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去法院寄诉状

去法院寄诉状

发布时间: 2022-03-25 18:06:28

㈠ 民事诉状可以邮寄到法院

邮寄是法律认可一种送达方法,可以以这种方式邮寄起诉状。
我曾经代理一个案子法院不愿意立案,就是通过邮寄解决的。
不过,这并不能完成立案,因为还要经过交费等其他手续。

不过,起诉公证处要求赔偿,也不是什么新鲜案子,法院跟公证处也不是一个系统的,甚至没多大关系,你的案子根本没必要这样,只要起诉资料没问题,直接去立案应该就可以了。

㈡ 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可以邮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回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答人数提交副本。
上面条款所称的“递交”,未明确规定是以何种方式递交。在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为了方便,以邮寄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要求立案。对于以邮寄或者电子邮件方式立案的,因本人或代理人不能亲自到法院递交起诉状和预交诉讼费,法院对于起诉材料是否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审查等带来诸多不便。根据《民诉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法院对于立案审查期限为七天,七天内必须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对于以邮寄、邮件方式立案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与法院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法院在七天审查期限内无法确定能否立案。因此,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法院递交为妥。

㈢ 怎么寄起诉书到法院去

起诉书可以以快递的方式寄到法院。
邮寄起诉书的方式一:挂号信, 邮件可以在邮政网点的窗口查询,也可以在邮寄的时候选择回执,这样对方在收到的时候需要给你的回执单签名,拿到回执单后可以作为证据; 方式二:特快专递 ,可以在网上查询也可以在窗口查询,特快专递不能加办回执业务,不过可以办理短信回音,就是在对方签收的信息返回后,11185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你留的手机号上通知你。
你起诉书寄到法院,法院审查并受理后会联系你要求你交诉讼费的。所以你提交的诉讼材料一定要含有你准确快捷的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号。

㈣ 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需要什么手续

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原告回为个人的必须亲笔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包括下列证据:(1) 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2) 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3) 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4) 其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1)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的户籍证明;被告为个人的,提供其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2)原告为单位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被告为单位的,提供其工商登记证明。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㈤ 去法院递交起诉书流程

法律分析:去法院递交起诉书流程:第一,原告到法院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第二,法院立案审查,审查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标准即可,即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请求和理由等;第三,法院排期开庭;第四,法院通知当事人到案,开庭进行审理;第五,作出判决并且宣判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㈥ 起诉书如何送到法院

带上身份证、写好的民事起诉状、与诉讼有关的证据原件或复印件等,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立案庭提交起诉状。提交起诉状、请求法院立案的,可以本人亲自去法院提交,也可以委托代理律师或其他代理人提交,但委托他人代理时,应有授权委托。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事诉讼状,是使得诉讼开始的必要条件,没有民事诉讼状法院就不能单方面决定开庭,只能自己亲自递交,其他方式是没用的,法院将不予受理。因为民事诉讼书是当事人行使诉权的依据,这种权利是不能代为行使的,因为其具有身份属性,所以就算找了律师也是需要自行递交的哟;不过特殊情况是可以让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父母亲代为递交,但需要出具相应委托书。书面诉状写好以后,应当及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递交,同时按被告人数提交相应的起诉状副本,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所提供证据的原件或复印件。人民法院在决定受理后,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以便被告应诉和答辩。在特殊情况下,当事人书写诉状确有困难。如果原告本人没有文化不会书写诉状,又请不到代写诉状的人,或因经济困难无力聘请代书的人,可以以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允许,将当事人口述记录在案,并且应当按诉状内容要求进行提示,以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然后将口述内容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㈦ 邮寄到法院的起诉书多久受理


【法律分析】
受理的最长期限是七天。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状交到法院后,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决定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也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当事人对不予立案的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此外,如果当事人提出上诉的,应当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六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㈧ 邮寄起诉书的方法

可直接邮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8)去法院寄诉状扩展阅读:

起诉书也是一种法律文书,在书写时对不同性质案件要写出法律规定的犯罪特征;有关犯罪事实必须写清时间,地点,手段,目的,经过,后果等要素。压迫注意前后事实,时间之间的一致性,注意保护被害人名誉。叙述犯罪事实,要针对案件特点,详细得当,主次分明。

起诉书“附”项根据案件情况填写,包括被告人羁押场所,卷宗册数,赃物证物等。起诉书以案件为单位拟稿打印,一式多份。其中主送人民法院一份;通过法院送达各被告人每人一份,辩护人每人一份;附入检察卷宗一份,附入检察院内卷一份。

㈨ 我要去法院递交起诉书需要什么东西

去法院递交起诉书需要与诉讼有关的东西,如:民事起诉书、个人身份证、离婚的交结婚证、债务交欠款证明等等。

起诉书,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体审判的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正式表达形式,法院审理活动的合法依据,被告人准备出庭受审进行辩护的基本材料。

具体格式各国不一,但均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犯罪的事实和证据、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等项内容。

(9)去法院寄诉状扩展阅读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法律文书。因为它是以公诉人的身份提出的,所以也叫公诉书。起诉书为打印文件。除首尾部分外,主要是三大部分,其中“犯罪事实和证据”一般是起诉书的主体。

对不同性质案件要写出法律规定的犯罪特征;有关犯罪事实必须写清时间、地点、手段、目的(动机)、经过、后果等要素。

要注意前后事实、时间之间的一致性,注意保护被害人名誉。叙述犯罪事实,要针对案件特点,详细得当,主次分明。

热点内容
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20:24:19 浏览:898
16字方针是依法治国的 发布:2025-05-09 20:01:16 浏览:623
大一期末考试经济法 发布:2025-05-09 19:37:01 浏览:432
江门司法热线 发布:2025-05-09 19:35:01 浏览:767
电网应急管理规章 发布:2025-05-09 19:24:57 浏览:908
业主委员能聘法律顾问吗 发布:2025-05-09 19:08:55 浏览:78
2015年法律硕士法学统考大纲 发布:2025-05-09 19:07:39 浏览:228
规章规定落实方面问题和整改措施 发布:2025-05-09 18:28:37 浏览:989
多少岁负责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18:27:52 浏览:289
听法治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09 18:11:25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