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法官
1. 文言文翻译《上官均传》
上官均字彦衡,是邵武人。神宗熙宁年间皇帝亲自策试进士,选为第二名,任北京留守推官、国子直讲。元丰年间,蔡确推荐他为监察御史里行。当时,相州富家子弟杀人,案件的审理受到审刑、大理寺的怀疑,京城中谣传法官窦莘等人接受贿赂。蔡确安排猜忌阴险的官吏几十人,残酷地整治窦莘等人,没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说明情况,请求下诏让大臣参与审理,但因此获罪,被贬谪为光泽县县令。窦莘等人最终无罪,天下人都十分佩服上官均的公平。有个巫师假托神灵并说能够给人带来祸福,(由此)得到富有的资产,上官均烧了他的神像、痛打了他,并把他赶出县境。回到京城,被任命为监都进奏院。哲宗即位,上官均晋升为开封府推官。元祜初年,复职为监察御史。有谏官请示兼用诗赋来考试录取士人,宰相就想废除考试经义。上官均说:“经学以理为主,使人得到的是根本;诗赋以文为主,使人追逐的是末梢小节。如果不考虑本末的区别,而要承袭考试诗赋的弊端,我看不到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从熙宁时期以来,京城众多官府禁止接待外人。上官均说:“以诚待人,别人就会竭力尽忠;用疑的态度待人接物,人们就会得过且过。”接着又评论青苗法,认为它只有惠及百姓的名声却没有惠及百姓的实际,虽有眼前利益但却成为常年的祸患,希望停止青苗法而恢复常平籴粜法。
蔡确的弟弟蔡硕非法借贷官府的钱币数以万计,他的案件呈上后,上官均抨击蔡确身为宰相,伙同坏人犯法,应当揭露他的罪行,来告诫百官。张璪、李清臣等人掌权,与正直的人的志向不同,将正派的官员相继排挤出朝廷。监察御史张舜民议论边塞的事情,因为涉及宰相文彦博,张舜民被贬官。上官均说:“御史官员可以议论传闻的事情,这有利于增长见闻。张舜民的话正确,就应当听从;他的话不对,就应当宽容。希望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但他的建议没有被批准。御史台和谏院约定再进谏,官均说事情很小不宜再进谏,王岩叟弹劾上官均反复无常,王岩叟被调动官职。上官均升为殿中侍御史,自感内心不安,借故请求离任,改任为礼部员外郎。过了三年,又复职为殿中侍御史。
徽宗即位,太学生张寅亮应诏评论时事,获罪遭受罢斥,上官均说:“张寅亮虽然不懂得忌讳,但用心不邪恶。陛下既然召他来,又惩罚他说话,恐怕会阻挡士人们的勇气。”张寅亮得到赦免。
当时宰相想暗示上官均要全部遵循熙宁、元丰时期的制度并继承下来,上官均说:“制度只要正确就遵守,没有这时那时的区别。”因此二人不能和睦融洽,上官均被贬谪到襄州。很久以后,才恢复龙图阁待制的官职,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