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漏罪
Ⅰ 发现漏罪的管辖法院是谁
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应当如何处理逮捕问题现行法律没有规定,可以参照适用在服刑期间犯新罪的两个批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案件过程中,遇到被告刑期届满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关于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是否办理逮捕手续问题的批复》)来处理。
第一,根据上述两项批复的内容,犯新罪(较漏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都不需要逮捕,那发现漏罪就更没有逮捕的必要了。
第二,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已经受到最高限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逮捕的六个条件,没有必要重新采取强制措施。
第三,现行法律没有关于检察机关管辖的规定。例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16、17、18条关于管辖的规定,主要根据便利诉讼原则,以犯罪地管辖为一般原则,当居住地更为适宜时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管辖;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2条规定,应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但现行法律未规定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以及由何级、何处检察机关处理,即检察机关的管辖权未予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由执行机关(监狱)所在地的检察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条规定,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由原审地人民法院管辖;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本从上述法条可以看出,虽然犯罪地、服刑地公安机关、法院均有管辖权,但由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法院管辖如果涉及将已决犯异地解押的问题,明显不属于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事宜。
从本文可以了解到,发现漏罪的管辖法院原审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Ⅱ 一审审理期间,判决宣告前发现漏罪,法院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条规定,对漏罪的数罪并罚,执行“先并后减内”原则,首先对漏罪容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再与前罪判决的执行刑期合并计算总和刑期,决定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最后减去前罪已执行完的刑罚,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还应当执行的刑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发现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犯罪没有受到审判的,由原审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罪犯服刑地或者新发现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服刑地或者新发现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Ⅲ 法院二审期间发现被告人有异种漏罪该如何处理
你好,你所说的情况属于“漏罪”的处理问题。
发现被判处徒刑的罪犯还有没有被判处的漏罪,也就是犯罪分子一人犯有数罪,对一人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执行数罪并罚。
对有漏罪的犯罪分子的数罪并罚,应当按照刑罚的规定确定,即,首先对漏罪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再与前罪判决的执行刑期合并计算总和刑期,决定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最后减去前罪已执行完的刑罚,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还应当执行的刑期。
如犯罪分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刑期执行三年后,又发现有故意伤害罪被有期徒刑五年,两罪总合刑期为十四年,决定执行十二年,在后罪判决前犯罪分子前罪已服刑三年,在决定十二年的执行期限中减去三年,犯罪分子最后还将执行刑罚九年。
对漏罪的数罪并罚,执行“先并后减”原则。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刑法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期。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Ⅳ 缓刑、假释期间新犯罪或发现漏罪的,应有哪个法院管辖
刑诉法解释356条规定: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回其他罪没有判决,应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时,对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予以撤销。 这里的审判新罪的法院指哪个法院呀?是原审法院还是新犯罪地法院?
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应如何处理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应如何处理的意见》(版全文)
法〔2012〕44号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罪犯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
应如何处理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期,我院接到一些地方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罪犯因漏罪或者又犯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应如何处理的请示。为统一法律适用,经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罪犯被裁定减刑后,因被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而依法进行数罪并罚时,经减刑裁定减去的刑期不计入已经执行的刑期。
在此后对因漏罪数罪并罚的罪犯依法减刑,决定减刑的频次、幅度时,应当对其原经减刑裁定减去的刑期酌予考虑。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Ⅵ 判缓刑后如果又发现漏罪法院会怎么处理会收回判决书吗
不会收回判决书的,生效判决书将继续生效。
只是发现漏罪的,是要数罪并罚的。
也就是将缓刑的实体刑加上新罪的刑罚并罚。
Ⅶ 法院发现检察院起诉案件漏罪怎么办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内对于起容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根 据这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查的内容,同时也就是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的条件为:
(一)起诉书中是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
(二)是否附有证据目录
(三)是否附有证人名单
(四)是否附有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照片,包括:起诉书中涉及的各种证据种类中的主要证据;多个同类证据中被确定为主要证据的;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正当防卫的证据。
经过审查,对符合上述开庭审判条件的案件,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对不符合开庭审判条件的案件,或者说,移送起诉的案件缺少上述应当移送的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人民检察院补充,人民检察院应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补送。
Ⅷ 二审法院以同种漏罪发回重审怎么处理
二审法院以同种漏罪发回重审,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审判。
发现被判处徒刑的罪犯还有没有被判处的漏罪,也就是犯罪分子一人犯有数罪,对一人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执行数罪并罚。
对有漏罪的犯罪分子的数罪并罚,应当按照刑罚的规定确定,即,首先对漏罪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再与前罪判决的执行刑期合并计算总和刑期,决定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最后减去前罪已执行完的刑罚,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还应当执行的刑期。
如犯罪分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刑期执行三年后,又发现有故意伤害罪被有期徒刑五年,两罪总合刑期为十四年,决定执行十二年,在后罪判决前犯罪分子前罪已服刑三年,在决定十二年的执行期限中减去三年,犯罪分子最后还将执行刑罚九年。
对漏罪的数罪并罚,执行“先并后减”原则。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Ⅸ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缓刑应由哪个法院撤销原审法院吗
发现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犯罪没有受到审判的,由原审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罪内犯容服刑地或者新发现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服刑地或者新发现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脱逃期间的犯罪,如果是在犯罪地捕获并发现的,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被缉捕押解回监狱后发现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