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书后
A. 一般法院执行多久被执行人能收到文书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院应当立即向被执行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
法条链接:《民内事诉容讼法》
1、第二百四十条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第二百四十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B. 民事案件撤诉后多长时间能收到法院撤诉文书
一般会在半个月来左右的时间收到准源许撤诉的裁定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法院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在经法院审查后,如果符合撤诉条件的,法院会裁定准许撤诉。但是在法律中,并没有对法院的审查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原告当庭撤诉的,也可以由法官口头裁定准许撤诉,并记录在案;如果是在庭后申请撤诉的,则一般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作出裁定,并向当事人送达裁定书,但具体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要由承办法官根据其工作安排来确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C. 执行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后,法院结案是否应出具书面文书
执行和解一般就是记载入笔录即可,并不会另外出具什么书面文书的。法院如果有了执行和解协议,对于法院来说就可以结案了。
D. 各法律文书的生效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 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4、《仲裁法》第52条第2款规定 民商事仲裁中,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民商事仲裁中,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劳动争议中,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劳动仲裁中,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非终局裁决,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4)法院文书后扩展阅读
由于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主要是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因此既是一般的合同,更是特殊的劳动合同,所以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对此,司法者采取了合同效力或劳动合同效力论的观点。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45号)第十一条规定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节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合同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持上述两种观点的均有,不过以无效力论为多,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劳部发〔1993〕301号)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E. 法院宣判后多长时间能在裁判文书网上查到谢谢
如果双方当事人不上诉,一般情况下,在宣判的15天以后就可能会在裁判文书网上查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
(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
(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
(三)支付令;
(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
(五)国家赔偿决定书;
(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
(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
(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
(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
(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
第四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
(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
(四)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依法提起抗诉或者上诉的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应当在二审裁判生效后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
F. 传票下来后,在开庭之前收到法院裁定文书的开庭还用去吗
传票的送达方式不包括电子邮件。估计是与诈骗电话类似的套路。具有法律效版力的送达方式直权接送达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派员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留置送达是指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时,送达人员将诉讼文件放置在收件人或代收人住处的一种送达方式。委托送达是指承办案件的公安司法机关委托收件人所在地的公安司法机关代为送交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邮寄送达是指公安司法机关通过邮局诉讼文书用挂号方式邮寄给收件人的一种送达方式。转交送达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特殊的收件人由有关部门转交诉讼文书的送达方式。特殊的收件人是指军人、正在服刑的犯人和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公告送达是指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办法将诉讼文书公诸于众,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为公告期满,法律上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
G. 刑事案件改判后法院应给当事人什么文书
刑事案件改判后
哪个部门改判,哪个部门做出判决书或裁定书
如果是正规的法律程序,法院会送达的,需要你签收。不是电话告诉你
H. 开庭之后向法院陈述事实用什么文书
那要看你是原告还是被告了,如果是原告可以用起诉状,被告可以用答辩状,这是开庭时的陈述,到审理结束最后陈述时那就不需要什么文书了,口述就可以了。
I. 结案后法院给被告给结案文书吗
结案方式有多种,就民事案件而言,有调解,撤诉,裁定和判决这几类。结案都会给当事人相应的文书
J. 民事诉讼立案后法院向被告下达文书其中都包括什么内容
1.同城的情况下,一来般要被告自自己过来领取,法院顺便也可以听听被告的陈述,对案情有初步了解;
2.如果原告未提供被告的电话号码,或被告拒绝领取诉状副本、传票、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材料,法院工作人员会上门送达;
3.如果上门不送不到,被告也不来法院领取,最后就会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也就是登报;
4.根据最高院关于邮寄送达诉讼材料的相关规定,同城的一般不邮寄,怕收不到;
5.理论上法院立案后5日内应送达材料给被告,但这个在实践中已经证实,这是立法的一个缺陷,因为大部分的时候,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从立案庭审查材料——原告上银行交纳诉讼费——立案——送业务庭室——分发案卷——制作各类材料后,一般5天使肯定不够的。实践中的做法是,只要保证被告的举证期(简易程序不少于15日,普通程序不少于30日)就可以了。
6.如果你是被告,只要收到材料的日期距开庭日期不少于第5点所说的举证期,就可以了,如果确实在规定的举证期内有些证据调取起来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延长举证期,甚至延期开庭,法院一般都会接受你的申请。
