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会提
1. 离婚案件法官会问什么问题
1、开庭第一步是书记员核对到庭人数,核对原告、被告、律师的身份内证、律师证等容资料,核对完毕法官会敲锤宣布开庭。
2、然后法官会宣布法庭纪律,要求关闭手机,不准随便说话,旁听人员不准记录。
3、法官要求原告表达诉讼请求,宣读起诉书事实和理由
4、法官要求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发表意见;
5、法官对事实进行调查,原告提出证据,并说明证据证明事项;
6、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发表意见,提出反驳;
7、被告提出证据,然后原告再发表意见。
8、对事实问题是否还有补充,遗漏,法官会总结;
9、法官提出双方争议焦点,引导原告、被告围绕争议焦点发表意见
10、之后进入双方互相提问环节,可以围绕案件互相提问;
11、双方最后称述,法官组织调解。
12、闭庭,双方阅看笔录,签字确认。
2. 法庭上法官应当提问被告哪些问题
法官更多的是庭审程序的指挥者,也会按程序询问有关事实不清楚、证据有疑问的地方问题。
3. 刑事案件在开庭前,法官会再次提审涉嫌犯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原则上开庭前法官不提审被告人。
4. 急!急!开庭的时候法官会问些什么
这很麻烦的,根本说不清楚,法庭的审理过程虽然基本相同,但是具体到个案还是差别很大,还是委托专业律师吧
5. 法院调解离婚法官一般会提问什么
离婚案件复的主审法官,主制持调解,要了解案件事实基本情况,向双方当事人询问:
1、婚前基础:双方当事人如何认识、什么时间认识,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双方认识的时间长短;
2、婚后感情:男女双方结婚以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男女双方的喜好、性格,相互之间的是否了解,是否经常存在吵架,斗气,或生理上的原因等;
3、看离婚原因:男女双方结婚后,难免有生活、工作上的事情,使其本来感情很好双方,因某一件事如:双方父母原因、第三者插足导致婚外恋、因性格不和、男女双方异性朋友交往方面等;
4、夫妻关系现状及有无和好可能:根据以上三个标准,综合判断,因什么事情导致双方感情破裂,选择适当方式,促成男女双方有和好可能,经过调解无效,应当认定男女双方感情已破裂。
6. 交通事故法院法官一般会提什么问题
一般事实争议不大的话,就赔偿事项及金额进行核对。
7. 诉讼离婚中开庭法官 会提什么问题
通常大家去法院打官司都是第一次吗,没有什么经验,法官的开庭程序又是比较严肃庄严的,确实心里会有点紧张,每个人都会这样,最好呢是聘请律师处理,并且询问一下开庭的程序和经过,也好心里有个数。一般来说,离婚开庭时法官会问一下这些问题。
在开庭之前,法官都会强调一下开庭纪律,不允许随便发言,不能录音录像等等。
1、法官首先会询问原告、被告双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和代理人信息,一般需要自己称述
2、核对身份信息以后,法官会要求原告当庭称述一下诉讼请求,明确有哪几项,是否与起诉状上有所变动,是否要求增加,修改诉讼请求。一般都是判决夫妻双方离婚,判决子女归谁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多少钱每个月的抚养费,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等等。
3、之后,会要求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发布意见,例如是否同意离婚,理由是什么,对于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有什么意见。
4、回答完上述问题以后,法院会进行询问,一般是询问原告方,把夫妻双方从认识到恋爱,登记结婚的时间点大致将一下,法官了解双方是闪婚啊,还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等等,自由恋爱,恋爱时间较长的,属于夫妻感情基础尚好的,如果是闪婚相亲之类的,感情基础要差点,然后会询问离婚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起诉状上所写到的一些内容,夫妻之间还有那些问题,对方是否存在法定的过错事实。
然后还会询问被告的意见,对于原告所说的夫妻认识、结婚,子女、发生矛盾经过等事实是否属实,如果不属实,那么情况是什么样的,书记员都会记录在案。
5、之后,法官会要求原告方先进行举证,对证据的名称,证明目的,来源进行说明。然后也会让被告对证据发表质证意见,是否认可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然后被告开始举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6、对事实问题,法院提问,同时原告和被告可以互相发问。
7、事实调查完毕以后,法官会根据庭审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原告、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发布辩论意见。
8、最后称述。闭庭,笔录签字,庭审结束。
9、回去等候法院判决。
以上就是法院起诉离婚开庭是法官会问的一些问题,看似内容简单,其实里边涉及的法律程序,证据举证,回答问题的技巧,提问地方的技巧等等方面都需要注意,法官不是让你聊天唠嗑的地方,回答法官提问应该言简意赅,直接了当,如果记不清楚的不要乱讲,宁愿不回答也比乱回答的好,不过如果聘请专业离婚律师,那么会为你把关审核的,如果你看完本文后确实需要办理离婚业务,
8. 民事案件法官会如何提问证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其一,询问证人过程的效率。诉讼双方处于对立地位,对证人的发问有很强的竞争性,为争取最大利益,必然会从证人口中努力找寻有利于自己的证言,甚至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导致证人作证过程拖沓,影响庭审程序正常开展。法官应注意引导当事人紧密结合案情向证人发问,保证庭审过程顺畅。
其二,证人作证的实际效果。英国著名大法官丹宁指出:“每个法庭都必须依靠证人。证人应自由地、无所顾忌地作证,这对执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充分发挥证人作证功能,对证人的询问至关重要。但实践中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案件比较复杂或一时疏忽,当事人在询问过程中遗漏了可能影响事实认定的重要问题,证人出庭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情况下,法官作出补充发问就显得尤为必要。
其三,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衡。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参与诉讼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总体来看,当事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实现自身权利的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一方委托了律师,律师施展其专业技巧询问证人,获取最有利证言,而另一方由于种种原因未委托律师,自己亦不懂得如何向证人发问,则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对于这样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法官显然不能熟视无睹。
其四,法官中立地位的保持。法官对证人的发问必然是根据自己的某种认识和判断进行的,这种发问难免会先入为主,也会令当事人产生法官偏袒某一方的感觉,有损法官的中立形象。作为居中裁判者,法官在庭审中主要应担当起庭审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庭审被动地查明案件事实,不宜对涉及案件事实的问题作过多询问。
9.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法官一般会提哪些问题
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那问的就是合同法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