条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审限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
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并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院长应当在期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审限后尚不能结案,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1)法官迟迟不判决扩展阅读:
《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民商事案件延长审理期限问题作了规范:
其一,重申人民法院应当严格遵守审理期限规定。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案件审理期限作了明确规定。虽然规定审限的合理性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不同看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案多人少”矛盾的凸显,不时有建议废除审限规定的声音。
但是,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案件上升势头持续不减,如果不规定审理期限或不执行审理期限规定,任由案件积压,势必会影响矛盾的及时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二,更加严格规定延长审理期限的申请。《规定》要求依照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提出”,为院长判断并决定是否延期留下充足时间。同时,《规定》要求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这样规定能起到两种效果:
一是要求审判人员必须对未能在规定审限内结案做出解释说明,督促法官在审理期限内结案,不能简单以“案情复杂”为由申请延长;
二是有利于院长对案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是否应予准许延期及延长期限。
其三,更加严格规定延长审理期限的批准。以往实践中对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审批相对宽松,按照《规定》的要求,院长应当根据申请者提出的具体理由和案件情况,决定延长期限的长短,不能再搞“一刀切”,顶格批准最长期限。
❷ 法官为什么迟迟不判决
在民事诉讼中,审理案件有诉讼期限,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审理期限。
❸ 法官久拖不判是不是证据不足
法官久拖不判不一定是因为证据不足,具体原因如下:
1、案子本身确是复杂,或者人数众多,或者影响重大,不能如期审理结案;
2、因为无法依法判决拖延,因为有人打招呼,写条子,行贿法官,出现无法正确裁判产生的拖延;
3、因为法官等当事人的好处故意拖延,一些无良的法官,办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取实惠,简单地案件迟迟不做出判决,一致等到审限的最后一天;
4、故意寻找拖延的借口,一起案件立案之后,法官为了达到拖延的目的,首先给你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等即将三个月的时候,再转为一般程序审理,中间还有申请鉴定,一年可能不给你结案;
5、法官对申诉的案件根本不遵守时间已成惯例,特别是在前两年,申诉的案件根本就没有人给你遵守时间,很多案子递上了申诉状,三年五年泥牛入海,经常有把申诉状给弄丢的情况存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
第二十三条 审判人员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分。第一条 审理刑事上诉、抗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第二条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一个月。第十六条 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依照本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九条执行。案情重大、疑难,需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自提交审判委员会之日起至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止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需要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案件,征求意见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参照《若干规定》第九条第八项的规定办理。
要求下级人民法院查报的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复查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❹ 法官故意拖延判案时间,已经过了最长期限六个月了还迟迟不给判决怎么办
看来应该是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内审民事容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民事案件的审限还经常可以中断。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话,一审最长审限只有5个半月,7个月肯定超期了(刑事案件有系统连接到最高人民法院,一旦超期最高院肯定第一时间知道,所以一般不会,呵呵)
不过稍微罗嗦一句,现在案子倒是真的多基层法院的法官一年至少都要审理120件案件,多的要到200件,确实是慢不过来啊,多理解了
❺ 打官司原告证据齐全法官迟迟不判决该怎么办
法官一般手上同时有好几个案子,而且,案件都是有审限的,在审限内基本都会出结果。当然不排除有些法官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不出判决。你可以打电话询问负责的书记员,让她催一下法官。
个人觉得举报啊什么的,也不太靠谱,检察院也不会有多大心思去催的。。。
❻ 法院拖着迟迟不判决怎么办
你估计没有讲到案件的敏感问题,因此不好判断!
以上回答仅根据本人描述所做初步判断,仅供参考。
❼ 过了审限期法官迟迟不判决怎么办
依据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法院对案件超期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或者检察机关举报申请司法监督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延长3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不得申请延长,如无法按时审结,应转入普通程序,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由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3个月;审理对民事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0日。
❽ 法院迟迟不出判决书,十分着急应该怎么办
法院每个案件都有规定的审理期限。
法官一定会在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案件的。
如果超过审理期限,可以向法院投诉,法院一定会督促承办法官尽快结案的。
迟迟不出判决书,可能是开庭时间早,但审理期限还没有到,法官还想继续调解,或者判决书尚未写好,所以,可以主动打电话给法官,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法官会给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