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公开选拔法官
当然是专业技能啊!就是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顶多加进去一些时事政治。
『贰』 为什么法官当律师的多 律师当法官的少
说起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当然是好处多多。诸如有助于减少法官腐败,有助于提高司法权威,有助于改造政治生态等。据报道,现在,肖扬院长又提出了这个话题,无疑对这项改革由倡议向制度现实迈进给了有力的推动。不过,我认为有必要对于推动这项改革时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难作些梳理,以便未雨绸缪,通盘兼顾,避免一项新改革出台始于轰轰烈烈,终于无声无息的结局。
从世界范围看,法官选任的候选人背景无非是两种,一是欧洲大陆模式的起始从业型,即一个人自完成法律教育和司法研修之后便进入法院,从助理法官开始,数年之后就具有了独立法官资格。高等级法院的法官往往都是循着审级的路线逐渐升迁而来。另一种模式则是英美国家的转职任命型,没有人可以从法律职业一开始就担任法官,法官的基本来源是律师以及检察官(在英美的制度理念里,检察官不过是国家聘任负责追溯犯罪、维护法律的律师而已)。
就维系一种公正的司法体系而言,两种模式之间原不存在优劣高下。能够形成不同的法官选任制度,是跟特定国家的历史演进、法制结构以及法官在法律秩序中的角色等有着密切关联的。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法官选任办法呢?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缺乏英美国家相关制度得以形成的那种历史背景,尤其是判例法对于法官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在我国这样的成文法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在判例法的环境下,法官是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解释者,甚至是法律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者。由于确立了遵循先例原则,所以法官肩负着通过个案的判决对于后来的法律人乃至整个社会加以说服的使命。在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之后,由于不受民意的直接制约,法官的权力更成为对于民主决策予以平衡的独特力量。从最具职业声望的律师以及检察官中选任法官,无疑是确保法官完成解释宪法和法律、推动法治发展乃至平衡民主这类重大使命的基本前提。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法院以及法官的地位有了长足的提升,但是法官选任标准还需要改进。
如果再深入到司法权运行的具体过程观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司法系统仍有着一定的行政色彩。这种现实在影响司法公正最大化的同时,也减弱了法官职业对于优秀律师的吸引力。作为法官,对于他所审理的案件,享有独立的权力(当然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有时还能够在判决书的内容或修辞上留下深刻的个性化印记,这是法官职业最具魅力的一个方面。而上命下从、刻板僵硬的司法模式,又如何让资深律师欣然前往呢?
法院难以吸引优秀律师进入的第三个原因听起来有些俗,但是在设计制度时却无法回避,那就是法官的收入较律师太过低下的事实。法官收入比律师平均要低些,即使是英美国家也是如此。之所以一些优秀律师不惜付出收入减少的代价也要做法官,是因为前面所说的法官的崇高地位、独立权力、彰显知识与智慧以及终身任职等所带来的巨大补偿。尽管如此,法官的收入也不可过于寒酸。像我们的现实,律师的合法收入往往是法官合法收入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心态严重失衡的法官就很容易生出其他想法: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即便是不独立,但是责任的模糊反而更方便利用)牟取私利,或者干脆辞职下海,合法而逍遥地去赚大钱。事实上,近年来法官下海当律师的情况可谓不少,而反过来,由优秀律师而当法官的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例还是受命担任院长或副院长。
他们与其说是看重法官职务,不如说是冲着行政级别去的。
最后,现在律师的数量也不足以给我们的法官提供充足的选任资源。目前全国律师数量不过13万,而法官却有20万以上,这跟美国的从80多万律师中选3万多法官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是增大律师规模,同时也可以考虑大幅度减少法官的数量。
『叁』 律师和法官哪个好
一、收入上,确实能多赚点。
律师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行当。做不下去的,往往是死在前三年,能熬到六七年往上的,收入都不差。更高级的大PAR咱不说,上海的律师年平均创收好像是五十万左右,那到手小四十万是有的。
至于法官,全国各地普通法官收入在几万到二十来万不等,把奖金也算在内。沿海地区高些,但工作量大很多。
至于争议最大的黑色收入,肯定有老鼠屎的存在,但据我自身感受,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办案法官没黑钱可拿的;就算有时遇到,干这行的胆子小,也不敢拿或者说不会那么傻去赌自己的前途。所以说一些黑钱,是不是交到法官手上去了,还是被中间环节骗去了,真的很难讲。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你级别不高看不到,你太天真不懂行。我当然没法说自己一定是对的,只能说我对的概率更大:
1、我是真正在里面干过的,接触过无数个案子,无数个法官。比道听途说同学怎样怎样、亲戚怎样怎样要靠谱。
2、至于说我看不准的,不懂行的。我只想说,天天处理社会阴暗面,我接触过的各色人群数不胜数。论人性的把握、看人之准确,还是经历了些磨练的。
3、然并卵。可能信的会信,不信的因为自己没进来干过,光听我说依旧不会信,我也能理解。所以我说我的,给愿意信的朋友一句实话而已。
二、地位上,律师未必低。
1、有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挣得是别人一个零头,家里老婆孩子亲戚面前、家外同学聚会朋友碰头,哪直得起腰杆?分享一个玩笑见闻:
某沿海地区法院邀请高级律师来竞聘高级法官,搞半天没人报名。实在太难看了,请司法局协调邀约了几个来面试。面试时领导对某律师说,你如果来,我们申请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给你三十万一年、高级法官职称。那哥们笑笑说,还是算了,我一年缴税一百多万。
2、关于法官尊荣感,或者说“感觉”。
这取决于你想做哪种法官。
有些法官,尤其是一些老法官,确实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许他们享受的是别人服服帖帖的感觉。我做法官、做律师时都遇到过。
但是,那是真正的荣誉吗?
