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海口微法院

海口微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4-01 21:56:32

❶ 微法院是什么


【法律分析】
移动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让公众打开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审现场,通过移动微法院远程参与庭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❷ 微法院审核通过接下来怎么办

微法院审核通过,接下来应该去法院上交书面材料和诉讼费。
网上是可以预立案,但是没有网络起诉的途径,必须由本人携带起诉材料到法院立案庭去立案。
网上预立案流程具体如下:
1、诉讼当事人成功注册后,凭注册帐户名和密码登陆网上预立案系统,提交各种立案材料的扫描件,并查看预立案答复情况。
2、法院立案庭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并在网上预立案系统作出答复;对申请立案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的,答复“可以立案”,并告知当事人诉讼费金额;对因申请立案材料欠缺而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需补充的材料。
3、申请网上预立案的当事人在获得法院“可以立案”的答复后,在七日内,带齐与网上提交一致的立案材料,到作出答复的法院的立案庭办理正式立案手续。立案庭对当事人带来的申请立案材料与网上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对、审查,经审查确认与网上提交的材料一致的,在一个工作日内办妥立案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❸ 在微信微法院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❹ 微法院在哪里打开

从微信小程序中进入,下面演示微法院入口具体位置:

演示设备:华为畅享20、EMUI9.1、微信8.01 。

一、打开手机微信,进入发现页,点击打开小程序。

❺ 微法院立案后,开庭需要本人到庭吗

微法院立案后,开庭需要本人到庭。
法院立案步骤如下:
1、起诉状。法院和被告各一份。被告不止一个时,每个被告一份。
2、授权书。委托律师或公民代理的,要出具委托代理书,只需提交给法院一份原件。
3、原告身份证明。原告为单位的,身份证明材料为工商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有些单位没有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均须加盖公章;原告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有时需要当场出示原件。
4、被告身份证明。其中被告为单位的,提交其工商登记资料,上海法院可以在上海工商网上下载打印,要注意一定要输入企业的准确名称,不支持模糊搜索。有些法院立案需要去工商局拉档案并敲章,上海的价格是机档40,内档50,立案的话只需要机档即可。其中,机档是联网的,可以在每个工商局查,内档只能到企业原始登记的工商局查找。
5、证据材料,法院和被告各一份。被告不止一个时,每个被告一份。
6、其他,视具体案件不同和法院不同,可能会适当需要其他资料,可以在立案前打电话去立案庭咨询。
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前去立案大厅办理,叫号等待,等待过程中填写证据材料清单和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上述表格的填写均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填写完毕应署上提交人的姓名和日期。起诉人填写有疑义时可向立案材料预检室询问。
填写完毕上述材料后,等待工作人员呼叫到相应号码,即可到相应窗口递交起诉材料。起诉材料不齐备的,立案窗口不予接收和审查。经审查符合立案受理条件的,即向起诉人出具案件受理通知书,起诉人凭案件受理通知书到缴费窗口或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的任何网点预交案件受理费。起诉人应于七日内缴费并及时将缴费凭证送交当时接受材料的立案窗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❻ 微法院如何解绑已认证微信公众号微法院如何解绑认证

❼ 微法院立案审核要多少天

微法院立案审核要七天。
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需要补充材料的,在补充材料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期限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起诉的审查工作通常由法院的立案庭进行,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依法进行审查。审查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否则不应受理。其次,要审查原告起诉的手续是否完备,包括起诉状是否具备法定内容、原告是否按被告的人数提交了起诉状副本。对于起诉状的内容有欠缺、起诉的手续不完备的,人民法院应限期当事人补正。
民事诉讼立案程序:
1、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2、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3、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4、严格执行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❽ 微法院网上立案怎么操作

❾ 微法院怎么起诉

法律分析:微法院起诉流程包括1、立案时,会向当事人发送一个“浙江移动微法院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使用微法院小程序的权利与义务,点击“同意”进入到下一步。2、首先要对管辖法院进行选择,拍照上传起诉状、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身份材料、证据材料。点击“提交”前会向当事人再次确认所提交的材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热点内容
尹田关于合同法的理解 发布:2025-05-02 05:52:57 浏览: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认类推解释 发布:2025-05-02 05:50:12 浏览:782
民事诉讼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发布:2025-05-02 05:43:44 浏览:29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发布:2025-05-02 05:07:33 浏览:580
离婚案能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5-02 05:06:49 浏览: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2 05:06:04 浏览:447
泰安苏律师 发布:2025-05-02 05:04:29 浏览:586
刑事诉讼法上缴法条 发布:2025-05-02 05:03:03 浏览:107
夏令营法学 发布:2025-05-02 05:02:22 浏览:438
宠物用品前台接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02 04:55:23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