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院长落马

法院院长落马

发布时间: 2022-03-29 02:44:40

❶ 建国以来,司法系统因涉贪而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一案终于进入司法程序。回


小题1:A
小题1:C

❷ 有博士学历的湖南省高院女副院长被查,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反腐

博士学位与反腐没有关联

❸ 海南一法院原副院长张家慧受贿被判18年,她是怎么贪的

海南一法院原副院长张家慧受贿被判18年,她是怎么贪的?

现在国家对于贪污查处力度非常大,最近有一位“大老虎”落马,2012年12月4号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了原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家慧受贿一案。涉嫌的罪名可以说很多,判处执行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款人民币400万元,对其贪污所得的财物和利息,全部上缴国库。

而张家慧利用自己职务上便利,为自己丈夫公司谋取福利,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两个人行为被查出之前早有苗头,可能怕出问题,两人于2017年3月份离婚。2015年的时候,有人发现刘远生和张家慧外甥在打麻将,被人偷拍。去年有人像媒体曝光她贪污受贿事情,张家慧案子才逐渐揭开“真面目”。不知道,大家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究竟怎么看呢?

❹ 省高院副院长走上绝路,你觉得背后会有哪些隐情

张忠斌的去世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为什么选择自尽?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开始关心背后牵涉到的种种真相。

令人对于张忠斌的自尽产生无限遐想的是他选择自尽的时间节点很微妙。

马上就要启动巡视,对于法院的工作必然会很细致的检查和监督。巡视组将会对高层管理者深入生活纪律、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等方面的检查。

接受群众的举报与监督,一经查实,必然严惩,绝不姑息。

张忠斌的自尽反而让人聚焦于内部的问题,他是以极端的形式引发关注,让人不能放过背后牵涉到的一切人员。

反其道而行之,这才是他真正向大众传递的信息吧。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我很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事实。

❺ 河南法院有多少人违纪被查

河南法院564人违纪被查, 百名冷横硬推法官受处理。

据披露,因冷横硬推、办案拖拉、执法随意,河南117名法官受到严肃处理;因接受吃请、娱乐,造成恶劣影响,14名法官受到行政开除和限期调离处分。

而因违纪违法,五年来河南全省法院564人被查处。这其中,河南省法院原副院长曹卫平,执行局原副局长李光、梁向阳、梁红照,南阳中院原副院长宋黎晓、焦作中院原副院长赵志峰、新乡县法院原副院长魏军等61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守护社会底线,一旦发生腐败,危害将更大,更令人痛恨。”张立勇表示,河南法院将以刮骨疗的决心、勇气,除恶务尽的雷霆之势,铲除害群之马,守住公正,赢得民心。

❻ 该从“数名大法官落马”记取什么教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近日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上指出,人民法院改革的重点在于解决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突出问题,特别要针对容易出现司法腐败的地方进行改革。他表示,近年来,数名大法官、高级法官先后落马,使司法公信力受到了严重危害,其教训不可谓不深。 作为中国的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公开分析“数名大法官落马”这个不无敏感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司法机关正视腐败问题的勇气,以及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涉及腐败的大法官、高级法官不在少数,如辽宁省高院原院长田凤岐、广东省高院原院长麦崇楷、湖南省高院原院长吴振汉、黑龙江省高院原院长徐衍东、沈阳市中院原院长贾永祥、武汉市中院原院长周文轩、长沙市中院原副院长唐吉凯、阜阳市中院原三任院长尚军、刘家义、张自民等人,分别因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翻船落马。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黄松有,也因涉嫌拍卖弊案、收受巨额贿赂被“双规”。较之在不少法治发达的国家,法官特别是大法官、高级法官极少涉及腐败,在我们一些地方,法官几乎成了一个“腐败高危人群”,这一现象十足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是这道防线的最高守护神。严格说来,法官不是一般的“官”,法院院长也不是一般的“长”,与其他领域的官员大搞腐败相比,法官、法院院长利用手中的权力从事腐败交易,性质往往只会更加恶劣,对社会正义和群众利益的危害也会更加严重。因此,我们更应当由黄松有、田凤岐、麦崇楷等大法官、高级法官的腐败案件痛定思痛,更有必要通过深入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从制度上、源头上探求法官腐败、司法腐败的预防与治理之道。 针对严重危害司法公信力的法官腐败问题,王胜俊强调要加大对权力监督的力度,加强对各级法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具有审判权、执行权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督,尤其要加大对审判权和执行权行使、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基本建设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驯服权力来预防腐败,这应该是下一步人民法院改革的一个方向。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提出了明年法院司法改革的十项任务,其中包括建立与完善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体制,进一步贯彻审执分立原则,规范执行程序,提高执行效率,等等,体现了司法机关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执行制度,有效防范和惩治司法腐败的思路。 同时必须看到,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司法体制改革要取得实际的进展,一方面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政治体制其他部分改革的配合与推动。以王胜俊强调的“加大对权力监督的力度”问题为例,除了在司法系统内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外,是否需要从司法系统之外引进监督制约的力量呢?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日前介绍说,一些强势部门和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作为特殊主体,成为了近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重点,包括一些政府机关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利用强势地位和特殊身份阻碍、抗拒法院执行。不过,正如有关方面对此回应时所言,在很多时候,司法机关其实也是一个强势部门,黄松有、田凤岐这样的大法官也具有特殊身份,他们自己如果要阻碍、抗拒外界的监督制约,也会造成另一种很大的“执行难”。无论是法院面临的“执行难”,还是法院被“执行难”,都需要通过多领域、多方面的体制改革,才能形成治理的合力,找到解决的良方。 总之,从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分析的“数名大法官落马”现象当中,我们应该记取沉痛的、深刻的教训,以此作为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和动力。

