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判决依据
A. 法官判案依据什么
法院审理案件,可以参照部门规章,不是依据部门规章。
“参照”的意思是版,部门规章符权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的,可以确认其效力予以适用;但如果部门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法院将不予适用。
“依据”的意思是,法院没有选择的自由,必须无条件适用。
B. 法官是应该依据事实来判决,还是依据法律法规来判决
很多网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在看新闻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法律上的问题。很多新闻在讲述了一些犯罪事件之后,由法官来进行一些判决。他们在判决的时候是根据事实来判断还是根据法律法规来判断的呢?对于一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法律的人来说,他们会以为法官在判案的时候有太多的主观因素,毕竟经常会看到一些类似的案件,但是最后判出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法官们尽可能的在现有的证据下做出最公平的选择,法官他们遵循的是自由心证,达成自己内心的想法与选择。并且在这些证据最后认定的过程中,也让观众们或者是旁观者以及社会公众对于这个结果表示认同,这样的话才是让法律判断变得更加的有说服力的过程。如果法官判决错误的话,他当然是要负责任的,而且如果法官在对于判决结果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不仅是自己要负责任,连同整个法院也要被问责。所以像这样的情况,法官对于自己的责任是很慎重的。
C. 法官判案的依据,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证据为依据
可法官告诉我的是:因为浙江省还没有先例!所以不能依据法律。一样的,法律对于“有钱有权的人就是特权”,它只是对普通老百姓形成约束。
D. 法官判案的依据,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证据为依据
你说的这两个选择其实不矛盾。在法院,能够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才叫事实。所以,法院的判决是以用证据证明的事实为依据的。
E. 法官判案主要依据证据还是要看开庭时律师的辩论
法官判案是基于证据表现的事实。律师的作用在于,对对方证据的攻破,影响法官断案的依据。这两者是相辅相容的。
F. 法官的依据是什么
在中国,更多的是依照法律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进行判断并审理,法官专没有太多的裁量权,不像国属外的具有司法裁量权,法官可以依照自己的知识及道德进行抉择,这也说明中国的法官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法制化进程仍需一步的发展。
G. 民诉法规定,法院作出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适用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包括什么
法律依据来包括全国人大通过的法自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判决书应当写明: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7)法官判决依据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
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
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H. 法官判决的依据规则
法律分析:酌情处理的确存在于很多案件中,但肯定不是随心所欲的酌情,而是法律规定情形下的自由裁量。因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绝不是完全凭法官自己的想法,而是有很多具体的细节的规定,只是这些规定是非法院系统人所不知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I. 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法院可以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其它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工作,提高裁判质量,确保司法统一,维护法律权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依据。引用时应当准确完整写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条款序号,需要引用具体条文的,应当整条引用。
第二条 并列引用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顺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同时引用两部以上法律的,应当先引用基本法律,后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第三条 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文书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适用本规定第四条规定。
第四条 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条 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是对于应当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的行政法规解释或者行政规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条 对于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第七条 人民法院制作裁判文书确需引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存在冲突,根据立法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无法选择适用的,应当依法提请有决定权的机关做出裁决,不得自行在裁判文书中认定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第八条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