谁不知道,这时候对你服服帖帖,因为你手上有权,别人不想得罪你,背后指不定怎么骂。真判输了,一样对你不死不休(千万别小看利益的力量)。
『肆』 法官法第十二条对初任法官的资格怎样理解
法官法第十二条对初任法官的资格标识的很明白,必须是中国国际,并且要求很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等条件才可以从事法官这个职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二条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其中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或者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别放宽至四年、三年;
(七)初任法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适用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4)律师公开选拔法官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四条初任法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人民法院的院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法官、检察官或者其他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产生。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需要,从律师或者法学教学、研究人员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中公开选拔法官。除应当具备法官任职条件外,参加公开选拔的律师应当实际执业不少于五年,执业经验丰富,从业声誉良好,参加公开选拔的法学教学、研究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相应研究成果。
『伍』 律师可以考证当法官 法官再考上去是什么
1,律师如果相做法官,需要先通过公务员考试,再通过法院招录进入法院工作版
2,进入法院系统,一般权从基层法院助理审判员做起,再通过业务水平、审判工作实绩等一级级晋升,最高级是最高人民法院首席大法官
3,相关规定:
(1)《法官法》
第十八条 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法官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
第十九条 法官的等级的确定,以法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审判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2)《法官职务序列设置暂行规定》
第九条 法官等级一般应当逐级晋升。
特别优秀的法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级晋升等级。破格和越级晋升等级的条件和程序另行规定。
『陆』 怎么可以考法官
成为法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先参加法考,然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然后报考法官助理的职位,进入法院工作5年后再参加法官入额考试,成为员额法官,这是比较常规的途径,大多数人也会选择这种方式。
(如果没有考过法考的小伙伴,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司法行政或法警,进入法院后考法考申请转岗成为法官助理,在参加法官入额考试成为法官)
2、部队转业,可参加军转干考试进入法院工作(一般为法警、宣教处或执行局的多一些),然后参加法考,再转岗成为法官助理,最后参加法官入额考试成为员额法官。如果转业前过法考的,可直接申请成为法官助理。
3、律师和法学专家中选拔法官,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明确规定实际执业五年以上、从业声誉良好的律师或者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从事教学或者科研五年以上的法学专家,可以参加法官公开选拔。
『柒』 怎样的人,才会被遴选为法官,检察官
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的报考条件为:(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版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二)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三)年龄在23周岁至40周岁之间(1972年3月15日至1990年3月15日之间出生);(四)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五)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或B证)。对具备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并已经通过律师考试取得律师资格的执业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可以视为已经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已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科级以下干部,经所在单位推荐、党委组织部门同意,满最低服务期限的,可以报考。已经被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包括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的,不得报考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
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捌』 揭秘,什么样的人能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
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现任或曾任巡回法庭主审法官按要求审查后,提请遴选委员会审议入额。
对审判员采取考核方式,择优入额。
对助理审判员采取业绩考核为主、考试为辅的方式择优入额。
『玖』 法官入额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入额法官人选须具有审判员以上职务,或者任助理审判员且具有八年以上法律工作经历。 另外,明确原办案骨干调入非办案部门五年以上的,需回到办案岗位参与办案满一年方可入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需要,从律师或者法学教学、研究人员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中公开选拔法官。除应当具备法官任职条件外,参加公开选拔的律师应当实际执业不少于五年,执业经验丰富,从业声誉良好,参加公开选拔的法学教学、研究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相应研究成果。
『拾』 做了律师还能做法官吗
您好: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办法明确要求将从律师、法学专家中选拔业务骨干纳入立法、司法队伍建设的规划。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政府法制部门应当招录一定数量的律师、法学专家从事法律法规起草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把从律师、法学专家中选拔法官、检察官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背后有深意】律师当法官,有助于推进律师权益保障
在最高法司改办干部杜传金看来,现有的初任法官选任主要渠道虽未限制人员范围,但按照实际操作的任职条件和招录方式,高校毕业生成为法院增补审判力量的主要来源。
“这种招录方式无形中将有志于加入审判队伍的优秀律师、法学专家拒之门外,他们一般不易也不会选择与高校毕业生竞争进入法院,因此‘律师、法学学者当法官’较为少见。”杜传金认为。
“这种趋势和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鼓励优秀律师进入立法和司法的职务序列,将有助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副所长李奋飞解释称,律师、法官、检察官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成员,他们之间的良性流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各方去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提高专业能力与水平,助力中国法治发展。
“如果律师改行做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就会更加理解律师工作,能有效杜绝出现不尊重律师或者侵犯律师权益等情况,同时拥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也更能了解一起案件背后存在的社会意义。”李奋飞说。
【门槛还挺高】考上就得退出兼职,配偶移居境外者不能考
办法为公开选拔设立了“高门槛”,除了要满足政治素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与从业资历四个方面的要求,还明确了律师和法学专家不得参加公开选拔的七种情形。其中,除五种违法违纪情形和兜底条款外,还明确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也不得参加公开选拔。
办法规定,参加公开选拔人员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律师协会或法学会,应就参选人员的政治态度、专业能力、品行操守出具评估意见。然后,由资深法官、检察官和社会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对拟任法官、检察官入围人选的专业评审。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者政府法制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律师对入围人选进行专业能力评审。评审通过查阅人事档案、承办案件卷宗或论著、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结果客观公正。
根据办法,律师、法学专家被选拔为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的,必须履行法律法规在持股、兼职上对公务员设立的特定义务,还要履行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审判、检察纪律规定的任职回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