❼ 中国落马的大法官有哪些人,职务是分别是什么

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❽ 武汉中院再有院长落马叫什么名字

5月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晨,因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

此人一直在法院系统工作,44岁就成为正厅级干部。履新武汉中院院长之初,他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声称欢迎监督、意见和建议。

他的前前任周文轩起初也是大摆反腐姿态,只不过不多久就于2007年9月,因犯受贿罪获刑10年。

其实,作为该院第13任院长,王晨上任之初,也是摆起了反腐廉政的姿态。比如在刚刚履新后组织的一次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王晨便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称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应从院长开始,自己欢迎人大代表随时打电话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王晨还提出,法官不能出问题。如果办案法官今天出这个问题,明天出那个问题,“老百姓会讲‘今天你在台上审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家在台上审你’” 。

如今,出了问题的王晨也到了“人家在台上审你”的时候。

内容来自凤凰网

❾ 中国最高法院,最高大的法官是谁 落马的有哪些 给资料 谢谢

黄松有,男,1957年12月出生,汉族,广东汕头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法学博士。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在广东省高级法院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经济庭副庭长、刑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1997年3月起任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市政法委副书记。1999年6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庭庭长。2002年12月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大法官。兼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民事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
2008年10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决定免去黄松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

❿ 灵宝法院院长卫秀萍办案期间有没有受贿

举报人成了诬告人
“新大洋”资产侵占案迷雾重重
2004年10 月,一起财产争夺逾亿元、争讼长达四年的诉讼终于有了初步结果。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黄汉民(原海南新大洋石油公司法定代表人)犯诬告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判处有期徒刑12年。
2000年10月26日,黄汉民向海口市公安局举报,称公司唐某、蔡某等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将公司注册资本为5100万元的股份据为己有,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破。
2000年11月19日,海口市公安局对唐、蔡等人立案侦查。然而两年后,蔡某等人申诉,称系被黄汉民诬告陷害。公安机关随即另行指派办案人员开展调查。2002年12月20日,公安机关撤销了唐、蔡等人“涉嫌职务侵占”一案,并决定以涉嫌诬告陷害罪,对黄汉民立案侦查。
2004年4月22日,检察机关以职务侵占罪、诬告陷害罪,对黄汉民提起公诉
然而,一审判决并没有给这个颇有戏剧性的案件划上句号。黄汉民当庭即提出上诉。
(邱大军)

点评:这起被称为国内数额最大的公司资产侵占案,虽一审落定,但双方“举报人”似乎都拿得出耐人琢磨的证据,究竟谁是真凶,依然悬疑重重。

法律认定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在各种证据面前,如何取舍与认定?虽然解答这些问题既专业又复杂,但已不仅仅为掌管法律者所关注,可以看见,人们日渐增强的证据意识已向旧的审判观发起挑战。 (岳嵬)
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娄小平一审被判11年
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娄小平,2004年11月30日由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犯受贿罪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一审查明:1996年12月,三亚市政府决定收管南滨农场中的566公顷土地的使用权。南滨农场随后申请行政复议。场长叶某多次找省法制局承办人温志鹏,请求帮忙改变三亚市的决定。温向时任省法制局副局长的娄小平汇报该案时,提及农场方面要给钱酬谢。
1997年5月,温收到叶某送的金额为60万元人民币的活期存折,并将其中39万元存入妻子冯某账户,但将股东代码及密码提供给娄,由娄炒股。自1997年5月16日至1998年9月调任省高院副院长时,该股户资金一直由娄小平炒作。
1997年5月16日,娄小平在省法制局提出同意将争议地归南滨农场。后根据省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566公顷土地重新划归南滨农场。
一审还查明,娄小平有85.3万元的巨额财产无法说明其合法来源。宣判后,娄小平当庭表示要上诉。 (岳嵬)
点评:要保证“执法为民”,首先要清除执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从王玉忠案、马升案到娄小平案,落马者从审判队伍的中层到高层。由此表明我省政法机关治理司法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岳嵬)

热点内容
法律顾问团参与投资谈判 发布:2025-09-13 12:41:14 浏览:644
河北省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3 12:41:13 浏览:419
英国司法权掌握在 发布:2025-09-13 12:39:08 浏览:102
美国司法部高级官员 发布:2025-09-13 12:38:56 浏览:42
法治政府提案 发布:2025-09-13 12:38:18 浏览:659
黄山大律师 发布:2025-09-13 12:34:53 浏览:374
法律硕士独招法硕 发布:2025-09-13 12:34:51 浏览:637
2001年法学法律硕士考研复习指南 发布:2025-09-13 12:33:36 浏览:843
超范围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9-13 12:32:40 浏览:569
关涛讲的法规怎么样 发布:2025-09-13 12:28:53 浏览: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